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的CSR!高港落實多元培育人才庫,推展公益正循環,讓CSR更有溫度

最幸福的CSR!高港落實多元培育人才庫,推展公益正循環,讓CSR更有溫度 圖 /董事長親臨中山大學演講,介紹港埠概況,並與學子問答交流。
日期:2022-03-16

CSR,一直是企業展現社會責任的理念,更是凝聚員工向心力、創造自我價值感的方式之一。香港首富李嘉誠掌舵時,更把員工當成一家人,因為「人和」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而向來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的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也將員工視為最重要的家人,從新芽到老欉,積極培育員工投入社會關懷,發揮1+1>2的力量,更成為員工心目中的幸福企業。

發掘新秀無限潛力,源源活水壯大新動能

校園說明會、實習計畫、港埠參訪—走入校園,培育未來港埠人才

董事長李賢義親自上場為青年學子解惑,並提供優秀大專學子獎學金及實習津貼,通過考試與實習後,畢業即可進入公司服務。此外,亦邀請離島學子實地參訪高雄港港埠建設及體認散雜貨機具作業、港口管制等港口業務,增進學子港埠知識、扎根青年職涯教育。

港務夥伴計畫—新舊共生,形塑優質組織文化

從新進同仁報到的第一天起,便配有一位精心挑選的資深夥伴,帶領新進人員熟悉工作環境、解決疑難雜症,並適時進行實務工作觀摩與引導,使新進夥伴承襲資深夥伴的經驗值。公司更辦理免費「夥伴聯誼活動」讓新人們能與資深夥伴更為熟識,也與各部門同仁交流、快速融入公司。

培植員工專業能力,老欉新枝接班無斷層

港務學習地圖—完善訓練規劃,夢想啟航,自我實現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港務學習地圖,完善規劃從新進人員到主管職之課程訓練。圖/港務學習地圖,完善規劃從新進人員到主管職之課程訓練。

從新進員工指導與培訓,到高階主管領導力發展,透過「港務學習地圖」扶持每位員工階段性職涯成長。新人到職即啟動「港務夥伴計畫」;對於現職員工持續提供全方位學習資源與職涯發展機會,辦理陞遷訓練,以建構港務接班計畫,建立高階主管人才庫,藉由領導力培訓,讓中、高階主管具備前瞻思維及宏觀視野。因應全球化趨勢,每年還編列預算,派優秀同仁前往外國短期訓練或參訪,以精進職能,促進業務效能。

「港務學習地圖」乘載員工向前邁進,為職涯發展儲備能力,自我成長,朝著夢想啟航。

沉浸式跨文化課程—新舊傳承,分享派外訓練經驗

為培養同仁能尊重並學習不同地區文化,建立理解與欣賞的眼光,除安排外聘老師講授「在地文化經驗分享」課程,更發揮知識共享—將大家參加過的經驗,巧妙引入課程內容中,如原住民舞蹈、粉粿手作及眷村美食體驗等,以「沉浸式體驗」學習方式,讓學員實質感受不同地區在地文化傳承之故事。

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親自體驗原住民舞蹈,與員工同樂。圖/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親自體驗原住民舞蹈,與員工同樂。

五感體驗走讀會—推廣閱讀風氣,培養多元能力

有別於傳統讀書會形式,透過五感體驗推廣閱讀風氣,藉由閱讀文本輔以走讀,導引創新思考、營造雙向學習互動模式,更透過團體互動體驗與分組討論,增進同仁間情感及團隊合作,將創意思考融入企業學習文化,強化公司內部學習風氣,進而提升同仁工作士氣、向心力以及訓練效益。

《沒有名字的人》數位導讀暨原住民文化走讀,以參訪及手作活動體驗當地文化。圖/《沒有名字的人》數位導讀暨原住民文化走讀,以參訪及手作活動體驗當地文化。

建構良好工作體驗,照顧員工全方位需求

心理諮商師駐點、設立紓壓室—即時排解情緒,走得更長遠

為適當紓緩同仁身心壓力,特別設立心理諮商室並聘請臨床心理師駐點,協助自我覺察,充分保密及保有隱私,照護關懷員工身心。還有紓壓室,裡面有健身魔鏡、水氧機、報章雜誌等,讓身心得以喘息,強化公司的安全網。

心理諮商室(左)及紓壓室(右)。圖/心理諮商室(左)及紓壓室(右)。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社區和諧港心幸福行

開放港區空間—資源共享,社區共榮

為達資源共享、共好共榮之社區前景,除照顧員工外,更造福社會大眾,將早期港區管制區開放為水域觀光休閒遊憩空間,不僅建設大港橋,使港區空間再活化,更透過4300坪水花園高達約21.322噸之種樹吸碳量,達節能減碳,環境永續之成效。

水花園及港區周遭綠化,既可節能減碳,又可讓民眾休憩。圖/水花園及港區周遭綠化,既可節能減碳,又可讓民眾休憩。

在110年9月24日起重新開放的港史館,展出「港灣記憶-台灣南北雙港檔案特展」,透過近百年間檔案,述說雙港蛻變,及在地故事,更舉辦各式藝術、學術交流活動,使其搖身一變成為大眾藝文休憩場域。

港史館內部擺設。圖/港史館內部擺設。

公益課程—學習新知無止盡,捐贈發票挺公益

與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共同辦理多項免費體驗課程及活動,參與者只需要捐贈發票,便可以報名參加,如「紙。覺」紓壓、「彩繪文青提袋」、「跑跑星球-超海派兒童創意水彩趴」、「羊毛氈」及「擴香石」手作工作坊及港都遊港體驗等,邀請民眾捐發票一同專注於手作帶來身心療癒效果;創「你來學習,我做公益」的方式,使參與者都能為社會中需要的角落盡一份心力。

「彩繪文青提袋」發票捐贈體驗活動。圖/「彩繪文青提袋」發票捐贈體驗活動。

培養員工的價值感、成就感與認同感,對港務公司來說很重要,從提供獎學金與工作機會,積極招募具潛力學子,並為員工規劃循序漸進之訓練課程,讓員工具備專業知能,再藉由創新體驗推廣閱讀風氣,讓員工在體驗中學習,輔以心理諮商與紓壓室等服務,全方位照顧員工需求。且不忘將資源共享給社會大眾,不僅開放港區供民眾休閒遊憩,還辦理公益課程,讓民眾可在學習中做公益,發揮1+1大於2的力量,擴展善的正循環,心懷社會,形塑雙贏共好共榮的美好遠景。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永續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