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唯二「鴿笭師傅」在台南鹽水!百年文化鴿笭到底是什麼?

全台唯二「鴿笭師傅」在台南鹽水!百年文化鴿笭到底是什麼? 圖/取自台南市鴿笭文化推廣協會FB。
作者:王筱慈
日期:2023-06-19

你有聽過「鴿笭」嗎?每年的3-5月,在嘉義縣義竹、台南新營、鹽水與學甲等地,常常聽見嗡嗡聲飛過大片田野,這是當地特有的百年文化「賽鴿笭」,而目前,台灣製作這項獨特器具的,僅有鹽水地區的謝榮哲師傅和他的徒弟。日前YouTuber《欸你這週要幹嘛》特地到台南訪問他,也讓許多年輕網友重新認識這項極可能失傳的文化。

鴿笭是什麼?

鴿笭文化是早期農業社會中,民眾農閒時的生活娛樂,村落間彼此藉由賽鴿笭來交流聯誼,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目前僅嘉義縣義竹,台南新營、鹽水與學甲等地區保有這項活動。

而鴿笭指的是裝在鴿子尾部,使其受風的發聲器具,讓鴿子揹著鴿笭,飛行時能發出響聲。由於台語稱鴿子為粉鳥或紅腳,因此放鴿笭也稱為「放粉鳥笭」或「放紅腳笭」。

彩繪鴿笭,取自翁章梁FB。圖/彩繪鴿笭,取自翁章梁FB。

在台灣,一般談到鴿笭的起源,大都認為是源自明鄭時期(1662-1683),在新營及鹽水地區屯田的士兵,在軍用信鴿裝竹哨,讓哨聲隨著鴿子飛翔而響徹雲霄,當作休閒娛樂。不過玩的人一多,競爭性就會出現,誰的鴿子能揹更大的竹哨,就代表鴿子愈厲害,最後演變成鴿笭負重競賽。

由於這種放鴿笭活動只屬於一個小區域屯田士兵的私下娛樂,因此只流傳在新營、鹽水,以及更外圍的義竹、學甲及沿海等方圓數十公里的鄉鎮,之外就幾乎不見放鴿笭的蹤跡。時至今日,嘉義縣義竹鄉和台南都會特別舉辦鴿笭文化季。

義竹鴿笭文化季,取自翁章梁FB。圖/義竹鴿笭文化季,取自翁章梁FB。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台南將鴿笭列為市定民俗,義竹每年舉辦文化季

嘉義縣長翁章梁從小在義竹長大,他憶起小時候在比賽前許多人會訓練鴿子,若一早聽到「嗡嗡嗡」的聲音,便知鴿笭季又要開始。

翁章梁出席義竹文化季時曾說,過去在義竹農業社會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就是神明進香祈求風調雨順,第二個就是庄頭間最大的娛樂「放粉鳥笭」,如今鴿笭已變成文化活動,也是鄉親間聯絡感情的管道,但因時代變化養鴿的人家越來越少了,希望透過政府力量延續、傳承文化,紀錄農業社會發展至今的寶貴歷史。

台南市鴿笭文化季則是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責,2017年起於每年3-5月期間舉行放鴿笭活動,地點位於鹽水、學甲、新營。「放笭鴿」是深具地方特色的無形文化資產,因此在2014年獲列為臺南市定民俗,最特別的是活動兼具「趣味」「聯誼」以及「保育」性質。

鴿笭師傅謝榮哲擔心技藝失傳

由於賽鴿笭活動屬於地方村莊聯誼性娛樂,文獻描述很少,加上鴿笭樣式單一較無變化,連帶的鴿笭製作師這行業也不受矚目。近年賽鴿笭隊數逐漸減少,台灣的製作師也僅剩兩位,鴿笭民俗有失傳的危機。

過去曾接受不少媒體訪問的鴿笭師傅謝榮哲,近日登上YouTuber《欸你這週要幹嘛》的傳統技藝單元,除了示範從浸泡、切割、手工挖空、打磨、黏貼和上漆等鴿苓製程,也提到平均製作一個要花費整天時間,一天大約賺2000元。

謝榮哲感歎,自己對於做鴿笭是有熱忱的,也認為這是自己的使命。雖然目前培養了一個徒弟,但因從事這項活動的人愈來愈少,還是很擔心如果自己退休後,這項技藝就會消失,也希望透過影片讓更多人認識這項消失中的技藝。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台南市嘉義縣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佐登妮絲城堡迪士尼蓋的!歐洲童話古堡降臨嘉義「只花5分鐘」
台南也有藍眼淚!黃偉哲曝光絕美秘境「青山漁港」萬人搶朝聖
跟網美超越時空「潮」好拍!盤點全台12大超美古蹟、歷史建築
來南投樹德半山夢工廠試膽!爬生命樹眺市景,攀岩垂降找勇氣
黃敏惠打造「木都」永續城,新舊並存讓嘉義市登宜居榜首
王筱慈

王筱慈

《城市學》數位內容營運主編。聯絡信箱:shudi0624@cwgv.com.tw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