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節前夕,嘉義市長黃敏惠帶領教育團隊共同寫下嘉義市數位教育的嶄新里程碑,宣布嘉義市在新一學期開始前,已為全市市立國民中小學教師備置一台專屬的教學用平板,達成「師師有平板」。不僅寫下「全國唯一100%市府專款購置平板電腦、100%全新iPad及100%教師專用」三項唯一紀錄,更是對教師辛勞的真心回應,讓教學現場多一分便利與溫暖。
嘉義市對科技教育的關注,有著深厚的基底,持續耕耘的力量,正來自於教育出身的市長黃敏惠的堅持。早在黃敏惠2005年當選第一任嘉義市長時,就提出「人文第一、科技相佐、精緻創新、國際視野」四大教育發展綱領,並在當時預見科技潮流對學習模式的影響,持續投入數位學習環境的布建。
嘉義市自96學年度(2007)起投入大量的資源,為國小各年級教室設置互動式電子白板及單槍投影器等設備,提升國中小學e化教學設備及教師e化教學的能量;100學年度時,嘉義市各校網路頻寬已居全國第一,更達成各小學「班班有電子白板」的目標,現在不僅已進化為「班班有大屏」,更早在2022年就領先全國,成為第一個達成「生生用平板」目標的縣市。
嘉義市對數位學習的提前布建,讓疫情來臨時,全市教師能做出最快的應變。讓孩子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達成「停課不停學」,嘉義市各校均提供遠距學習的資源與設備,以直播課程、線上學習連結,提供教育資源,若學生家中無相關設備,也由學校提供平板、筆電及行動網卡借用服務。
2024年,嘉義市更進一步成為全國唯一百分百通過「智慧互動屏幕結合個人化學習載具」計畫縣市。從採購設備、建置環境,到教師培訓等一步步到位,延伸孩子的數位學習時間,以科技輔助居家學習。
嘉義市亮眼的科技教育成果背後,是黃敏惠市長不變的信念。嘉義市在今年已是第六年零舉債,但其實在黃敏惠市長當選第一任市長時,嘉義市曾面臨舉債上限的危機。即使面對財政的壓力,但黃敏惠市長當時仍毅然決然選擇教育作為施政發展的主軸,每年投入約三分之一的預算;在她回任後,對教育預算的編列投入仍不改初衷,始終是施政的首位。
曾經有人笑她「太傻」,和她說「敏惠你怎麼這麼憨?編那麼多錢拚教育,小孩又沒選票」。但她只是笑著說,「我相信教育是種下希望的種子,未來有一天會看見屹立不搖的大樹」。
黃敏惠市長堅信,教育是城市發展的根基,教育政策不能侷限在單一思維,而應該具備整體配套措施,務實解決問題,讓對的事情得以不斷傳承下去。
圖/嘉義市持續推動5G網路、VR與元宇宙等先進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透過虛實整合的互動式學習,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拓展視野。(嘉義市政府提供)
因此嘉義市不僅看到了提升硬體設施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更關注到科技教育要長久順利推展,作為教學現場第一線,教學工具的提升不可或缺,科技領域師資的培訓更是重要。
嘉義市在為每位教師購買全新平板電腦的同時,投入科技教育師資培訓。目前嘉義市教師已100%完成A1、A2數位研習認證,更有61.55%的教師在短短四個月內取得AI研習認證,教師數位教學專業能力顯著提升。此外,嘉義市不僅連續兩年(112、113年)榮獲教育部「績優數位學習辦公室」最高榮譽,更在績優學校、人員、教案等四大競賽項目中實現「大滿貫」的榮耀。
除了對科技教育推動的堅持,嘉義市多項影響深遠的教育計畫也起步得相當早。例如嘉義市教科書免費政策迄今已實行17年,不僅能減輕年輕家長負擔,更確保學童獲得良好教育。或許以現在眼光看來,教科書的費用並不是大錢,但在97學年度推行政策時,正逢全球金融海嘯(2008-2009)影響衝擊最嚴重、普遍不景氣的時刻,這項政策實實在在的接住了許多弱勢的孩子,成為孩子能安心上學的理由。
圖/嘉義市114年不僅自籌預算持續推動「班班有鮮奶」政策,更擴大免費供應國產鮮奶至全市公立幼兒園及國中。(嘉義市政府提供)
中央於去年推動「班班喝鮮乳」政策,卻在上路僅僅一個學期後便臨時喊停。但嘉義市為了提升成長中學生的營養攝取,與廟宇合作,媒合了九華山地藏庵捐贈的保冰桶與保冷袋,解決了配送過程中的冷鏈難題,更追加預算編列本市20所國小鮮乳採購費,確保學童每週兩次的鮮奶供應,成全台第1個涵蓋國中以下學生且每周供應2次鮮奶的縣市。
圖/校校有外師政策每校平均2位外師營造出全國最高比例雙語教學環境。(嘉義市政府提供)
在雙語教育上,同樣看得到嘉義市努力的腳步。教育部於90學年度(2001)起將英語列入國小正式課程,在英語教育推行初期,全台面臨著英語教師短缺的挑戰。嘉義市分別在2010年、2014年,相繼在興嘉和民族國小成立了嘉義市第一、二座國際英語村,讓全市的孩子都能「一日遊學」,來到布置得彷彿外國的環境中,與外藉教師透過英語沉浸式的學習外語。
同時,嘉義市也持續推動「校校有外師」政策,現今每校平均2位外師,營造出全國最高比例雙語教學環境;嘉義市也積極推動國際鏈結,和美國加州洪堡郡(Humboldt County)等地區學校洽談姐妹校計畫,在永續資源教育、社會情緒教育方面進行交流、合作。透過多元的學習情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充份沉浸在英語環境中,讓語言學習融入國際交流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國際視野。
圖/黃敏惠市長相信,只要給孩子們足夠的養份,孩子會成長得比想像中更精彩出色。(嘉義市政府提供)
黃敏惠市長在今年第三度獲遠見雜誌「五星市長」肯定,並以滿意度75.7%、八大施政面向滿意度77.4%雙雙創下全台第二的好成績;在衡量施政的八大面向指標中,嘉義市的教育、環保及醫療的滿意度更創下全台第一的成績。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嘉義市雖然選擇了教育這條最不速成的路,卻為這座城市種下一棵名為希望的樹,深深扎根成為這座城市的DNA。
「教育是給予孩子養分,培養他們多元才藝、思辨能力與探索議題的能力。」黃敏惠市長相信,只要給孩子們足夠的養份,孩子會成長得比想像中更精彩出色,成為具備「人文第一、科技相佐、精緻創新、國際視野」素養的世界公民。
(嘉義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