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百年師資教育打造國家體育量能人才庫,台北市政學術智庫催生政策治理新世代

臺北市立大學三軸人才強爆!六都唯一市立大學影響力撼動頂大

臺北市立大學三軸人才強爆!六都唯一市立大學影響力撼動頂大 圖/臺北市立大學是台灣國手最強後盾,購入多款「賓利級」儀器,從身理機能層面直接優化體育選手的運動表現。張智傑攝。
作者:蔡炆璇
攝影:張智傑、蔡炆璇
日期:2025-07-01

當多數大學汲汲於研究排名,臺北市立大學早已走出一條屬於城市的高教之路。作為全台唯一由直轄市設立的大學,北市大不僅是師資搖籃、體育重鎮,更是市政政策的行動智庫。從操場到市府、從課堂到社區,這所大學正用實作與創新,勾勒出台灣高教最貼近社會脈動的範式。

 作為全台唯一由台北直轄市政府設立的大學,北市大從未築起學術高牆,反而像城市另一顆大腦,在競技場拚搏、在政策桌前深思,每當天母校區操場傳來選手訓練聲;博愛校區師生同步展開教研,這所大學的成長脈動,儼然與城市發展心跳無二致,如同校長邱英浩所言「北市大是市民的想望之所。」

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一景。蔡炆璇攝。圖/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一景。蔡炆璇攝。

在台灣高教體系中,北市大體制獨樹一格。非中央所轄,卻在教育界展現實質而深遠的影響力;同時,它既是大學,又是台北智庫、行動平台與公共實驗場,這般「學校即城市」的治校思維,讓北市大始終與地方共生共振,透過教育、人文藝術、體育、市政管理與理學院分進合擊,以及「一文一武」的雙軌學程,形塑出符合國家未來需求的人才定位。

臺北市立大學校長邱英浩是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認可的黑帶8段高手,本身就是文武雙全的代表人物。蔡炆璇攝。圖/臺北市立大學校長邱英浩是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認可的黑帶8段高手,本身就是文武雙全的代表人物。蔡炆璇攝。

延伸閱讀

台北市立大學在國際齊名台大?首都億級「金牌大腦」影響力撼台

臺北市立大學百年教育力延續,創國家體育量能人才庫

或許相較頂大以多篇論文發表而聞名,北市大曝光度未必相當,但長年來看,它無疑是國際賽事的熟面孔,並在邱英浩的帶領下,校內百年師資教育與體育競技雙重血脈緊密交織,徹底貫徹「文武兼修」的辦學精神。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如北市大積極推動全師培與並行師培制度,強化學科支撐力,讓體育健將也能具備完整的教學專業,呼應全球「π型人才」趨勢。從大一起,校方便設置精進班,協助學子於學業和訓練間取得平衡;碩士階段則整合六大體育研究所資源,引導運動員依興趣考照、發展第二專長,不必再為過往短暫職涯而憂慮。也因此,北市大能以平均83%全台教師檢定通過率居冠全國,展現無與倫比的專才永續力。

台北市立大學各項體育競賽奪獎無數。蔡炆璇攝。圖/台北市立大學各項體育競賽奪獎無數。蔡炆璇攝。

與此同時,若說北市大是中華隊後勤基地,也絕非虛言。有別多所大學以單一運動為強項,北市大體育學院長期均衡發展棒球、籃球、橄欖球等多元球類,一次結合水、陸、技擊各項賽事。故為滿足選手多樣化的鍛鍊,校方不惜投入破億經費打造頂規的硬體設施。如樓高六層,內建符合國際標準游泳池與跳水池的天母體育館;以及媲美國家級的運動科學研究中心和運動傷害復原防護室,可謂是全台場館設備最齊全的運動大學。

延伸閱讀

全大運金牌都讀台北市立大學?37金泳霸、小郭婞淳訓練場扯爆了

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的綜合性體育館一景。蔡炆璇攝。圖/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的綜合性體育館一景。蔡炆璇攝。

另一方面,北市大還是國手的最強後盾,購入了多款「賓利級」儀器,用於測量血管彈性、追蹤粒線體活性,從細胞層面直接優化選手表現。針對體重控管,校方也導入科學監測,助教練精密掌握賽事量級,降低選手脫水、受傷等風險。

臺北市立大學是台灣國手最強後盾,購入多款「賓利級」儀器,從身理機能層面直接優化體育選手的運動表現。張智傑攝。圖/臺北市立大學是台灣國手最強後盾,購入多款「賓利級」儀器,從身理機能層面直接優化體育選手的運動表現。張智傑攝。

