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如何邁向「國際永續城市」? 「三塊拼圖」勾勒美好宜居未來

臺中如何邁向「國際永續城市」? 「三塊拼圖」勾勒美好宜居未來 從肉品市場舊建築活化變身,豬事圓滿公園從不被看好轉型,到成為鄰里的活動空間,背後有市府團隊不放棄的決心。
日期:2023-10-01

住在臺中有多幸福?臺中市長盧秀燕在上任之初,就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列為長期目標之一,如今在任期屆滿五年之際,臺中更在多項建設推動下,明確朝向「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的目標躍進,走在臺中街頭,也明確感受到「臺中不再是以前的臺中了」,在「大建設、大發展」的推進下,未來即將翻身成國際級的永續城市。

人們帶著舒適愜意的神情,或走、或騎、或跑地穿梭在鐵路高架化後,化身綠空廊道的綠意空間中,這是臺中市這幾年來的新風景之一。在臺中市,這類軟硬體融合的設施,還不僅僅只有綠空廊道,包括興建中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及綠美圖,未來將為臺灣的城市美學帶來新面貌,也共同勾勒出臺中的美好未來,成為最適合宜居的國際級永續城市。

位於水湳經貿園區內的國際會展中心規畫以太陽能板取代部分屋頂,呼應全球綠能趨勢,更兼具環保、時尚感,預計2025年營運,將成為中臺灣的國際產業交流熱點。圖/位於水湳經貿園區內的國際會展中心規畫以太陽能板取代部分屋頂,呼應全球綠能趨勢,更兼具環保、時尚感,預計2025年營運,將成為中臺灣的國際產業交流熱點。

永續城市拼圖一:融入地景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

打造國際級永續城市,並非只是口號,更重要的是,必須有一張創新的建設藍圖,活化並賦予建設新的角色地位,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就融入了永續概念,將重要的經濟聚落以及未來發展,也納入永續城市的規劃藍圖中。

正在興建中的臺中國際會展中心,未來完工後,將跳脫過去冷冰冰的硬體形象,除了有智慧建築標章與綠建築標章外,更像是在廣大綠地中的一隅自然地景,以大樹之門Tree Gate為設計發想,形塑具通透性及完整性的開放廣場,成為建構水湳經貿園區成為「臺灣曼哈頓」的重要元素,市民來看展的同時,也可以在67公頃的中央公園環繞下,看見如輕薄魔毯的曲面屋頂造型,在全臺最大與最高的半戶外會展中心,享受最舒適寫意的休憩空間。

在臺中國際會展中心興建的背後,也蘊含成為未來產業提升的助力。臺中向來是是航太、工具機、光電面板、自行車等精密機械、科技產業的重鎮,特別是臺灣工具機出口量,已在國際上佔有龍頭地位,高達全球第四名,因此也形成「大肚山60公里黃金縱谷」的完整工具機聚落。

在產業林立的背景下,國際級會展中心成為不可或缺、用以展現硬實力的場域。歷經逾十年的規劃,國際會展中心總算動工,未來透過國際性展覽與會議舉辦連動周邊產業一條龍,不僅可強化中臺灣與國際接軌,更可結合觀光等區域經濟,更期盼進而吸引企業營運總部集中於此,成為亞太區的「企業總部城市」,同時也融入永續概念,讓臺中市成為具前膽性、國際性及創意性的環境永續、經濟永續城市。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綠美圖是普立茲克得主為臺中打造的第9座建築,外部的玻璃擴張網可達到自然引光、透風的功能,規劃在2025年正式營運,將是臺灣首創美術館結合圖書館的建築。圖/綠美圖是普立茲克得主為臺中打造的第9座建築,外部的玻璃擴張網可達到自然引光、透風的功能,規劃在2025年正式營運,將是臺灣首創美術館結合圖書館的建築。

永續城市拼圖二:純白夢幻的綠美圖

在國際會展中心的南邊不遠處,8棟純白建築物已逐漸成形,雖然目前仍在趕工興建,但是奇特、夢幻般的形象,已頗具國際級地標的意味存在,這是即將在2025年正式營運的「綠美圖」。

綠美圖背後的設計源起,相當不簡單,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與有限會社SANAA事務所西澤立衛,以及台灣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團隊跨國設計,8棟互相連結的純白建築物,未來將成為「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成為全國首座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的建築,也是臺中市形塑城市風貌的另一塊拼圖。

「人如其名」的綠美圖,同樣以綠建築形式興建,將環境永續的概念融入其中,外牆由玻璃帷幕及金屬鋁擴張網組成,因此可以自由調節日夜溫度。同時,在這座世界級的城市圖書館中,民眾還能體會「創新卓越」與「優化服務」的核心價值,從小孩、青少年、成人到樂齡族,都將在此享受「以人為本」的全齡共享學習與生活中心,打造出頂級的安全友善無障礙的閱讀空間。

從不受歡迎的垃圾掩埋場,變身為全臺最可愛的馬卡龍公園,如今的公園綠地不僅是親子共樂,也是可以帶毛小孩放風的友善場域。圖/從不受歡迎的垃圾掩埋場,變身為全臺最可愛的馬卡龍公園,如今的公園綠地不僅是親子共樂,也是可以帶毛小孩放風的友善場域。

永續城市拼圖三:將「鄰避」變「鄰聚」的美樂地計畫

除了兩項國際級建設外,將「鄰避」設施,變成「鄰聚」,也成為建構永續城市的拼圖。例如從肉品市場,搖身成為「豬事圓滿公園」,不僅是生態永續公園,未來還會加入綜合商場及社會住宅的功能,。

無獨有偶,太平區垃圾掩埋場也一改過去的灰暗印象,在建設局導入「臺中美樂地計畫」的加持上,成功轉型成頗具特色的馬卡龍公園,在「通用、友善、安全」的共融環境中,民眾可以帶著寵物活動,也可以在籃球場上盡情揮灑汗水,更有小朋友最愛,也是全國最高11公尺長的溜滑梯,無疑成為「全臺最可愛的公園」。

近幾年來,臺中市在「守護臺中、堅持幸福」的城市願景之下,城市的風景與內涵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當臺中會展中心與綠美圖落成之時,也是臺中正式邁向國際級永續城市的時刻,市民們無不引頸期盼。

發現身邊的美樂地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廣告)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智慧城市SDGs台中市永續國際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