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伴隨著人們的歡笑聲,不少民眾都選在各地的跨年晚會上,迎接新年的到來,但在歡笑的背後,伴隨的卻是大筆的開銷與資源的浪費;而這些所有活動內容幾乎如出一轍,不外乎是找明星高歌,最後施放煙火。
放眼全球,目前世界各地舉辦跨年晚會,多數選在該國重最重要的城市或觀光景點,鄰近的日本甚至沒有類似活動,要在一個晚上出現高達16場跨年晚會,已成為台灣獨有的奇觀。
而據《遠見》統計,2022跨年夜當天,全台22縣市共16個舉辦跨年晚會,不少縣市甚至同一天在不同行政區,舉辦多場活動,總計全台燒掉超1.5億預算,實在太驚人。
圖/2022跨年夜當天,全台22縣市共16個舉辦跨年晚會。取自蔣萬安FB。
到底誰在跨年花最多?經《遠見》完整調查,目前全台各縣市僅有新北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與新竹市5個縣市,未舉辦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大型跨年晚會,而若以預算額來看,台北市斥資3000萬新台幣居冠,接著是高雄的1500萬、台中市與台南市各12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後山台東縣今年編列500萬預算,但因為搭配一系列活動,拿到國發會2000萬補助;而人口數相對稀少的屏東,一個晚上在東港鎮、鹽埔鄉、里港鄉等地舉辦四場跨年活動,總開銷來到1437萬元。
2017年曾有媒體進行統計,當時的跨年活動一夜燒掉近7000萬新台幣,但在各縣市砸預算、爭搶資源的情況下,活動經費節節攀升,初步估算,這次跨年晚會全台光基本開銷就燒掉1.5億預算,若將事前宣傳經費、工作人員作業費用與事後清潔服務費都納入,數字恐怕逼近2億大關。
為什麼要舉辦跨年晚會?各縣市政府口徑一致,認為在新舊交替時刻,不少民眾都有希望找個特別的地方,來慶祝這值得紀念的時刻,縣市政府也樂觀其成,打造一個歡樂的舞台讓大家同歡,攜手邁向新的一年。
今年編列跨年活動預算500萬新台幣的嘉義市,當地文化局長葉國樑認為,跨年活動在當地行之有年,過去20多年來只因為疫情停辦過一次,如今疫情趨緩,當然希望重新給民眾一個歡樂的地方,讓民眾感受過年的氣氛。
台東市文化局科長王朝瑩也指出,跨年都是很重要的時刻,舉辦一個大型晚會讓大家一起同樂,民眾聚在一起共享歡樂氛圍;活動也能吸引人潮,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圖/高虹安因為新竹市未編列預算舉辦跨年活動,還需要在媒體前滅火。蘇義傑攝
但有官員私下坦言,現在的跨年晚會已是「為了辦而辦」,其他縣市都有,若自己執政的地方未比照辦理,很可能招致批評,就像這次的新竹市,就因未編列預算,讓新任市長高虹安不得不在媒體前滅火。
此外跨年晚會,也是不少首長拉攏媒體關係的利器;有官員就私下透露,過往不少大型跨年活動,都是委託電視台辦理,或是電視台與製作公司聯合得標;帳面上的得標金額或許沒有太多誘因,但加上背後電視廣告、現場贊助商挹注,就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過去不少跨年晚會,都看到電視台爭搶轉播權的情況,甚至不難發現,當某任市長在任,就容易出現同一家電視台得標的情形,為何有這樣的狀況?不言而喻。
琳瑯滿目的跨年晚會,最大的問題就是造成資源的浪費,前財政部長張盛和就曾苦口婆心,希望各縣市政府能節流,不一定要在前一夜狂歡,可改成隔日清晨看新年的第一道曙光,但各縣市政府反應冷淡,幾乎無人響應。
圖/各縣市舉辦同樣的活動,最後變成資源最多的縣市,能拿出較好的演出內容。取自陳其邁臉書。
各縣市舉辦同樣的活動,最後變成資源最多的縣市,能拿出較好的演出內容,資源相對匱乏的縣市,活動品質就相對低落,例如去年的澎湖,就因為演出卡司不夠堅強,招致當地民眾的毒舌;在這樣的前提下,又衍生出現各縣市相互競爭、抬價等情形。
最後是各縣市的財政狀況,截至2022年底,各地方政府公共債務未償餘額,總計高達9370億元,每個縣市政府都是舉債度日,或許有人認為一晚1.5億的數字杯水車薪、無傷大雅,但若能在各面向減少開銷,長期下來仍能取得一定成效。
淡江公行系教授陳銘祥認為,若地方政府有能力,舉辦活動與民同樂也算是件好事,但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事後由各界來檢視成效,看一場活動有多少人參與,給周邊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如果數字、成效不彰,當然應該馬上停辦,而不是像現在完不做檢討。
此外有聲音指出,距離較近的城市或許可做資源整合,或是比照台灣燈會的做法,由不同縣市輪流舉辦。
對此陳銘祥坦言,如果要一個縣市的民眾都到另一個地區參加活動,屆時可能發生塞車、空間不足等問題,人數也很難拿捏,他不贊成這樣做法。王朝瑩則認為,這樣的做法或許在台灣西部還可行,但台灣東部各縣市車程太遠,要民眾從花蓮到台東,或是跨到別的縣市,對民眾來說會非常不便。
圖/台北最HIGH新年城,台北市觀傳局提供。
但北市前觀傳局長劉奕霆認為並無不妥,像這幾年雙北就有默契,由台北舉辦跨年晚會,新北負責耶誕城活動。
不具名旅行業者則建議,比較好的調整方式,應是各縣市發展不同特色跨年活動,而非千篇一律開演唱會、放煙火,像這幾年有縣市試辦看日出,或是有業者推出潛水跨年活動,都是很好的嘗試,「民眾看了這麼多年相同的內容,煙火也很難有新的花樣,有些新的點子,對民眾來說會更有吸引力」。
「換一種方式,或許市庫還能有收入,」北市前觀傳局長劉奕霆還提出另一種思維,現行的跨年晚會,都是地方政府開出標案,把跨年的場子交給製作公司處理,製作公司再自行找尋友好的電視台合作轉播。
但在過去,他就試過不一樣的做法,當時他仍找來製作公司來負責跨年晚會,由市府洽談、敲定卡司,等內容規劃大致完成後,再洽詢電視台的意願,並收取轉播權利金,如此一來市政府就能獲得額外收入,像過去的世大運就是採用類似的方法。
圖/取自高雄市政府 FB
他認為,這種製、播分離的模式相對單純,也能藉由收取權利金降低成本,前提是跨年晚會的卡司與內容,必須能吸引電視台,以台北、高雄幾個大城市來說,每年都能請到一線歌手,還有盛大的煙火秀,願意轉播的廠商大有人在。
台灣地狹人稠,不少各縣市財政狀況拉警報,是否還能這樣撒錢跨年?值得思量。一般民眾,也別忘了檢視自己投票出來的地方政府團隊,是否有認真使用我們的辛苦納稅錢。文內有各縣市最新跨年晚會預算一覽表,不妨檢視比較看看。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