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市長指出,市府積極發展運動賽事,除在110年全中運及109年全民運獲得全國第一名,創下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同時發展普及性全民運動,提倡運動風氣及概念,硬體設施方面也積極興建運動場館,提供更好的運動空間。
陳大田局長表示,臺中市政府建設局在盧市長「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完工!」目標下,網羅建設專業人員不遺餘力打造「臺中城市酷運動場域」,藉由多元化的空間規劃,讓市民朋友及小小市民都能找到自己專屬的酷運動。
建設局辦理16座大型運動場館及運動中心,盧市長上任後已完工啟用4座,另外還有5座施工中,2座工程招標中,2座設計中。其中包括臺中巨蛋體育館,以及全臺首座足球運動休閒園區、國際壘球運動園區和國際級自由車場,希望透過特色運動中心與國際級的運動場域,培養市民運動的習慣,並有更多參與世界運動賽事的機會,以運動和國際接軌。
各運動場館及運動中心除了專注使用者體驗規劃,更榮獲總計13個獎項,含括公共工程金質獎、國家卓越建設獎及金安心工程認證,工程品質屢獲肯定。
圖/臺中市運動場域建設,特色運動中心與國際級的運動場域,培養市民從小到老都好動的習慣,同時有更多參與世界運動賽事的機會,以運動和國際接軌。
盧市長不僅關注市民健康,也在乎小小市民的強健體魄,她強調,兒童國運中心不同於一般的國運中心,亦非親子館,而是要因應不同年齡孩子的身體發展,給予相對因應的體育課程、運動設施及專任教練等,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參與運動、促進健康、培養運動人才。
臺灣第一座「兒童版國運中心」的長春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於109年10月啟用,為全國唯一同時具有室內、室外泳池的運動中心,也是全國唯一設有兒童版設施的國民運動中心,包括室外泳池區的兒童專用遊憩區;室內綜合球場、壁球室結合兒童球類設施,還有兒童專用遊戲區、韻律教室、戶外溜冰場等場域,都是專為培養兒童肌耐力、肢體協調力、敏捷力及平衡感所設置。
臺中市潭子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於110年11月底啟用,為首座綠建築鑽石級標章運動中心,也是首座將「兒童體育學院」型式課程,納入規劃設置的運動場館。
圖/潭子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為臺中市第6座啟用的國民運動中心,也是首座將「兒童體育學院」型式課程,納入規劃設置的運動場館。
於110年10月正式啟用的大里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則設有臺中目前新興推動的「壁球室」,以及首座將「排球」運動納入規劃設置的運動場館。除了已完工的長春、潭子及大里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更有興建中的豐原、清水、北屯、太平等國運中心,都設有專屬兒童運動空間。
過去臺中的滑冰選手們,總要千里迢迢往返北部溜冰場進行訓練,如今,今年3月30日開工的北屯區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除了核心運動設施及兒童專屬運動空間,最大的特點,便是擁有中部唯一、符合競賽規格的滑冰場,日後臺中與中部地區的溜冰選手,便可就近在北屯區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進行訓練。
圖/北屯國民運動中心規劃中部唯一、符合競賽規格的滑冰場,方便臺中滑冰選手就近訓練,已於3月30日開工。
座落於坪林森林運動公園內的太平國民運動中心擁有「臺中市最大體適能中心」,因現地紋理樹木繁多,故以森林、遊憩、生態為主軸呈現的景觀意象,將得天獨厚之天然地理條件發揮至淋漓盡致,成為與森林對話的運動中心,預計於今年上半年開工並於113年完工。
而於今年1月開工的豐原區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建置於原是兵工廠的土地,除設全民溫水游泳池、綜合球場、體適能中心外,更設計了兒童專屬的運動空間,並計畫開辦親子及兒童體適能課程,運動中心預計於113年完工。
圖/運動中心結合在地歷史打造特色,如豐原國民運動中心就以「水稻」作為牆體意象設計,象徵豐原過往「優質米倉」的歷史記憶。
清水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於今年1月展開興建,是海線地區居民等了近10年才擁有的海線首座國民運動中心。為達鼓勵全民運動的宗旨,內部加入「兒童運動中心的規劃」,希望讓運動普及到全民,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使用,提升清水、沙鹿及梧棲等區域市民的運動環境與服務品質。
目前設計中的烏日區全民運動館為「臺中市唯一全民運動館」,以「新型態健身房」、「全齡體能訓練場」為亮點特色提供全齡運動服務,並以「外繞的環狀熱身跑道」為亮點,跑步時視野遼闊連結在地風景也可使身心靈放鬆。
圖/每座運動中心的設計與硬體規劃,都針對不同世代需求量身打造,讓大小朋友能共樂培養運動習慣。
臺中酷運動發展目標,除了全方位滿足市民的運動需求及支援地區性賽會活動等多功能設施項目,多座整建及新興建的運動場館,更朝向國際級競賽規格及智慧建築設計,同時也希望能成為運動賽事選手的培育基地。
位於清水區鰲峰山公園內的臺中市自由車場,歷經20年高度使用,於盧市長上任後完成整建,擁有全長333公尺、全國唯一經UCI認證的木質賽道,於108年9月重新啟用,成為培育國家自由車選手及舉辦國內比賽的最佳場地,並可舉辦國際級賽事。
圖/巨蛋體育館以都市、人本概念,結合大甲藺草編織技藝,融合在地文化進行場館設計。
臺中巨蛋體育館歷經多年選址評估,於盧市長上任後克服重重難關重啟巨蛋計畫,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株式會社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共組設計團隊,以都市、人本概念,結合大甲藺草編織技藝,融合在地文化設計。巨蛋體育館也即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工,符合國際標準的主、副場館,可容納1萬5,500觀眾,不僅可提供室內籃球、排球等常見球類競賽,還可成為擊劍、角力、武術、空手道、柔道、拳擊、跆拳道等技擊類運動的專業運動賽事場地,更可舉辦大型展演及藝文交流活動的多元場域,成為臺灣大型運動賽事及藝文活動的首選場域。
同為國際級運動場域的還有預計於今年7月完工的外埔國際壘球運動園區,選址於陸軍鐵山營區,並結合外埔農業特色,將緊密交織的藺草意象導入外牆圖騰,使建築館舍融入當地,並且取得綠建築標章。而南屯區的足球運動休閒園區則成為我國符合舉辦亞洲足球聯盟(AFC)以上等級國際賽事需求的第一座足球園區,也預計於今年底開工,內部規劃一座11人制天然草皮足球專用主競賽場及練習場、兩座5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場,除推動足球運動風氣及帶動運動產業外,並可促進台灣足球運動發展、增加辦理國際足球賽事機會、提供國人欣賞精彩賽事,並成為民眾休閒運動的新亮點
運動不僅是臺中根深蒂固的一大文化,也會成為深化為市民們不可分割的DNA,臺中市政府建設局局長陳大田分享:「優質的運動環境和硬體設施,除了提供民眾鍛鍊體魄、增進健康,也能參與國際賽事,躋身運動環境友善酷城市。」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