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市場築起文化之巢!南投文巢書店點亮被遺忘的地方故事

在百年市場築起文化之巢!南投文巢書店點亮被遺忘的地方故事 圖/隱身在南投市區百年市場的文巢獨立書店,於2025年9月新開幕。劉芮菁攝影。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11-17

走進南投百年市場,穿過蔬果攤與話家常的居民,一間暖木調的療癒小店悄然映入眼簾。踩上磨石子地板的瞬間,懷舊氣息撲面而來。咖啡香、書香與藝術氣息交織而成的溫度,帶給這間店有別於普通咖啡廳的身份——南投文巢獨立書店,一如店名是南投市區裡一座溫暖的巢,可讓人安心地窩著,回望土地故事。

2025年9月新開幕的文巢書店,不在熱鬧的大馬路,也沒有醒目招牌,連導航都不一定找得到,但它猶如荒漠裡冒出的新芽,安靜而堅定地在實體書店接連歇業的數位時代,守著推廣閱讀的任務。一樓的咖啡廳,是文青旅人落腳的客廳;二樓整面牆的書櫃,承載台灣豐富的歷史紋理;沿著階梯走上三樓,策展空間的插畫創作熠熠生輝。這個南投的文化之巢,正為百年市場注入新生命。

南投文巢獨立書店二樓書區。張凱惠提供。圖/南投文巢獨立書店二樓書區。張凱惠提供。

延伸閱讀

師大商圈裡的不滅書燈!師大白鹿洞開外掛,變身文化基地

從靈性課程到歷史挖掘:兩位女子的文化之旅

一手建立文巢書店的,是張凱惠和陳佩芳兩位創辦人。來自南投集集鎮、主修藝術的張凱惠,以及原本生活在台北、渴望逃離都市喧囂的陳佩芳。兩人在一次靈性課程中相識,竟一拍即合,一同搬到集集鎮開設陶藝工作室。

在集集生活的日子裡,她們留意到大眾爺廟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繞境活動總是風風火火。但詢問廟公大眾爺的由來,得到的答案僅停留在「與林爽文事件有關」,善心民中撿拾戰亂傷亡並供奉,成為現在的大眾爺廟。不滿意答案的兩人,於是著手研究林爽文事件,沒想到愈研讀資料、愈深覺自己對台灣歷史認識不足,一頭栽進去就過了5、6年,還寫成著作《爽文你好嗎》。

陳佩芳說,林爽文事件遍及全台400多個聚落,從台中、嘉義、南投,一直到三貂角、宜蘭的開墾都有關連。「我們覺得他不只是一個歷史故事,很多人的祖先都和這個事件有關,所以我們還想做成繪本、桌遊,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南投文巢獨立書店創辦人張凱惠為藝術博士,長期在南投從事文化工作。張凱惠提供。圖/南投文巢獨立書店創辦人張凱惠為藝術博士,長期在南投從事文化工作。張凱惠提供。

延伸閱讀

民雄老書局重獲新生!仁偉書局二代接班,打造地方文化基地

讀書會活動迴響熱烈,促成開店契機

南投市作為貓羅溪的谷地,正是林爽文由台中南下嘉義圍城時的必經古道。為深入爬梳歷史,兩人搬到南投市,並申請計畫案研究南投古街歷史,追尋部落遺跡與日本殖民時期鐵道路線。累積了一定知識後,她們愈發覺得需要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因此開始舉辦讀書會、走讀、市集等活動,還受邀到各地分享研究成果。50多場讀書會下來,許多南投人因重新看見家鄉歷史而興奮,還有人激動地說:「我都不曉得台灣有這些故事。」

這些回饋成為她們繼續前進的力量。在一次次活動中,張凱惠和陳佩芳認識了很多文化人,不斷有地方朋友說:「你們開書店的話我的書就給你賣!」「你們開書店我一定幫忙!」熱絡的鼓勵下,開書店的念頭在張凱惠心裡萌芽。她們深知,南投需要的不只是活動,還要有可以交流的實體場域。出於對地方、對文化、對閱讀的熱愛,文巢書店終於在地方的期待與祝福中萌芽。

至於選址於市場,則是出於對文化資產的關注。陳佩芳說,市場是很重要的文化景點,也是居民日常。她們作為文化工作者,也希望為文化資產做些什麼。而南投市場租金便宜,比起熱鬧的大馬路,更符合她們的想做的事。因此她們順勢承租這間老屋,希望透過舉辦各式活動,讓市場不只買菜,更能容納多元的文化用途。

南投文巢獨立書店一樓不只是咖啡廳,也是文化交流平台。張凱惠提供。圖/南投文巢獨立書店一樓不只是咖啡廳,也是文化交流平台。張凱惠提供。

延伸閱讀

讓溫泉小鎮更有故事!山峸二手書店如何為北投注入新靈魂?

把文化活動帶入市場,在老空間孵育新能量

兩人花了近半年整修空間,在沒有資金挹注、對收益毫無把握的情況下,文巢順利落成。但開幕後,合作邀約陸續上門,有高中老師想開哲學讀書會,也有法師想分享佛法,張凱惠也邀請藝術治療博士的學姐來此開課。三樓的策展空間,也有插畫創作者進駐策展,各式活動讓書店熱鬧起來。陳佩芳樂觀預估,這些活動應能支撐基本營運,讓這個空間持續運作,為南投豐厚文化底蘊。

對於經營壓力,張凱惠坦言,要靠書店賺大錢是不可能的,但透過文化推廣、走讀、展覽、講座等活動,它可以成為一個交流平台。

「我們原本就從事文化活動,書店只是讓我們所有的文化行動有一個更完整的載體。年輕人回到南投會說:『終於有一個地方可以去了!』」張凱惠說道。

目前,兩位創辦人正在研究未來可能的計畫,也考慮申請政府補助。但無論資金怎麼來,她們最想做的事很明確──讓南投重新擁有文化感、讓年輕人願意回來。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誰說林森北路只有條通!她用雜誌和書店改寫林森北路的故事
用繪本說桃園在地故事!小兔子書坊串聯平鎮的人與土地
百年老宅重獲新生!台中舊城區這棟老屋,如何成為創業基地?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