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率先全國調降公幼小班師生為比1:12

嘉義市學生好幸福!領先全台降低公幼師生比、教科書還免錢

嘉義市學生好幸福!領先全台降低公幼師生比、教科書還免錢 圖/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
日期:2023-03-14

少子化浪潮下,如何讓孩子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是現今父母最在意的課題。過去為教職人員的嘉義市長黃敏惠,特別注重教育政策和師資權益,今年更落實了多項教育福利,包括率全國之先調降公立幼兒園師生比,幼幼班師生比調整為1:6,小班的師生比調整為1:12;增加編列教科書補助預算至4000萬;同時嘉義市的代理教師也有完整一年聘期,領全年薪。

福利一|國中小教科書全補助,預算增為4000萬

嘉義市長黃敏惠提到,在十大旗艦計畫中提出「教育新世代」,是希望能發揮嘉義市教育強項,培養出影響未來的人才,因此市府在教育上挹注大量資源,改善教育環境。

而嘉義市15年前起開始實施公私立國中、小學的教科書免費,不過隨著物價上漲,教科書預算逐年增加,因此今年將教科書補助的預算,從去年的2000萬增加為4000萬元經費,並獲得議會支持通過,每名學生都省下1000多元。

延伸閱讀

嘉義林懷民老家化身古蹟「培桂堂」揭牌!明年開放有星巴克進駐

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圖/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

教育處處長林立生表示,以這學期為例,因各校教科書使用版本不同,每位國中學生,家長可省下約1,500元,國小約1,000元,用目前的物價來換算,一份營養均衡的早餐約需60元,一位學生接受完9年國中小學教育,就可省下大約350份的早餐,對於家裡有2至3名就學學生、經濟負擔較重的家庭而言更是一項利多。

而為了響應環保政策,藝能及活動科目教科書採取每2年補助1次,暢導永續循環的理念,重覆使用1次,希望教導學生惜物愛物,並從小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福利二|公立幼兒園師生比調降為1:12

教育部推動「幼兒園師生比」逐年調降,預計114學年降為1:12。嘉義市搶全台第一,自112學年起,公立幼兒園新招生的小班,師生比由現行1:15降至1:12,直接達標。

由於幼兒園師生比已有40多年未調整,去年立法院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要求教育部做出配套措施。教育部長潘文忠承諾將從今年八月起分階段實施,減輕教保人員負擔。

嘉市府今年起,即開始降低公立幼兒園新招生班級師生比,幼幼班為1:6,小班為1:12。

新招生的幼幼班,每班招收幼兒六人以下者,置教保服務人員一人,七人以上者,置教保服務人員二人;新招生的小班每班招收幼兒十二人以下者,置教保服務人員一人,十三人以上者,置教保服務人員二人。

依現行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招收二歲以上至未滿三歲幼兒之班級,每班招收幼兒八人以下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一人,九人以上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二人;招收三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之班級,每班招收幼兒十五人以下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一人,十六人以上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二人。

也就是現行的幼幼班師生比為1:8,小班、中班及大班師生比為1:15。

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圖/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

延伸閱讀

蔡阿嘎爆嘉義4家「難吃雞肉飯」比噴水雷!真反應擋財路掀網戰

教育處處長林立生表示,嘉義市雖然從112學年度起開始調降公幼新招生班級的師生比,但為了保障目前就讀幼兒的權利,其他班級仍依目前幼照法的規定配置教保服務人員,後續也將會逐年調降,優化整體幼教環境。

林立生也說,其實過去嘉義市的公幼,若沒有達到法定招收人數,1:15的規定下,即使只有27、28名學生 ,一樣會聘請2位老師。因此降低師生比為1:12,也是呼應少子化浪潮下教學現場的狀況,讓老師去呈現更好的教學品質。

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圖/取自嘉義市政府官網

福利三|代理教師全年薪

因為政府預算問題,不少縣市的代理教師只能領10個月薪資,教育團體呼籲中央應修法納入全年聘期、並補足薪資差額。嘉義市108學年度起,就已全面給予嘉市代理教師,完整1年聘期,也是本島第1個實施的縣市。

林立生說明,為了維護代理教師權益、穩定師資來源,110學年度嘉義市給予代理教師全年聘期,所需增加經費約4600多萬元,共315名代理教師受惠。教育部指出,目前正規畫將代理教師完整聘期納入相關辦法,會續會邀集各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召開會議研商,保障代理教師權益。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地方嘉義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加蚋仔在台北哪邊六庄告訴你!二地居兼業者回嘉義辦桌暗光鳥紀
台中以北羊肉爐吃空虛的?網推「台灣最頂」是彰化這家土羊肉
嘉義市逆突圍少子化國安風暴!扎根教育《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