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標誌座落在李山(Mount Lee),俯瞰整個好萊塢區,並由9個巨大白色字母所構成,寬約10公尺,高達近14公尺,不管遠觀近看都極具特色,因此成為洛杉磯極熱門的旅遊勝地,每年吸引超過4500萬的遊客朝聖,可說超級吸金。
為迎接地標100週年慶祝,好萊塢標誌信託基金特地大手筆啟動為期8週的翻修計畫。
由於上次粉刷已逾10年前,所以屆時工人須先將標誌上脫落不完整的油漆刮除,接著再將生鏽部分打磨平整,讓金屬字樣回復最佳狀態。
對此,好萊塢信託基金主席傑夫(Jeff Zarrinnam)也表示,這項翻修計畫預計用掉400加侖(1500公升)的油漆與打底漆,而這些油漆,全是宣偉公司出產的新塗料,有較高的反光、抗UV與防水等特性。
他也指出,這項油漆工作其實有其挑戰性,除了因為金屬字母本身相當龐大外,也因為標誌離地大約10至15英呎(約3至5公尺),且地表土石較為鬆散,所以油漆工人操作時需要十分小心。
此外,標誌上還架設全天候監視器,希望讓有興趣的民眾即時追蹤,瞭解油漆翻新的實況。
圖/走過百年歲月的好萊塢標誌曾多次翻修,目前已是第三代字樣。取自ifitshipitshere網站。
其實好萊塢標誌不僅是媒體長年的焦點,也是洛杉磯的精神象徵。
像是2022年2月,標誌就被暫時改造為「Rams House」,以慶祝洛杉磯3大主要體育隊伍:公羊(Rams)、道奇(Dodgers)、湖人(Lakers),於18個月內,相繼奪得該領域冠軍,成為50年來唯一完封三冠的城市。
此外這個赫赫有名的地標,更是許多頑皮鬼惡作劇的首選,如2017年新年當日,便有民眾在金屬字樣上,罩上黑、白色帆布,並將o字改成e字,尷尬的「Hollyweed」隨即被媒體廣泛的爭相報導,《CNN》更幽默形容,當年的好萊塢標誌有點「綠」。
其實,走過百年歲月的好萊塢標誌曾多次翻修,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是第三代字樣。
字標最初搭建於1923年,並非為好萊塢影業所用,而是寫著「好萊塢樂園(Hollywoodland)」的巨大地產廣告,由地產大亨與《洛杉磯時報》董事錢德勒(Harry Chandler)所建造。
無奈,初代好萊塢樂園標誌只撐一年多,便開始脫落毀損。洛杉磯地區商會(Los Angeles Area Chamber of Commerce)在1949年翻修之時,遂決定將land捨棄,以象徵好萊塢區。自此,搭上影城黃金年代的好萊塢地標,便逐步走入美國流行文化的殿堂。
然而到了1987年,歷經50年風霜,二代標誌也已殘破不堪。
為此《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Hugh Hefner)舉辦了一場慈善派對,將舊字母以每字3萬5000美元的價格拍賣售出。據《浮華世界》報導,在第三代標誌開始建造前,李山山頭曾空了3個多月。
因好萊塢標誌的設計風格相當經典,世界各地於是興起仿效風潮,像是台灣基隆虎仔山上,便有一座造型類似的「KEELUNG」標誌。無獨有偶,有「基隆好萊塢」之稱的地標,2022年2月也進行翻新,並於4月結合燈光秀大勢回歸。
圖/義大利的好萊塢標誌。取自ifitshipitshere網站。
此外,根據英國《衛報》整理,世界還有多處城市設有「類好萊塢」標誌,其中義大利就囊括3座,包括維科埃昆塞(Vico Equense)的「BIKINI」、米蘭(Milan)的「HONG KONG」,以及Passo Buole的「A PASSO BOULE」。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同版設計,另有許多好萊塢標誌座落世界各地,其中,愛爾蘭某座小鎮,更傳說是好萊塢一詞的起源地。
在愛爾蘭威克洛郡(Co Wicklow)西部,一個四處只有綿羊與草地,居民才近百人的鄉村小鎮,雪白的Hollywood大字,就矗立在灌木、草皮與羊群之中。
圖/愛爾蘭島上的好萊塢標誌。取自ifitshipitshere網站。
不過其大小與洛杉磯原版相比,縮小許多,僅高1.8公尺、長14公尺。由此仍可見,好萊塢的代表性與精神象徵,在此人煙稀少的小村莊中,也相當具有影響力。
圖/俄羅斯的好萊塢標誌。取自ifitshipitshere網站。
時至今日,相信無人料想到,最初只撐18個月的好萊塢樂園標誌,百年後竟搖身一變,成了舉足輕重的洛杉磯寶地。
而這座好萊塢標誌,不僅是洛杉磯的驕傲,也早已在當代人心中,佔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各界都期待它百年翻新後的模樣,希望它能陪伴人們走過更多歲月,續寫未來的輝煌歷史。
圖/印度的好萊塢標誌。取自ifitshipitshere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