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民眾紛紛返鄉探親,享受家族團聚的歡樂時光。但依據內政部統計,110年全台春節期間,共發生136起住宅火災事件,造成2人死亡、2人受傷。
分析火災起火原因,第1名正是爐火烹調,占42.6%,其次為電氣因素,占25.7%,第3名遺留火種,如菸蒂等,占21.3%。
看更多 》火災別往上跑、躲浴室?破解火場逃生4迷思,搭電梯與死神同行
圖/內政部消防署提供。
因此內政部特別呼籲,民眾圍爐準備烹調年菜時,務必留意抽油煙機積垢及油鍋起火等意外,落實「人離火熄」的習慣動作,避免佳餚經長時間烹煮而焦化起火,或溢出熄滅爐火,造成瓦斯外洩等情況,進而引發危害。
有鑑於此,內政部由衷建議家家戶戶的大廚,選用具有熄火安全裝置或具有溫度感知功能的爐具。
若真的不幸遇油鍋起火,謹記以下3步驟:
1. 保持冷靜。
2. 蓋上鍋蓋。
3. 關閉爐火,靜置2分鐘以上。
圖/取自Shutterstock。(示意圖)
另外,由於民眾過年團圓活動大多於家中進行,加上春節天冷,用電量因此大增,切記把握好「5不1沒有」的觀念,包括:
✘ 用電不超過負載。
✘ 電線不綑綁折損。
✘ 插頭不潮濕污損。
✘ 電源插座不用不插。
✘ 電器周圍不放可燃物。
✔ 沒有安全標章的電器不要使用。
圖/內政部消防署提供。
最後內政部不忘強調,住家平時就應定期檢查臥室、客廳等用電量較多的區域安全,避免電器、電線或電源插座等因素造成火災。
同時為預防災情,每家每戶都最好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畢竟祝融無情,災害發生初期就偵測到濃煙高溫,發出高分貝聲響警示,才能及早發現、及時逃生和滅火。
看更多 》滅火器一定要是紅色?公共消防設備「示範設計」改造後更安全!
圖/內政部消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