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文博會即將於9月22日至10月1日開展

「2023臺灣文博會」回歸台北5大展區!史上最多場域面向全台

「2023臺灣文博會」回歸台北5大展區!史上最多場域面向全台 圖/2023臺灣文博會降臨台北5大文化場域,並跨域結合全台5大博物館。取自臉書「臺灣文博會 Creative Expo Taiwan」。
日期:2023-08-24

「2023臺灣文博會」即將於9月22日至10月1日開展,今年文博會回歸首都台北市,串連空總臺灣當代實驗文化場、花博爭豔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國家鐵道博物館5大文化場域,成為文化軸帶,並且跨域走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熱蘭遮博物館5個博物館。活動有望成為疫情後台灣跨距最遠、內容最廣、展演最多、參展最踴躍的大型文化創意博覽會。

目錄
2023臺灣文博會主視覺
2023臺灣文博會5大文化場域
2023臺灣文博會5大副展館
2023臺灣文博會大型表演藝術匯演

主視覺24元素組成台灣圖樣

活動主視覺於日前公布,設計師馮宇以「呼應全民參與、打開多元精神」為主題,運用立體圖像設計出代表展會場館、內容及精神的24個元素,並組成台灣圖樣。

2023臺灣文博會主視覺。取自臉書「臺灣文博會 Creative Expo Taiwan」。圖/2023臺灣文博會主視覺。取自臉書「臺灣文博會 Creative Expo Taiwan」。

馮宇表示,主視覺以多元混合的元素,將今年所有的展覽及展場串連起來,構成一個新的台灣樣貌。整體風格以2D結合3D,除了象徵展會主軸更為立體、擴展至全台,也代表豐富多采的文化內涵及充沛的創意活力,在台灣土地上蓬勃發展。

延伸閱讀

2023台灣設計展串聯三鶯!「O起來」呈現新北環狀城市樣貌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整體視覺以繽紛的用色與立體圖樣吸引目光,紅色代表文化策展,綠色象徵IP授權的生機與創新,黃色為文創品牌的明亮靈動,藍色象徵各地副展館沉穩深遠的意涵,輔色棕色展現深厚文化底蘊,銀灰色則是對科技與當代藝術的重視。

2023臺灣文博會主視覺24元素。取自文化部官網。圖/2023臺灣文博會主視覺24元素。取自文化部官網。

而構圖使用圖釘做為主展區及副展館的對應位置,24個立體元素表現5個主展區、5個副展館、9個重點展會內容,以及打開、串連、啟發、跨域、翻轉5個展會精神,更呈現展會從定點擴展至全台灣的意涵。

同時,這些立體元素也將設計成動圖短片,傳達文博會主軸精神並凸顯展會多元性,展現台灣文化的獨特魅力及現代創新的潛能。

台北5大文化場域,創意大爆發

而臺灣文博會的重頭戲便是自9月22日起於台北5大文化場域的展出,包含文化策展、文創品牌、IP授權與文化展演等內容。

文博會最主要的文化策展與展演區位於「空總臺灣當代實驗文化場」,此處融入主題館、地方館與大型馬戲展演、戶外藝術裝置、傳統竹工藝挑戰建築的跨領域實驗創作及科技體驗規劃等,呈現耳目一新的樣貌,並賦予觀者多元的感官體驗。

文化策展與展演區位於「空總臺灣當代實驗文化場」。取自臉書「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圖/文化策展與展演區位於「空總臺灣當代實驗文化場」。取自臉書「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而令人期盼的「國家鐵道博物館」以「鐵博‧新生」為概念,推廣鐵道文化的歷史記憶,以展覽及活動展示國定古蹟臺北機廠轉型重生的階段性成績。

至於每年最為熱烈、創造最多產值的IP授權,今年將在「花博爭豔館」登場,舉辦IP類型品牌商展,包含授權代理、原創角色、插畫/設計/藝術三大類型。

2023臺灣文博會5大主展區。取自文化部官網。圖/2023臺灣文博會5大主展區。取自文化部官網。

首度集結的台灣IP明星代表隊,也集結在「華山」展區,並聯手文策院「人鬼交易所」策展主題館,將今年台派IP故事文本轉譯多元化呈現,展現台灣IP的市場價值和影響力。

「松菸」展區則策畫地方主題館,並攜手工藝中心,首度集結百家以台灣工藝為主題的文創品牌商展區,展現台灣工藝創意爆發的實力。

副展館跨域走入全台5大博物館!

