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署表示,目前2025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Danas)的暴風圈還在持續增強當中,預估明日(7/6)其移動速度會加快,路線相當有可能通過台灣海峽,再一路北上。不過由於颱風一向路徑難料,各國都還在持續修正中,也不排除,丹娜絲有登陸台灣的可能。
對此,中央氣象署也針對颱風動態,公布最新全台各縣市「120小時颱風暴風侵襲機率」。其中,澎湖縣還衝上82%的機率,相當有機會放颱風假,全區停班停課。
另外氣象署估計,丹娜絲明、後天,也就是週日至下週一(7月6日至7日上半天)影響台灣最為明顯。明日(7/6)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易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也有局部大雨。
至於下週一(7/7),西半部地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隨著颱風逐漸遠離,預計下半天降雨將趨緩。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Catgirlmutant。(示意圖)
其實隨著7月進入颱風季節,氣象署在7月1日時便宣布,未來在發布颱風警報期間,將新增「濱海鄉鎮風力預報」資訊,目的是協助地方政府與民眾在災防應變上做出更精準判斷,以得到提升防災決策品質的重要依據。
儘管過去當颱風警報一發布,氣象署就會提供全台各縣市未來18小時、每6小時一次的風力預測。但礙於台灣地形變化多元,濱海地區與內陸區域的風勢常有明顯落差,導致都市區的平均風力數據,難以全面反映沿海地區實際情況,所以還是經常讓災防部署面臨資訊不足的難題。
故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氣象署此次再擴增風力預報內容,針對「非濱海」與「濱海鄉鎮」的風力提供專屬預測,更精細的描繪風力空間分布,讓民眾能透過氣象署官網或生活氣象App,查詢所在地是否位於強風高風險區,讓防颱行動提早佈署、避險不慌亂。
當然這項更新,也十分有助於地方政府在面對是否該放「颱風假」,宣布停班停課與防災措施決策時,擁有更科學的依據。例如,像澎湖等易受颱風侵襲的離島縣市,可依據鄉鎮級風力資訊,更精準地掌握暴風圈影響程度與時間點,強化地區性應變部署。
另一方面,氣象署更表示,待未來持續蒐集到來自使用者與地方單位的回饋,針對預報內容與呈現方式進行滾動檢討與調整,期望這項新制的推行,能逐步提升氣象服務準確度與實用性,進一步打造更具韌性的社會風險管理與災害應變體系。
地區 | 縣市 | 停班停課狀況 |
---|---|---|
北部 | 台北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新北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基隆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桃園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新竹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新竹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中部 | 苗栗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台中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彰化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南投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雲林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南部 | 嘉義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嘉義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台南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高雄市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屏東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東部 | 宜蘭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花蓮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台東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外島 | 澎湖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連江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金門縣 | 7月6日、7月7日停班停課相關資訊尚未公布。 | |
停班停課資訊依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為主。
【提醒】報導內容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請以氣象署為準。
氣象預報颱風暴風半徑於4小時內可能經過的地區,其「平均風力可達7級以上」或「陣風可達10級以上」時;還有降雨量已致災或有致災之虞,即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預測將達「山區200毫米及平地350毫米」;或遇到交通、水電供應中斷,影響通行、上班上課安全,縣市即可發布停班課。
無論是民眾「工作地」「居住地」還是「正常上下班的通勤路徑」,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地區的地方政府宣布停班停課,即表示該區勞工或學生能依法放颱風假一天。
此外,若縣市首長未宣布停班停課,可交通卻發生中斷情勢,導致無法出勤,那麼員工也能擁有颱風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