迎向2050淨零轉型: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聚集產官學研資源,助建築業者搶占永續先機!

迎向2050淨零轉型: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聚集產官學研資源,助建築業者搶占永續先機! 圖/論壇講者來賓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系教授兼主任秘書黃啟瑞(左一)、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左二)、新竹市市長高虹安(中)、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朱彥龍(右二)、《遠見雜誌》總經理葉陶聖(右一)。
日期:2023-04-27

淨零永續這條漫長的路,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攜手《遠見雜誌》,舉辦「啟動建築永續DNA—迎向2050淨零轉型趨勢論壇」,帶領建築業者了解ESG的趨勢與法規,做為邁向淨零碳排、永續轉型的敲門磚。

隨著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關注、ESG成為顯學,淨零碳排已是全球政府、企業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標。2022年3月底,國發會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宣布將從能源、產業、生活和社會等四大面向,輔以「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以及綠色金融、節能、淨零綠生活等12項關鍵戰略,落實永續轉型目標。

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朱彥龍:「淨零永續不只是政令,更是我們打造居住環境永續的目標。」。圖/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朱彥龍:「淨零永續不只是政令,更是我們打造居住環境永續的目標。」。

為了增進會員對邁向永續、淨零轉型趨勢的了解,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特別攜手《遠見雜誌》,舉辦「啟動建築永續DNA—迎向2050淨零轉型趨勢論壇」。包括新竹市市長高虹安、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系教授兼主任秘書黃啟瑞、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和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朱彥龍,擔任論壇講者和與談來賓。

黃啟瑞教授指出,2023年的《全球風險報告》提到,若將人們要應對的風險拉長至10年來看,排名前四名的風險,都和「未能減緩氣候變遷」「天災和極端氣候頻仍」等環境、氣候因素有關。圖/黃啟瑞教授指出,2023年的《全球風險報告》提到,若將人們要應對的風險拉長至10年來看,排名前四名的風險,都和「未能減緩氣候變遷」「天災和極端氣候頻仍」等環境、氣候因素有關。

淨零碳排大勢所趨 建築業者無法置身事外

朱彥龍直指,今年初,《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明定主管機關淨零權責,並宣告將分階段徵收碳費;加上政府力推綠色金融,金融業針對不動產的融資,皆須特別注意ESG的實踐,「這些都與建築業切身相關!透過論壇,希望讓會員、業者了解未來方向,理解應如何配合國際趨勢、政府政策。」。

市長高虹安表示新竹做為台灣科技重鎮,是國際製造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對於淨零碳排議題,是首當其衝,「但企業無法靠自己邁向永續,勢必要結合中央、地方政府政策。如今各縣市都在研議做到淨零碳排的方式,很高興新竹是第一個針對此議題舉辦論壇、深入討論的城市。」。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論壇中,黃啟瑞首先以「永續思維建構」為題,強調「淨零碳排」「實踐ESG」已是大勢所趨。國發會便於去年3月,宣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的規劃,並訂出階段性目標,包括運輸、建築、工業、電力和負碳技術等各個層面,都有不同階段的里程碑要達成。

但面對複雜的永續議題,有心投入的業者可以從何著手?黃啟瑞建議,根據《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財務長的公益報表〉的內容,建立永續策略與推動的六大步驟,包括評估公司自身優勢、選擇領域、找到動能、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以及匯集各方優勢、發揮綜效,「依循步驟『加速』,向來是台灣企業的專長,最終將會看到成長與創新的機會與成果。」。

陳來助理事長鼓勵在場的公會會員,建築業也可以進行典範移轉,「建築業就是能源業,未來自己就能發電。」。圖/陳來助理事長鼓勵在場的公會會員,建築業也可以進行典範移轉,「建築業就是能源業,未來自己就能發電。」。

邁向永續、尋求成長 產業須進行典範轉移

以「邁向2050淨零 讓建築產業再創新」為主軸的陳來助,則順著「成長與創新」的議題提到,「『節能減碳愛地球』並非簡單一句話,產業典範其實會發生移轉,有所準備才能看到機會。」他進一步鼓勵在場的公會會員,建築業本身就會進行典範移轉,例如未來建築業做為能源業,自己就能發電,「碳中和能驅動材料及設備創新,而台灣有科技業和完整供應鏈,設備自製是產業創新的屠龍刀,非常有機會走在最前面。」。

在「邁向永續城市」的對談中,高虹安則首先提到,「永續」是沉重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契機與挑戰,而從材料、綠能和太陽能發電到綠建築,城市都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實證對象,因此新竹要成為永續科技城,必須要有相應政策。今年,新竹市已積極展開低碳行動,例如協助弱勢家庭汰換老舊家電設備,補助社區改造綠屋頂、綠牆,達到截流雨水、隔熱降溫的能效,「市府希望紅蘿蔔與棒子兼具,讓地方有誘因、開心做這件事。未來,市府希望與公會多加合作,為環境、家園帶來好的影響。」。

陳來助也以自身經歷分享,他在新竹念書、就業、結婚、生子,一路見證新竹科學園區向全球展示台灣科技實力的過程,如今台灣要邁向淨零碳排、尋求創新成長的機會,園區一樣可以做為示範場域。黃啟瑞則指出,永續的精髓,是做到即便10年、20年、30年後,每個人都能享有宜居的環境。為了達到目標,必須持續向國際學習,讓產官學研跨單位合作,而學界的優勢,是始終能探知最新趨勢,並與政府、產業合作,為永續盡一份心力。

在「邁向永續城市」的對談中,市長高虹安首先提到,「永續」是沉重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契機與挑戰。圖/在「邁向永續城市」的對談中,市長高虹安首先提到,「永續」是沉重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契機與挑戰。

論壇最後,公會理事長朱彥龍表示,今天的討論只是敲門磚,希望讓所有人了解ESG趨勢和法規,接著再逐步邁向永續升級轉型,「不要覺得永續很難,從小事開始也可以。」他舉例,企業本身除了舉辦視訊會議、減少用紙,降低碳排放量之外,在建築過程中也要考量到與環境永續共存的作法及應用。朱彥龍也當場拋磚引玉,呼應市長高虹安的政策,宣布未來公司旗下的所有建案,都將爭取綠建築標章,「淨零碳排是國家、城市和產業的願景,我相信,在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下,新竹市和建築業都能成為台灣ESG的領頭羊。」。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新竹市永續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