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摘《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高樹國中學童霸凌事件引社會對性別兩性教育和學校安全關注

「玫瑰少年」葉永鋕倒廁所血泊後,屏東校園為溫柔男孩做什麼?

「玫瑰少年」葉永鋕倒廁所血泊後,屏東校園為溫柔男孩做什麼?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Diver Zhang。(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書中城市
日期:2022-07-14

編按:屏東縣33鄉鎮,超過200所國中小學,共790棟校舍,其中有1/4,是超過30年以上的建築體,一旦地震或風災來襲,將對師生構成極大威脅。因此縣長潘孟安一上任就集中火力,全力啟動屏東新校園運動,以「為下一代蓋一所好學校,為上一代留下一點回憶」當作出發點,全面進行老舊校舍汰換、整建或補強,他深信,破壞才是重建的開始。

屏東高樹國中「玫瑰少年」葉永鋕校園事件

(以下內容參考自維基百科)

根據維基百科內容,屏東高樹國中三年級學生葉永鋕,因性別氣質與眾不同,經常遭同學霸凌,所以總是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

豈料2000年4月20日,他趁下課前幾分鐘去廁所時,一去不復返,被同學發現重傷臥倒於血泊中,送醫搶救也回天乏術。

延伸閱讀

南韓LGBT人權第一步!已故「變性士官」卞熙秀勝訴撼動國防部

儘管法醫驗屍鑑定書認為,葉永鋕身上無明顯打鬥外傷,加上解剖發現,其患有高度氣管性肺炎,所以判定他是如廁後,因自身疾病而昏倒,導致頭顱骨撞擊骨折,大量出血不治。

但整起事件,隨即引發台灣社會對性別教育的重視,若非校園霸凌的情形,葉永鋕可能會選擇在人多時如廁,悲劇也許便不會上演。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不僅如此,其母親還悲痛描述,葉永鋕自小就因為「太女性化」「喜歡玩扮家家酒、煮菜的玩具」,所以國中時常被同學凌辱,像是強行脫下他的褲子,嬉鬧說要「驗明正身」。

即使葉永鋕曾向學校反應自己遭同儕欺負,情況卻始終未獲改善,以致於他不得已,只好在下課前幾分鐘衝去上廁所;或找要好的男同學陪同;還有等上課鐘響,使用女生廁所及教職員廁所等。

延伸閱讀

理科太太宣布離婚!砸錢6位數「心安凍卵」映台灣未來媽媽心聲

為積極倡導「多元性別、校園安全」,葉永鋕校園事件後,台灣也將原先的《兩性平等教育法》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從傳統二元的兩性教育,延伸轉化成更具普遍性的性別平等教育。

而葉永鋕從此,也被各界稱為「玫瑰少年」或「玫瑰男孩」,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並以《擁抱玫瑰少年》一書,紀錄其事件;台灣教育部則拍攝紀錄片《玫瑰少年》,探討性別教育的意涵。

2018年12月26日,台灣知名女歌手蔡依林更在專輯《Ugly Beauty》中,帶來一曲《玫瑰少年》向葉永鋕致敬,翌年榮獲第30屆金曲獎的年度歌曲獎。

延伸閱讀

安倍晉三遇刺扯出統一教會!日韓陌生男女集體結婚只為促和平?

屏東「玫瑰男孩」為校園性別教育種下溫柔花種

(以下內容摘錄自書籍《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

而高樹國中在屏東縣政府新校園運動下,也決定在廁所美學中,種下「玫瑰男孩」葉永鋕的溫柔花種。

校方除了在廁所圖騰上,跳脫高跟鞋與西裝等傳統符號,還在男廁入口鑲著「玫瑰」圖樣;女廁外標著「大樹」標誌。

而不分男女,從色調、隔板、天花板到地磚都採統一色調,象徵人人都能像玫瑰般柔情美麗,個個也都可像大樹一樣可靠。

這一款屬於屏東的廁所美學,已在全縣校園蔓延開來,一座座擁有領先觀念,並充滿在地氣息與線條的建築,在屏東各個角落逐漸成形。

書籍《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天下文化出版提供。圖/書籍《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書摘資料,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侯千絹

來自台灣島南的一介女子,用閱讀讓自己清醒,靠文字麻痺感知,在矛與盾中,以筆為器,讓鉛字成為畫面與溫度的介質,試圖在混沌之中,敲打出一方喘息的空間。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人物屏東縣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茶金歲月新竹月老紅線超強!北埔茶商望族婚姻還創「夫妻憲法」
西班牙巴塞隆納改革第一槍:什麼才是「性別平權」城市?
勞資關係轉變5趨勢!多元包容、靈活彈性的職場成員工選擇關鍵
書中城市

書中城市

城市中的迷途小編,介紹各種和城市主題有關的實用書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