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TT該文內容,原PO觀察到,每次只要網友聊到高雄輕軌,高雄板上就會分裂成正反面勢力,一部分人力挺,其他人則瘋狂抱怨。
圖/高雄輕軌。取自臉書「高雄捷運 x 高雄輕軌」。
不過這背後,多少因個人習慣使用的交通工具不同,導致看法存在落差,像有人就偏好搭公共運輸,有人則喜愛自己開車或騎車。
但高雄輕軌畢竟已運行快8年了,原PO因此想再度挑戰這萬年難解的話題,納悶這項交通建設,真有為地方帶來成效嗎?
對此,不少網友確實都讚許高雄輕軌對在地觀光很有幫助,算是推行的很成功,因為不只外地遊客會選擇搭乘,前往觀光景點,好比「駁二那邊蠻成功的吧,假日都是遊客在搭」連在地人都坦言,假日想遊覽家鄉時「去觀光覺得還不錯,蠻方便的」「我去觀光會覺得挺新奇,好多人都在坐」「我爸爸退休後四處玩,是蠻喜歡輕軌的,以觀光用途來說還可以」。
其中,更有網友直接出面做總結,直呼高雄輕軌「對觀光客、北漂返鄉、閒人而言是個好東西」。
可即使高雄輕軌在觀光方面運作成功,仍有部分居民還是感到不滿,原因不外乎是,輕軌建設多少使原來的道路縮減,加上列車行經市區,必然影響交通號誌秒數長短及汽機車駕駛規範,所以有高雄人就埋怨「我高雄人認為輕軌真心廢物,搞到市區更塞車」「對在地人而言是個巨型移動裝置藝術」「稱讚輕軌的10個有5個不是高雄人、4個北漂仔、剩下1個是根本上班不會經過輕軌線,只要上班會經過輕軌路線的人,沒人不生氣」。
圖/高雄輕軌。取自臉書「高雄捷運 x 高雄輕軌」。
由此可見,高雄輕軌確實有助港都營造國際城市的形象,也為地方帶來觀光產業商機,但就在地人生活而言,只要日常範圍派不上用場,或住家、學校和公司等常用通勤地點不在輕軌旁,似乎真的沒什麼效益。
說到底,這也是中央到地方政府,蓋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時常見的爭議之一,同時也是站點周遭房價、租金會上揚等的主要原因。
因此還是有高雄人對高雄輕軌很滿意,紛紛聲援表示「我家旁邊有輕軌,超方便的欸」「高雄人覺得OK,但配速需要稍微調整一下」「我高雄人覺得很不錯」。
無論如何,相信只要路網四通八達、愈來愈成熟,條條大路都能通「目的地」,肯定沒人有怨言的。
因此根據高雄捷運工程局指出,為接續先前「環狀輕軌第二階段」部分路段通車的氣勢,整個環狀輕軌,預計2023年還將連接成環,配合早已通車的紅線與橘線,希望讓高雄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更加方便。
另外「紅線」往北延伸至「岡山車站(RK1站)」,則預定在2024年通車;又第二期的延伸案,也規劃2027年通車至「南路竹站(RK6站)」。
圖/高雄捷運興建路網圖。取自高雄捷運官網。
此外,連高雄捷運都有好消息傳出!像是高雄市政府就打算力拚,最快2028年底完工通車的「黃線」,讓這條全長超過22公里,共設置23座地下車站的捷運路網,更便利的服務民眾行的需求,推動高雄市進入公共運輸導向的無縫運輸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