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維也納(奧地利)
第二名:哥本哈根(丹麥)
第三名:墨爾本(澳洲)
第四名:雪梨(澳洲)
第五名:溫哥華(加拿大)
第六名:蘇黎世(瑞士)
第七名:卡加利(加拿大)
第八名:日內瓦(瑞士)
第九名:多倫多(加拿大)
第十名(並列):大阪(日本)
第十名(並列):奧克蘭(紐西蘭)
經濟學人智庫說明,第一名的維也納在過去五年便有四年拿下榜首,社會穩定性卓越、文化和娛樂產業豐富,基礎設施可靠。而第二名的哥本哈根規模與特點與維也納相差不大。
此外,前十名宜居城市其中有九個為小型到中等型城市,另前五十名城市,大部分都位於富裕國家,可見犯罪率高、擁擠和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宜居程度較差。以大都市為例,英國倫敦比一年前的排名下降了12名,排名第46;而美國紐約下降了十位,位居第69名。
圖/英國倫敦2023年宜居排名下降12名,排名第46名。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ão Barbosa。
至於宜居排名相較前一年進步的城市,紐西蘭的威靈頓和奧克蘭的排名分別上升35名和25名,進步最多;越南河內則上升20位,吉隆坡上升19名。
經濟學人智庫指出,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疫後教育和醫療保健改善,是讓今年生活水平指數提高的主要原因。
而世界上最不宜居的城市是敘利亞最大都市大馬士革,因為戰爭關係,已經連續超過十年位於排名底端。至於被烏俄戰爭影響的基輔,基礎設施分數只有23.2分(滿分100分),也在整體宜居排名位居倒數第10名。
圖/大馬士革已經連續10年在全球最宜居城市中墊底。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hmoud Sulai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