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姿妙不是「空嘴薄舌」 用施政力彌補論述力
宜蘭縣長林姿妙。 林姿妙到底行不行?是這陣子宜蘭人對於新縣長最關心的一件事。然而,從林姿妙接受《遠見》專訪時提及的羅東經驗,與對未來縣政的擘劃論述,一切的否定,似乎言之過早……
自從去年11月24日當選至今,想必許多宜蘭人,都為他們的新科縣長林姿妙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在這段期間,除了她所提出的新政常遭政敵無情的抨擊,網站上更瘋傳著她在面對議會、媒體、政見發表會,及典禮致辭時,辭窮語塞、舉止尷尬的窘態。一時間,「這樣的人,適合當縣長嗎?」成為媒體報導林姿妙的主標題,淹沒了應該被著墨的內閣人事、縣政藍圖等新聞。
訪談直率 不矯情、不油條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有心人士刻意拿「黑歷史」來大做文章。但,不得不說,這起負面操作,殺傷力確實不小,而林姿妙的「論述能力」,則成了如影隨形的緊箍咒,讓眾人對她未審先判,就連《遠見》辦公室的宜蘭籍同仁,一知道記者採訪了林姿妙,都著急前來求證:「她OK嗎?」
事實上,宜蘭人的擔心其來有自,畢竟在素有「民主聖地」之稱的宜蘭,很少把執政大權交給國民黨,而這次林姿妙成功在綠地上插下藍旗,不但成為首位女縣長,得票數更僅次於前縣長林聰賢,成為史上人氣第二高的蘭陽百里侯。足見縣民對她期望多高,也難怪會格外害怕受傷害。
而其實,在還沒見到林姿妙前,記者也一度擔心整個採訪會很乾,沒想到,幾句客套寒喧後,卸下心防的她,侃侃而談自己在羅東鎮長八年任內的施政成績,以及未來如何將「羅東經驗」複製到全宜蘭。
雖然,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談話,林姿妙與「口若懸河」仍距離甚遠,但正因為用辭簡單,反而給人不矯情、不油條的實在感,著實讓記者觀感丕變。只能說,拙於言辭的林姿妙,之所以能高票當選,必有過人之處。
她在2010年當上羅東鎮長時,當時該鎮是個負債累累的窮鎮,而家庭主婦出身的她,發揮女人持家的本事,想了不少妙計來解套。
當年交通部觀光局正在推動全台十大夜市的票選,林姿妙心想,若宜蘭的夜市也能榜上有名,一來可獲中央補助,二來帶來人氣。因此她力推當時還名氣很小的「羅東夜市」,和士林、六合、逢甲等大夜市一搏。
為了替「羅東夜市」造勢,林姿妙發揮創意,成立「競選總部」,邀請觀光客到羅東夜市設置的兩個票匭投票相挺,換取民宿、賞鯨、美食優惠券。最後羅東獲得了「最友善的夜市」,不但人氣攀升,也讓週邊的公共停車場成了鎮庫的金雞母,月入上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