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澎湖、馬祖離島過年特別習俗一次看!甘蔗、撈燴飯藏深意
圖/取自 Unsplash,攝影:Sandy Millar 從小到大每逢過年,左鄰右舍都會開始準備掛春聯、裝飾家居,街上也懸掛起燈籠錦旗,處處充滿濃厚的年味。除了小孩們最期待的拿紅包環節,過年也有許多傳統的習俗,彷彿串起一道道橋樑,連結著過去與現在。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演變或淡忘,但在這片土地上,仍有一群人默默地將在地的文化傳承薪火相傳。就讓《城市學》帶您探索離島地區金門、馬祖、澎湖獨特的過年習俗,體驗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
金門
在金門,過年有個非常特別的習俗,當地居民在過年前,會準備一根連根帶葉的甘蔗,擺放在門口作為「長年蔗」。因為甘蔗一節一節的結構,外型又很高挑,通過甘蔗門也象徵著「節節高升」「漸入佳境」,也有著「希望讓小孩平安長大」的寓意,而甘蔗需要連根帶葉則是期許在新的一年,遇到的所有事情都能像放在門前的這根甘蔗一樣,從頭到尾都沒問題。

而這特別的習俗吸引不少民眾留言「好酷!在台灣完全沒看過」,也引來金門當地居民留言「這是金門限定的,本島沒有!」
澎湖
而澎湖的傳統習俗同樣令人驚艷。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據說在這一天向眾神的領袖祈福,可以帶來一整年的好運。在澎湖地區,拜天公時必備的一種食物叫做「天公圓」。

天公圓是用傳統古法製成的古早粿,外型通常做成女性乳房的形狀,象徵「天神哺育萬物」。天公圓是用米製成,一般會經過把米磨成漿,再透過「炒、揉、捏、蒸」四個步驟,用料及製作方式都非常單純,吃起來就是淡淡的甜味,也因此在澎湖當地有著「天公圓沒糖自己甜」的俗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