而面對運動員高強度賽後的體能恢復,學校則設置低溫冷凍艙,有效促進其神經與肌肉修復,讓世界排名前十的桌球好手林昀儒都成為愛用者,足見北市大照護選手的用心與領航角色。

臺北市立大學設置「冷凍艙」設備,透過低溫環境刺激皮膚表層神經與血管系統,幫助選手加速肌肉與神經系統的恢復。蔡炆璇攝。圖/臺北市立大學設置「冷凍艙」設備,透過低溫環境刺激皮膚表層神經與血管系統,幫助選手加速肌肉與神經系統的恢復。蔡炆璇攝。

而憑藉長年厚植的體育實力,北市大在競技場上果然屢傳捷報。如2025全大運,就以92金、72銀、55銅共219面獎牌蟬聯奪牌榜首,校內累積獎牌數正式破一千面,戰果驚人。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世大運羽球12位國手中,有多達9位出身北市大,再次印證其作為國手搖籃的堅實地位與輸出國家體育人才的穩定性。

藉長年厚植的體育實力,臺北市立大學在國際競技場上屢傳捷報。張智傑攝。圖/藉長年厚植的體育實力,臺北市立大學在國際競技場上屢傳捷報。張智傑攝。

臺北市立大學持續優化運動員的訓練設備與運動菜單,進而有效提升場上表現。蔡炆璇攝。圖/臺北市立大學持續優化運動員的訓練設備與運動菜單,進而有效提升場上表現。蔡炆璇攝。

臺北市立大學高教落地,催生國家首都市政治理新世代

若說體育是北市大的光榮臂膀,那麼市政學院便是串聯學校與城市的中樞神經。透過城市發展、行銷與管理、衛生福利三系所並進,北市大早在都市規劃、社會照護與產業經營等政策前線佈下育才棋盤,為首都治理儲備中堅力。

延伸閱讀

成大生3強企業最愛、台南當寶!爆紅日本的台灣頂大不是台大?

面對台北市長蔣萬安曾言要讓北市大成為「北市府智庫」的期許,邱英浩不僅勇於承接,還超前部署。如因應大都更時代的挑戰,他即著手規劃建築及都市設計的碩士學程,為城市日後的公共空間治理培養專業青年。同時,校方亦開設「台北探索」課程,並舉辦市政智庫研討會,串聯教育局、都發局、交通局等部門,讓師生能實際參與決策現場,共構一座由大學啟動、政府接力、教育部支持的創新實驗場域。

臺北市立大學透過城市發展、行銷與管理、衛生福利三系所並進,為首都治理儲備中堅力。臺北市立大學提供。圖/臺北市立大學透過城市發展、行銷與管理、衛生福利三系所並進,為首都治理儲備中堅力。臺北市立大學提供。

而邱英浩之所以親自布局,全力推動市政學院的發展,正因他堅信,大學不能只是紙上談兵的知識象牙塔,還須透過實作回應城市真切所需。而這樣的理念,也從校內向外延伸至社會現場。如北市大即結合師資、體育、運動科學與USR計畫推動「運動處方箋」等健康介入行動,志在協助社區長者改善體適能、延緩失能、預防慢性病,逐步形塑結合教育與公共健康的全方位城市型人才系統,讓高教影響力真正深入社會肌理。

臺北市立大學透過城市發展、行銷與管理、衛生福利三系所並進,為首都治理儲備中堅力。臺北市立大學提供。圖/臺北市立大學透過城市發展、行銷與管理、衛生福利三系所並進,為首都治理儲備中堅力。臺北市立大學提供。

顯見,這座以城市為本位孕育而生的獨特學府,早已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高教之路。從師資教育的耕耘、體育實力的扎根,到地方政策的鏈結,每一步都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並以行動證明,落地的學制是驅動城市進步、加速國家人才循環與創新治理的關鍵引擎。 

臺北市立大學 小檔案

成立:1895年(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校長:邱英浩
學生人數:8099人

2025《遠見》大學排行榜成績:
綜合績效人文社科大學第10名、中型大學第7名、中經費大學第5名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頂尖大學的搖籃!新竹實中如何超車建中、北一女成「台灣最強高中」?
藝術人才錢景看齊半導體永不失業!南藝大靠文化擋台灣科技災
宇宙唯一「月經課」永續爆紅破禁忌!台大生狂聊爸媽不敢說的事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