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環境美學顧問團隊歷時2年走訪新北在地,首創以「顏色」表現地方特色,每一區除訂有1色主要代表色之外,亦搭配了2色輔助色,可自由調整色彩使用比例,讓新北市各區從視覺打造專屬印象並加強自明性。
色彩,是人們造訪新去處的第一眼印象,同時也是地方生活文化底蘊的展現;新北市幅員廣大,29個行政區各具特色,不但有多元、豐富的族群,也是全臺人口最多的直轄市,是全臺的縮影。而近期亮相的新北29區代表色,即揉合了新北各地自然環境、人文地理特色與色彩學,建立專屬新北的城市色彩系統,讓城市建設加入豐富美學元素。
在代表色制訂上,每個區對應的顏色均有代表地方特色的涵義,像是代表野柳女王頭的「萬里橘」、象徵新北極東之處三貂角燈塔觀日出的「貢寮日出白」、名聲響亮且店舖林立「永和豆漿」發源地的「永和米黃」、取自藍染藝術的「三峽靛」,以及象徵過往黑膠唱片重鎮的「三重墨」。期盼透過色彩美學應用,凝聚地方及社區意識,帶動地方發展,同時也讓在地樣貌更容易被了解與記憶。
圖/揉合了新北各地特色與色彩學,建立專屬新北的城市色彩系統。
一個城市的特色是透過文化積累轉換的整合印象,是所有物體被感知的色彩總和。不久前完工的東鶯鐵道文化牆面,以琺瑯書藝演繹經典內蘊,結合色彩美學應用展現了鶯歌區「堅瓷之都」的大器風尚,為這片風土留下最美好的活文化財。
圖/鶯歌區東鶯鐵道文化牆面,以琺瑯書藝演繹經典內蘊,展現鶯歌區「堅瓷之都」的大器風尚。
其書法設計特別邀請從事美術教育及書畫創作逾40年的程代勒教授親自操刀,為鶯歌提筆揮毫。透過光潔的琺瑯瓷板,程老師以釉料書寫並運用其擅長之書法狂草的風格創作,表現「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道家思想精髓,將書法與陶瓷藝術結合出新的可能,讓觀者不僅欣賞文字之美,更映照出當代東方書法精神意象。
鶯歌是陶瓷的故鄉,對在地國際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配色上使用紅底金字、紅底黑字、金底黑字等呈現,其中行政區代表色「鶯歌紅」的制訂緣由,則取自所有陶藝品的製作過程皆從水裡來(泥)往火裡去(燒製過程),「紅色」即象徵了火的紅,而瓷器種類中又以「釉里紅」因煉製難度高而出名,也呼應了鶯歌區作為全臺灣最大的陶藝品輸出地的亮眼地方自明性。
圖/鶯歌區代表色「鶯歌紅」,取自陶器製作過程皆從水裡來(泥)往火裡去(燒製過程)才能成就美麗、多彩的陶藝。
城市色彩系統從市府公共建設開始運用,不論是牆面彩繪至大尺度的新興開發區,都可以透過各區代表色及輔助色融入設計中加以嘗試。美學的呈現不拘泥於如何豐富畫面,整體設計仍須考量環境條件,並以多元的顏色應用才能展現新北一直以來廣納包容的文化特性;使用簡單色彩元素即可強而有力地展現設計理念。
當美學融入日常生活,不僅能帶給市民耳目一新的感受,在生活上也會更有嚮往。新北市建立專屬的城市色彩系統,實踐城市美學及環境質感提升,代表著公部門打破舊思維,城市建設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硬體,更加入美感的薰陶。期待新北29行政區專屬配色的實際運用,在未來能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城市美學新風貌!
註1:陳俊良 陳俊良老師1964年出生於新竹市出版世家,為自由落體設計創辦人,及東裝時代SILZENCE style創辦人,現任職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客座教授,並擔任新北市環境美學總顧問計畫案之計畫主持人。首位以設計師身分獲頒臺灣最高獎項總統文化獎殊榮,並獲亞洲最具影響力十週年年度策展人大獎、全美權威設計大賽IDA高訂時裝設計全場金獎;設計生涯35年獲獎無數,以極簡的現代手法詮釋人文極緻精神,被媒體封為創意哲學家以及設計詩人。
註2:程代勒 程代勒教授1957年出生於臺北市,當代知名書法創作家,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各大美展評審,過去榮獲第22屆中興文藝獎書法類,其書法論文《狂草風格之研究》也獲得臺北市立美術館獎,從事美術教育及書畫創作逾40年,具豐富經歷。兼具書藝、理論研究,富涵深厚藝文功力,作品中將書法文字賦予形式的符號意義,展現筆墨間特有的繪畫性。程代勒教授曾幾次於鶯歌舉辦展覽,將書法與陶瓷藝術結合出新的可能,不僅體會傳統文字之美,亦展現鶯歌作為「堅瓷之都」厚實的國際藝術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