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業古都到網美城市,嘉義市的棒球魂不只留在球場!黃敏惠把歷史記憶融入街區美學,打響城市形象

棒球原鄉翻轉出擊!嘉義市這樣打造城市品牌,擊出觀光全壘打

棒球原鄉翻轉出擊!嘉義市這樣打造城市品牌,擊出觀光全壘打 圖/嘉義市是台灣的棒球原鄉,也是阿里山門戶,近年在市長黃敏惠帶領下展開全新的品牌形象。取自嘉義市觀光旅遊網。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05-26

嘉義市是阿里山的入口,也是台灣棒球的原鄉。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首次進軍甲子園即勇奪亞軍,寫下台灣棒球史上光輝的一頁。延續「永不放棄」的嘉農精神,嘉義市政府多年來持續舉辦諸羅山盃國際軟式少棒賽。這項賽事不僅是台灣棒球的冠軍搖籃,更是代表嘉義市重要的運動品牌。但不只是棒球,在市長黃敏惠的帶領下,這座林業古都將承先啟後,重現昔日榮光。

事實上,黃敏惠上任後積極挖掘在地歷史與文化記憶,為嘉義市塑造全新的城市品牌。延續棒球文化舉辦多年的諸羅山盃,如今已成為國內指標性的少棒賽事。2024年中華隊奪下世界棒球12強冠軍,隊中28位選手就有18位人曾參與諸羅山盃,更包含有「台灣隊長」之稱的陳傑憲。

公部門帶頭修繕老屋,木都再造進化中

除了運動賽事,嘉義市政府更積極推動「木都」計畫,透過都市更新政策將嘉義市原有的木屋資產,改造成適合現代生活的結構,結合創業政策吸引青年返鄉或移居創業,加速老屋活化再利用,重現嘉義市的林業歷史。

黃敏惠曾表示,嘉義有兩座森林,一座是享譽國際的阿里山,另一做就是嘉義市區6000多棟的木屋。這些木屋承載著嘉義市作為「阿里山門戶」的歷史記憶,是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資產。

然而,隨著時代遞嬗,嘉義市如同其他中南部縣市面臨人口外流、高齡化的挑戰,老屋也逐漸傾頹、凋敝。為保存老屋,嘉義市政府延續「木都2.0」政策,在2023年啟動「木都3.0」,由公部門帶頭整修老屋,嘉義市立美術館、舊市公所從荒廢建物搖身一變,成了新地標。過去曾是治安死角的嘉義舊監獄宿舍群,成為培養牧業人才的「實驗木場」。

過去是治安死角的舊監獄宿舍群,如今是產官學培育林業人才的實驗木場。嘉義市政府提供。圖/過去是治安死角的舊監獄宿舍群,如今是產官學培育林業人才的實驗木場。嘉義市政府提供。

延伸閱讀

嘉義市「懸日好球」現台灣棒球魂獨家視角!媲美曼哈頓觀賞地曝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城市美學翻轉舊街巷,老屋變身網美咖啡廳

2024年,市府進一步推出「嘉有木屋」計畫,提供補助鼓勵民間修繕木構老屋,進行結構補強、翻修外牆,提升防火、抗震等性能,在推進都市更新的同時保留老城區的木造建築風貌,搭配嘉義市建設處的創業補助、店面改造等計畫,鼓勵青年以老屋創業,讓這些老屋轉型成咖啡廳、藝文展場甚至民宿。

例如,坐落於蘭井街的一甲子老屋,過去曾是薪柴舖,如今成為時尚咖啡廳,不僅以精品咖啡與甜點吸引旅人佇足,內部裝潢融合侘寂美學與復古風格,成為網美打卡熱點。而隱身於國華街小巷弄、被層層鐵皮覆蓋的檜木老宅,則以「民宿」的身份重獲新生,在屋主的精心打理下還多了藝文空間的身份,每年舉辦的藝術家駐村計畫、展覽及音樂會等活動,成為在地藝術家嶄露頭角的舞台。

嘉義市政府補助民間修繕老屋,曾是薪柴舖的60年老屋如今成為時尚咖啡廳。取自嘉義市觀光旅遊網。圖/嘉義市政府補助民間修繕老屋,曾是薪柴舖的60年老屋如今成為時尚咖啡廳。取自嘉義市觀光旅遊網。

老屋的修繕保留了城市歷史,也帶動在地經濟,吸引觀光人潮,在全台外國人次普遍下降的2024年,嘉義市的觀光人次逆勢成長。據觀光署統計,2024年嘉義市文化路夜市共有1598萬人次造訪,名列全台第二。而擁有全台最大日式建築群的檜意森活村,匯集古蹟、美食與各式選品店,獲得「台灣小京都」的美稱。

延伸閱讀

黃花風鈴木美翻嘉義!周末賞花、聽音樂,舊電池還能換野餐好禮

打造「二通圈」街區品牌,以文化體驗發展優質觀光

既有景點人氣不減,但黃敏惠沒有停下腳步。2024年,嘉義市府推出「二通圈」街區品牌,以在地的人文歷史街區作為延伸,導入地方創生與城市設計美學思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觀光體驗街區。

「二通」是嘉義市中正路的舊名,過去聚集了山產、南北貨,是老嘉義人共通的文化記憶。近年,嘉義市文化局舉辦「打開二通」計畫,梳理在地歷史與店家故事,引領旅人探索在地的電器行、豆花店、針車行等22家街角老空間,透過劇場互動導覽、文史走讀、空間開箱等文化體驗活動,將整個嘉義市化為一座城市博物館。

嘉義市政府推出的「打開二通」活動,以文史走讀介紹街角老空間。取自打開嘉義街角館臉書粉專。圖/嘉義市政府推出的「打開二通」活動,以文史走讀介紹街角老空間。取自打開嘉義街角館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班班喝鮮奶」不喊停!嘉義市自籌預算,讓2萬學童健康有保障

「二通圈」街區品牌的計畫不只帶來觀光人潮,也成功輔導店家轉型、吸引青年回鄉創業,開創街區品牌與商業共創的新模式。至今,嘉義市政府已協助培育26組青創團隊與45組品牌,創造逾5億元產值。嘉義市的營利事業銷售額也在2024年突破3000億元,來到3057億元,比前一年增加了5.29%。其中,住宿業的銷售額更比前一年增加9%,顯示觀光業促進當地經濟成長,帶動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

走過建城320年的歲月,嘉義市善用厚實的歷史與文化資產,打造棒球原鄉的驕傲,也讓老屋重獲新生,帶動地方經濟。現在,展現了多元風貌的嘉義市,將以嶄新的姿態迎向下一個百年。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嘉義火雞肉飯誰最好吃有答案了!150間店多過4大超商藏驚人秘密
我們與惡的距離2為何到嘉義市取景?「神片首都」拍攝吸影力曝
聰明人寧住嘉義市也不搬六都?黃敏惠打創富宜居牌尬台中購物節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