同時,文博會也跨域走入5大博物館。文博會的第一場策展已於8月15日起暖場,位於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透過不同年代的生活器物與工藝物件,引領觀眾一同走入歷史長廊,閱讀台灣工藝的光陰故事。

緊接著是8月16日位於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展主題為「在這裡・臺灣與世界交會」,呈現位居東亞太平洋海域交換網絡的台灣土地上人們與世界交會的故事。

2023臺灣文博會5大副展館。取自文化部官網。圖/2023臺灣文博會5大副展館。取自文化部官網。

而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發現台灣島嶼上美好的人文與自然;位在台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則以「相遇」為題,探討台灣作為一座交會之島,島嶼上土地與人民的故事。

最後是台南安平古堡內的熱蘭遮博物館,以「從大員到臺灣」為展覽主題,講述400年前台南與世界相遇衍生多元族群間互動的歷史。

延伸閱讀

2023桃園文創博覽會揭「新園區」!7大超有種生物搶先公開

5大副展館作為臺灣文博會的衛星展館,讓民眾認識歷史中野生台灣重要的文化物件。不同時代台灣與世界相遇的故事,也成為當代文創博覽會重要的底蘊與創作基礎。

大型表演藝術展演,打造魔幻平台

除了展覽,2023臺灣文博會也首次引入大型表演藝術匯演,於主展區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打造一座魔幻表演平台,「巨型Village-13」與「全白夢幻Village-7馬戲篷」將首次合體,連續10天帶來超過百場演出。

文化部表示,2023臺灣文博會與FOCASA強強聯手,匯聚來自台灣各地的頂尖表演團隊,從表演藝術的視角,呈現不同面向的「野台灣」,展現從台灣土地恣意發展的創作能量,深根茁壯而立足世界舞台。

FOCASA雙馬戲篷首次合體降臨2023臺灣文博會。取自文化部官網。圖/FOCASA雙馬戲篷首次合體降臨2023臺灣文博會。取自文化部官網。

表演團隊包含充滿草根性野的阮劇團、展現身體野的布拉瑞揚舞團、展現文化純粹野的蒂摩爾古薪舞集、與自然連結野的優人神鼓、釋放情緒野的沙丁龐客劇團等深耕多年的優異團隊。

活動更以代表強而有力節奏的「曼波」為名,推出馬戲曼波計畫,邀請全台唯一馬戲人才培育學校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優尼客當代馬戲團、馬戲之門、九涉製作等新秀,並特別規劃「篷篷開箱」,跟隨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腳步來場奇幻馬戲學院之旅。

2023臺灣文博會表演團隊。取自文化部官網。圖/2023臺灣文博會表演團隊。取自文化部官網。

馬戲篷也化身有機實驗室,V-7馬戲篷結合創意物件、開發肢體作品及工作坊,包含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紅鼻子馬戲團、0471特技肢體劇場、長弓舞蹈劇場、Mimofatguy及FORMOSA CREW等。

另與跨域藝術家合作,設計一套打破界線的互動場域,邀請民眾自在找回屬於自己個人的「野」,探索身體的無限可能。

2023臺灣文博會魔幻野性席捲空總。取自文化部官網。圖/2023臺灣文博會魔幻野性席捲空總。取自文化部官網。

此外,為展開V-7馬戲篷的可能性,團隊攜手近年為三金典禮打造配樂的年輕音樂家蔣榮宗、影像團隊SENSEKON,以及新世代設計團隊Local Remote擔任視覺暨空間統籌,重新採集、編輯屬於不同領域表演藝術的聲音與影像,開啟獨特的文化感官體驗用五感帶領觀眾一同野性穿越《暢響曲》靜態體驗展。

延伸閱讀

看展逛市集感受文青氣息!全台TOP 10必訪文創園區一次看

文化部表示,即日起5個文博會副展館陸續開展,而在9月22日至10月1日連續10天,文博會的文化策展與展演將在空總展區、鐵博展區熱烈開箱,而文創品牌、IP授權則自9月26日起在花博爭豔館、華山展區、松菸展區繽紛開展。

【2023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文化策展區 
日期:2023/9/22(五)-10/1(日)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IP 授權展區 & 文創品牌展區 
日期:2023/9/26(二)-10/1(日)
地點:花博爭豔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

副展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熱蘭遮博物館

官網臉書IG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旅遊美學地方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22臺灣文博會兩展區搶先看!小海豹與ㄇㄚˊ幾兔高雄萌翻共振
Google地圖曝全球10大文化景點!台灣2熱點登熱搜贏法國羅浮宮
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無關中國華山!紀念這日本人尷尬「用錯字」?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