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宜蘭的特色,縣長林姿妙倒背如流,「羅東有最好吃的夜市、最美的運動公園,夜市的肉羹肉脯都很好吃,」此外,獨力撫養4個孩子長大,單親媽媽的經歷,也讓她特別「顧老也顧小」。因為小朋友的一封信,她在化龍一村公園設置搖搖杯遊具, 用特色遊具創造遊戲樂趣;也用媽媽的心情,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讓父母親、祖父母輕鬆育兒,落實一鄉鎮一親子館的初衷,提供家長或祖父母們最直接的育兒支持。同時啟用宜蘭育兒資源網,透過服務資訊化,升級宜蘭縣育兒環境。
從數據上來看,縣內3歲以下幼兒近85%由父母親及祖父母自行在家照顧,縣府不斷努力布建,全心拚出宜蘭育兒好生活。尤其在少子化的台灣,宜蘭嬰兒的出生率卻是正成長(2019年成長1.34%),因此,打造友善育兒環境,讓父母親、祖父母輕鬆育兒,不但是縣府一直努力推動的目標,也是這位縣民眼中「愛孩子的好媽媽」,最在意的事。
圖/宜蘭縣育兒資源網公布親子館行事曆,包含幼兒律動、說故事、親職講座及多元化的體驗課程,不僅提供家長帶孩子共處的新選擇,更讓孩子們在開心又溫馨的成長環境下長大。
身為觀光大縣,她認為每個鄉鎮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有辦法持續進步。同樣的,每一家親子館,也要結合在地特色,像宜蘭熊讚親子館,是宜蘭第一間親子館,館內有各種大型和小型教具,非常適合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練習,而且教具的材質大部分都是木頭、紙和布類,不用擔心有塑化劑殘留的問題;頭城親子館是宜蘭縣內第一間以「健康、醫學、衛教」為主題的親子館;而海拔最高的大同親子館,除了提供活動空間與育兒諮詢等,還利用行動外展車把服務送到大同鄉每個部落,並藉由老幼共學,促進部落的代間融合。在溫泉鄉的礁溪親子館,則結合藝術、創意、手作的情境布置以及各種體驗課程,打造一個貼近社區親子需求的友善空間。
像第一家親子館設在國小裡的壯圍親子館,場域委託具幼兒保育專業師資的醫護管理學校管理,同時也能提供幼兒保育科學生實習與未來就業職場,讓親子館服務的範疇不斷擴大。至於人口較少的三星親子館,縣府透過在地資源整合,將育兒資源導入社區、鄰里,如親職教育課程、育兒指導等,來補足城鄉育兒差距;館內還設計了三星蔥寶寶,讓孩子玩出不一樣的童年,也讓當地民眾感覺更親切。縣府也期盼藉由親子館,能讓爸爸媽媽們有更多機會與孩子共處,留下許多共同的美好回憶。
圖/親子館的教具材質大部分是木頭、紙和布類,不用擔心有塑化劑殘留的問題。
從平地到原鄉,一鄉鎮一親子館,不僅給宜蘭囝仔最優質的成長環境,還能創造年輕人就業的機會,鼓勵青年透過社區參與達到自我實現。在家長們的眼中,每間親子館都有豐富多元的親子課程和講座,空間規劃也相當用心,舒適溫馨的環境和優質的教玩具,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嬰幼兒遊玩。家住五結的楊阿嬤就常帶1歲多外孫搭車到蘇澳親子館,不僅交通相當便利,外孫去了幾次也愛上了親子館,更成了她交朋友、「放風兼放鬆」的好地方。
「宜蘭是我的家,」不論在哪裡,都要讓宜蘭囝仔在最好的環境裡長大!林姿妙縣長把每個家庭都當成是自己家人一般的疼惜,規劃360度的社福策略,例如部分親子館提供教具、玩具外借或臨托等服務,就是為了體貼家長們的需求;每座親子館以服務在地家庭為主,也是希望家長與孩子能就近在社區玩得開心、玩得放心。各親子館不僅融入在地特色,也透過「爸爸跟我玩」等活動導入性別、育兒指導及親職教育課程,深受民眾喜愛。
圖/各親子館依據在地特色打造,讓親子在共處、共學的過程中也能留下許多美好回憶。
對林姿妙縣長來說,每個孩子是爸媽的手心寶,要讓宜蘭真的成為一個「宜」居的好城市,創造一個能讓每位家長安心育兒、安心成長、未來能安心就業、安心生活的友善環境。憑著這股能量滿滿的媽媽力,林姿妙縣長在《2021年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表現亮眼,滿意度達70.4%,較去年逆勢上升7.1個百分點,也是2021年進步最多者;不滿意度10.5%,也減少了5.7%,施政分數73分,較去年增加3.8分,屢屢創下新高。
宜蘭,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幸福的城市,不只有好山好水好風景,還有友善的生活環境。這份有感的永續,留住了愛鄉的宜蘭人,也吸引了更多人移居宜蘭,帶動宜蘭以創新的思維,不斷前進,創造有感好生活。
圖/宜蘭13座親子館以服務在地家庭為主,除了提供親子共玩、共學的場域,部分親子館提供教具、玩具外借或臨托等服務。
(宜蘭縣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