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平溪「魔神仔」的真面目?非神非魔還能轉型觀光吉祥物

新北平溪「魔神仔」的真面目?非神非魔還能轉型觀光吉祥物 圖/魔神仔洞一景。普通人攝影。
日期:2023-10-15

2015年,取材自台灣知名都市傳說的國片《紅衣小女孩》異軍突起,取得8500萬台幣的票房佳績,為當年度華語電影的第五名。由於《紅衣小女孩》的廣受好評,因此接連推出系列續作,讓「紅衣小女孩」都市傳說的原點——魔神仔,成為台灣知名度最高的鬼怪之一。然而再繼續探究下去,魔神仔的原點,又會是什麼呢?

漢人眼中的魔神仔:山魈 

魔神仔,也可以寫作「芒神仔」、「毛神仔」等等。在大眾印象裡,是一種出沒在山野之間的鬼怪,身形似人但矮小,會故意捉弄入山的人類,令其神智不清、喪失判斷能力,尤其老者與兒童特別容易被迷惑。不過一般來說,魔神仔的行為僅止於惡作劇,甚少有取人性命的情況發生。

台灣是以漢人為主的移民社會,其中以閩南地區為大宗。閩南地區就有許多類似的魔神仔故事流傳,甚至整個中國南方也都有類似的版本。追本溯源,魔神仔乃源於一種名為「山魈」的精怪。據晉朝《抱朴子》所述,山魈只有一隻腳,體型有如兒童,喜歡在夜晚時作弄人,與魔神仔的習性有諸多雷同。

台灣各地都有和魔神仔有關的傳說,其中以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古道上的「魔神仔洞」最具代表性。魔神仔洞雖然乍聽之下很聳動,但細看便會發現這座洞的人工開鑿痕跡明顯,而且也不長,還比較是像是一條隧道。

魔神仔洞出現的背景,很可能跟平溪群山環繞的地形,和近代發展的煤礦業有關。過去生活在平溪的居民,對外通聯必須跋山涉水,魔神仔洞可能就是為縮短交通時間而開鑿的捷徑;另有一說指平溪在日治時期開始採煤,魔神仔洞就是讓載煤台車作通行之用。

過去為開採煤矌挖鑿的菁桐石底大斜坑一景。普通人攝影。圖/過去為開採煤矌挖鑿的菁桐石底大斜坑一景。普通人攝影。

原住民眼中的魔神仔:矮黑人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讓我們切換視角,以台灣原住民族群的觀點來看待魔神仔。有一個大家比較常聽到的說法,指許多原住民族群自古流傳的「矮黑人」傳說,很可能就是魔神仔的原型。

原住民的諸多矮黑人傳說中,最著名的便是賽夏族的「巴斯達隘」了(俗稱矮靈祭)。根據賽夏族流傳的故事,所謂的矮靈身形矮小、皮膚黝黑,並居住在山洞之中。此外矮靈懂得使用妖術,還曾指導賽夏族的祖先種植農作物。

從賽夏族傳說的矮靈指導種植農作物這點來看,矮靈有可能是比原住民更早在台灣生活的「原原住民」。這樣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現今在東南亞仍有一支基因有別於南島族群的少數民族「尼格利陀人」(Negrito),他們的外觀特徵都與賽夏族傳說中的矮靈非常相似。

矮黑人傳說雖然有不少與我們所認識的魔神仔有些相似,但比起漢文化的山魈,在本質上與魔神仔有更多不同之處。

於苗栗縣南庄鄉舉行,賽夏族巴斯達隘的娛靈歌舞儀式。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圖/於苗栗縣南庄鄉舉行,賽夏族巴斯達隘的娛靈歌舞儀式。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祛魅」魔神仔

隨著現代資訊發達、交通便利,即便偶有老人家在山中迷路,被尋獲時聲稱遇上魔神仔的新聞報導,但只要稍加思考,幾乎都能用科學角度來解釋。加上現在人手一機,輕易就能拍出清晰的影片,不像過去用手持V8拍出來的粗糙畫面,稍微有些風吹草動,「紅衣小女孩」、「玉山小飛俠」之說便甚囂塵上。

如果魔神仔不想被人們給逐漸淡忘,除了繼續出現在影視相關改編作品之外,可能也要考慮轉型,從人人畏懼的未知生物,搖身一變成為可愛討喜的觀光吉祥物吧!

圖/漫畫家冨樫義博以故鄉流傳的「神室天狗」傳說為藍本,所繪製的吉祥物Kamuten。取自日本山形縣新庄市政府網站。圖/圖/漫畫家冨樫義博以故鄉流傳的「神室天狗」傳說為藍本,所繪製的吉祥物Kamuten。取自日本山形縣新庄市政府網站。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南維冠大樓地震重建仍凶宅?鬼門開「鬼月看到」命理師也沈默
撿路邊紅包拒冥婚會怎樣?揭秘《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Somebody Sue/普通人

Somebody Sue/普通人

喜愛歷史、閱讀、創作的一介普通人,特別專攻三國歷史、香港電影以及日本文化,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一書。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