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實除了114學年度高中職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外,對於即將邁入大學的新鮮人而言,另一道抉擇也悄然展開,那就是該專心準備大學課程,還是趁著「黃金四年」利用課餘時間打工累積經驗?
在許多家庭裡,這問題往往成了世代溝通的一大考驗。有的父母認為工讀是浪費時間,有的則視為提前熟悉社會運作的寶貴機會。
據此,104人力銀行曾分享一則案例,引發網友熱議。一名就讀企管系的大學生透露,自己即將升上大二,因不希望暑假虛度,打算嘗試第一次打工。
圖/取自photoAC。攝影者Kate Townsend。(示意圖)
然而,這份「預備進入社會」的想法卻遭到父母強烈反對。他表示,大學生活規律單純,平日多在家自習,僅偶爾與同學聚會。暑期原希望利用空檔工讀,不僅能體驗職場,也能拓展生活圈,卻因家長憂心社會險惡、工資不高,甚至擔心安全風險,而被迫打消念頭。
對此,他不禁困惑地詢問「難道學生一旦打工,就無法兼顧課業?父母認為打工只會浪費時間,但我希望知道職場前輩的看法,並學習如何與爸媽有效溝通,讓他們放心。」
針對該情況,104人力銀行「職涯診所」指出,父母的反對,往往源自自身成長背景與經濟條件的影響,加上保護孩子的本能心理。儘管如此,專家仍強調,年輕人在學生時期累積工作經驗,對未來求職及進入職場後的應對能力皆具正面幫助「畢竟,提早熟悉職場節奏與文化,有助培養責任感與應變能力。」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Pema Lama。(示意圖)
至於如何說服家長?資深職場前輩建議,可請熟識、具說服力的親友出面協助說明,並協助父母了解子女打工的具體安排與保障內容。例如選擇具有規模、合法提供勞健保的大型企業,並邀請家長實地參訪或試消費,進一步認識工作環境與內容,降低不安感。
還有除了親情溝通,更有企業員工從自身經驗鼓勵學生工讀。他們指出,透過短期工讀,能更早辨識是否對某個領域有興趣,進而調整生涯方向。「而父母擔心安全問題時,不妨協助孩子建立職場基本認知,例如評估公司是否合法、面試注意事項等,也是一種實用的社會教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04官方粉絲專頁上亦有網友直言,有些家長雖出於好意保護女兒,卻因觀念封閉、溝通方式強勢,最終反而造成子女抗拒與壓力。如何在保護與信任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現代家庭親子互動中的重要課題。
高中職免試入學放榜帶來的選擇壓力,或許只是一場序幕。對千百位踏入人生新階段的年輕學子而言,學業之外,如何面對父母期望、社會歷練與自我探索,也將是一段需要智慧與勇氣的成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