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當年前往新北美術館基地場勘時,姚仁喜一下子就被群山圍繞的景致給深深吸引,因為它位於鶯歌溪和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猶如一座獨立小島,所以他當場決定,突破美術館既定的封閉方盒套俗,弱化建築物的印象,靈活運用不同建材與元素,致力將三峽和鶯歌豐富的歷史人文風采融合,讓一座拉近民眾與藝術距離,搖曳於「蘆葦叢中美術館」的美術館因應而生。
粗獷外表的耐侯鋼橋樑,是民眾自館前路通往美術館的唯一路徑。耐候鋼表面鏽層看似粗糙,可精密的表面鏽層,使其能無懼長年室外的日曬雨淋,所以也被大量運用在現代的藝術雕刻和建築之中。
隨著時間積累,當耐侯鋼表層滿鏽,顏色也將轉為橘、紅色調,與三峽老街紅磚的拱廊建築與街道相互呼應。
通過這條姚仁喜喻為儀式性的通道,隨銀灰色景觀柱的引領,眼前所見,被高低錯落圓柱鋁管覆蓋住的,正是美術館主體。
美術館外觀由3166根、直徑20公分的圓柱狀鋁管,以及3款不同深淺的灰色鋁板所包覆,鋁管全長加總為14415.5公尺,等同於28座台北101疊加的高度。
圖/新北美術館外觀由3166根噴砂鋁管,以及不同深淺灰色鋁板包覆而成。攝影者林忠旻。新北美術館提供。
看似不規則、錯落不一的垂直鋁管,從圖紙上簡單的幾何線條開始發想,歷經無數次模擬、解構和重組,直到每根鋁管都有專屬自己的編號和擺放位置。
圖/享譽國際的建築師姚仁喜,希望賦予新北美術館建築新概念。攝影者林忠旻。新北美術館提供。
對此姚仁喜指出,這份靈感來自使用傻瓜相機時,若沒拍成功,對焦就會出現的模糊感。
他希望透過這樣的建築意境,抹去世人對城市建築物那份清晰、明瞭的印象,當然過於突兀的建築體,也不適合周遭秀麗的自然環境。
在翻轉建築既定印象之餘,姚仁喜也選用噴砂處理,讓柱狀鋁管的築體即使在陽光下,也不會出現過於閃爍的反光效果。
同時他融合秋季蘆葦草綻放的視覺想像,模擬風中搖曳的姿態,賦予建築一種流動感,希望激發來訪民眾,在「模糊、曖昧」氛圍中尋覓探索的渴望。
圖/新北美術館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鋁管內層還是陶管設計,不僅切合鶯歌最出名的陶瓷文化,也可達到減少熱吸收、節能減碳的功效,多數建材更是MIT製造,足見台灣建築工藝的實力。
一向擅長在現代建築和傳統文化間找尋平衡點的姚仁喜,還將新北美術館規劃為地下3層、地上8層,打造場館和藝術創作街坊的集合體。
其中藝術創作街坊的部分,相較過去許多使用大量新建材的展館,新北美術館採層層疊疊、坡勢高低起伏的樣態,模擬周邊起伏山勢與大漢溪河床,加上縱橫交錯的疊加,模糊了地面與屋頂的界線;狹隘巷弄和寬闊廣場,利用空間收放讓行者穿梭於不同場域,在在都建立出民眾尋訪、互動藝術的獨特體驗。
圖/新美館植物藝術家賴怡璋的展場。新北美術館提供。
又藝術創作街坊的牆面與,則以混泥土和清水模為主。混擬土牆面的碎裂狀,如同水面波光,反射出不規則的斷面,這些全是專業土木技工師傅,經多次協調嘗試以手工鑿出,才讓每道牆呈現出相同深度和顆粒感,非常考驗經驗與技術。
圖/新北美術館藝術街坊採用混擬土木壓紋牆面,以還原出大漢溪河床與周圍山景印象。攝影者林忠旻。新北美術館提供。
另外有著獨特木頭紋理的牆面,也由大小各異的組合木板,一片一片以大量人力、時間去按壓而成。
木頭與混擬土2種截然不同的素材,充分還原大漢溪裸露河床最原始的風貌,也達到姚仁喜想捨去多餘裝飾的初衷。
圖/新北美術館提供。
至於藝術創作街坊的地面街道,姚仁喜則鋪上能展現古老磚窯場意象的紅磚,並將邀請各類型藝術家進駐創作,做為雕術品的展示場域,透過質樸、留白的空間設計,讓美獲得聚焦。
最後是藝術街坊360度無死角,能飽覽周圍風光的制高點,質樸粗獷的風格,同樣與創新建材、新穎設計的美術館,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
接著將鏡頭轉向園區,對外正式開放的圓頂藝術空間。在這藝文推廣基地周圍,設了展間「R1-R5」,並匯集7大藝術家,帶來共創式親子同遊的各式藝術作品,每一款都獨具巧思,也埋藏許多彩蛋。
像是其中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位於R2「礦石圖書館」展裡樓中樓裡的神秘藝術裝置,因為它可說是2023年最夯「告白神器」,名為《無垠光音之外》,由藝術家陳韻如所創作。
圖/新北美術館圓頂藝術空間的R1沈浸式多媒體互動展間一景。蔡炆璇攝。
這個藝術作品就像一台留聲機,能讓民眾透過手機,錄製一段話或自己最強的主打歌,接著將聲音或歌聲上傳至藍光絢爛折射的鏡面空間裡,與各種聲響共譜出有趣的合輯。
爾後只要民眾走入《無垠光音之外》的空間,用手轉動留聲機的本體「三角光柱」,就能觸發播放出每一段音檔,同時啟動小房間內的舞台燈與LED燈,讓燈光隨聲音節奏而變化,打造出聲光無限映射延伸的立體空間感。
圖/新北美術館圓頂藝術空間的R2展間「礦石圖書館」裡,由藝術家陳韻如設計的《無垠光音之外》作品一景。蔡炆璇攝。
此時無論人與人之間是否認識,大家都會彷彿置身星辰大海中,在天地牆無界限的迷幻空間裡,感受宇宙片刻的剎那永恆,懂得善用的人,不妨也藉由如此浪漫的月老留聲機,好好向心上人,吐露自己深藏許久的愛意吧!
圖/新北美術館圓頂藝術空間的R2展間「礦石圖書館」裡,由藝術家陳韻如設計的《無垠光音之外》作品一景。蔡炆璇攝。
身為第一座委由台灣人設計的新北美術館,從展館到園區,可說處處顛覆過往封閉式美術館,那種高不可攀,難以親近的殿堂氣息。這也是姚仁喜希望透過建築體交織串連,讓在地人文歷史與自然風貌真正走入市井民間的盼望。
新北美術館致力營造最親人的藝文美學,邀請民眾親自探訪,喚醒靈魂中沈睡已久,那股想一親藝術芳澤的渴望。
新北美術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電話:02-2959-6020
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見新北美術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