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黃敏惠2005上任後便以教育為市政綱領主軸,成功在2022逆勢全台,國小招生增16班並培養跨領域人才

嘉義市逆突圍少子化國安風暴!扎根教育《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嘉義市逆突圍少子化國安風暴!扎根教育《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圖/北興國中不讓成績成為孩子的緊箍咒,積極搭建平台,鼓勵他們盡情發揮創意。嘉義市政府提供。
作者:遠見行銷部
日期:2022-10-14

5歲納入義務教育、3至4歲免學費,2022大選前,各地方首長候選人針對教育政策頻端牛肉,為的就是希望挽救低到谷底的少子化危機。台灣深陷少子化風暴,根據教育部最新調查,118學年度,全台國小生總數將低於100萬人;到2050年,班上學生人數可能只剩下現在的一半。少子化現象,存在台灣長達36年,如今,已嚴重到成為國安危機。

台灣的孩子一個都不能浪費

少子化成必然趨勢,所幸未來也並非一陳不變。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下,許多工作面臨被取代或重整的命運,未來人人都要能做到跨領域連結。而跨領域連結最重視的,正是合作,每一個人才,和他的夥伴,都非常重要。

嘉義市在「教育市長」黃敏惠的帶領下,從2018年開始,在國中小基礎教育階段,各校不同主題的多元體驗,銜接國中教育資源,都是為了培養完整銜接跨領域的人才庫,並打開孩子們的國際視野,迎接未來挑戰。

延伸閱讀

學習,走出去!人文哲學、公民素養,嘉義市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跨域整合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黃色小紙盒加上棉花棒、冰棒棍,就完成一個栩栩如生的雪橇跑跑人,放上銀色軌道,在裁判一聲令下,只見旁邊負責控制的同學,賣力轉動手上的手動式發電機,轉得愈快,跑跑人跑得愈快!

這樣熱鬧的場景,在嘉義市北興國中生活科技課裡,幾乎天天上演。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泰迪熊計畫讓孩子的世界往國際延伸,不僅能做文化交流,還可增加使用英語的機會。嘉義市政府提供。圖/泰迪熊計畫讓孩子的世界往國際延伸,不僅能做文化交流,還可增加使用英語的機會。嘉義市政府提供。

孩子們從學科知識出發,結合隨手可得的材料,在老師引導下,從不斷嘗試錯誤、修正的過程,把腦海中的構想實現出來,可能是一個有趣的玩具,也可能是一個具人文關懷溫度的作品。

學生們在獲知特教班孩子常因過度專注而忘了喝水,於是設計了一款,能定時提醒喝水的杯墊。當水杯放上去,如在設定時間內都沒有拿起來,杯墊就會出現警示動畫,提醒特教班孩子拿起杯子喝水,等喝完水再放回去,杯墊又會開始重新計時。

延伸閱讀

幸福城市教育心法!嘉義市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過去,常被借課的生活科技課,在北興國中堅持不借課,也正因為這份堅持,才有機會激盪出創意火花,讓孩子們展現跨領域整合、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而這樣的資源,可不只出現在國中端。嘉義市選定3所國中設立3大自造中心,再將國中端資源往下扎根,以僑平國小的「創客學院」為例,就有機會使用到雷雕機、雷切機及燙印機等硬體,讓孩子將自己在電腦上繪製的圖案,雷雕到木片上,或轉印到鑰匙圈等小物,當國小學童拿到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興奮的小臉滿是成就感,也藉此,延續他們未來持續探索與學習的熱情。

「創客精神」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讓孩子轉做學習的主導者。嘉義市政府提供。圖/「創客精神」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讓孩子轉做學習的主導者。嘉義市政府提供。

立足嘉義在地,胸懷世界各地

立足全球化的未來,除跨領域整合能力外,國際教育也同樣重要。

嘉義市4大教育綱領,最後一項就是「國際視野」,其實,這正好點出時下國際教育潮流的盲點「雙語教育不等於國際教育」;反之,雙語教育只是國際教育的一環,國際教育的根本,應是培養孩子立足在地,同時擁有放眼世界的胸懷與包容力。

「你知道能登半島的小學生,學習海洋教育的時候,是直接登上漁船出海捕魚去嗎?」

「你應該有吃過印度菜吧,但你知道北印度菜跟南印度菜有什麼差別嗎?」

精忠國小的孩子用英文侃侃而談,分享他們透過國際學伴交流與在台外籍生入校所認識的世界。

場景一轉,老師們帶著孩子將回收的寶特瓶壓扁、打洞、穿上塑膠繩後,接著往腳一套,大家就這樣,穿著自己的「膠樽鞋(寶特瓶鞋)」到操場,有的人走到半路膠繩斷了,更多人是直呼「腳好痛!」然而這並非闖關任務,也不是極限挑戰,是要讓孩子們換個生活場景,體會非洲貧童的日常。

延伸閱讀

新北「鬼城國小」滿額關鍵曝!三峽、林口雙語學區房價漲近2成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擔任教育部推動2030雙語政策的南區中心主任鄭勝耀就點出,國際教育應從文化體驗開始,點燃孩子對不同文化的興趣,進而產生主動探究的需要,自然會提升對英語學習的動力,否則「當我們投入愈多資源,讓孩子愈早開始學習,沒想到,只會讓他們愈早開始討厭英文。」

同時黃敏惠也強調「越在地,越國際」因此,嘉義市教育處積極深耕在地文化推廣,希望孩子帶著對家鄉的理解、熱愛與驕傲,抬頭挺胸走向國際。

嘉義市長黃敏惠2005年上任後,定下以教育為市政綱領主軸展現出成果。嘉義市政府提供。圖/嘉義市長黃敏惠2005年上任後,定下以教育為市政綱領主軸展現出成果。嘉義市政府提供。

洞悉教育本質,嘉義市創造教育品牌

嘉義市在少子化風暴下,2022年國小招生逆勢增班16班,對週邊縣市產生磁吸效應,顯示黃敏惠市長2005年上任後,定下以教育為市政綱領主軸的成果。

嘉義市扎根國中小基礎教育階段,引導孩子找到適性發展的方向,培養出人文哲學素養,在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後,學習走出去的勇氣。

在基礎上疊加迎戰未來挑戰的能力,培養出跨領域人才,讓新生代能透過科技創新,解決世界問題,同時成為公民參與成為公民政策的影響者,並坐擁在地出發,胸懷國際的思維,這些全是嘉義,透過教育《教出影響未來的孩子》。

延伸閱讀

「玫瑰少年」葉永鋕倒廁所血泊後,屏東校園為溫柔男孩做什麼?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競爭力嘉義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屏東國小互尬廁所美學?潘孟安「革新校園」全因小學可怕夢魘
陳時中推台北免治馬桶有搞頭!網力挺「公廁付費」卻超怕這件事
五十嵐、茶的魔手都輸?台中嘉義2大「手搖飲神店」排隊沒停過
嘉義人升級推專屬字體「嘉市體」不懂新logo秘密別說你「愛嘉」
遠見行銷部

遠見行銷部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