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台北市三度蟬聯全台冠軍,第二名台南市、第五名高雄市進步顯著

2023縣市總體競爭力出爐!台北三連霸,台南高雄南投大黑馬

2023縣市總體競爭力出爐!台北三連霸,台南高雄南投大黑馬 圖/台北市三度蟬聯《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總榜全台冠軍。取自Unsplash。攝影者Vas。
作者:李建興
日期:2023-09-27

《遠見》縣市長調查系列,除每年6月公布以民調為主軸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備受矚目外,每年10月出爐的〈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亦是重頭戲,尤其自去年加入三大永續面向的評比後,更吻合國際脈動,亦被視為縣市重要體檢表。今年成績出爐,除了台北市三度蟬聯總榜全台冠軍外,全台第二名的台南市、第五名的高雄市都是進步顯著的大黑馬,而在一般縣市組拿下第三名的南投縣,全台排名相較去年更大幅進步八名,最受矚目。 

每年,《遠見雜誌》固定發布的〈縣市長大調查〉系列,歷經多年優化,不僅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更成為縣市施政的重要參考指標。 

回顧29年前,《遠見》自1995年起啟動〈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時,一開始以民調檢視各縣市民眾對縣市首長及團隊的評價(現於每年6月公布),至今已被視為民意對縣市政府的年度大會考。  

延伸閱讀

台北真的又老又窮?低收入戶數居全國最多,比例創10年最高

但隨著調查方法的演進,2003年起,本刊又另外進行〈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現於每年10月公布),試圖從各縣市的統計數據來檢驗縣市硬實力。 

永續議題成為政府運作主旋律 

隨著大數據運用漸廣,如今,以硬指標為底蘊的〈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對於縣市績效的鑑別度已不下於以民調為基準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 

尤其,當永續議題已是企業和政府運作的主旋律,加上聯合國發布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又成為各國或各城市施政的重要KPI,硬指標更儼然是政府在核對「永續工程」成效時,最不可或缺的體檢表。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因此,去年,也就是〈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執行的第20年,《遠見》特將該調查改名為〈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也將目前68項細指標中匯整歸類成「環境永續」「社會永續」「治理永續」三個構面,因應時代的變化,來為各縣市的永續轉型,進行把脈。

總體而論,2023年《遠見》持續以「經濟與就業」「教育與文化」「環保與環境品質」「治安」「公共安全與消防」「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地方財政」和「社會福利」等九大競爭力面向,以及「環境永續」「社會永續」「治理永續」等三大永續構面,合計12面向進行評鑑。 

同時,為讓評鑑標準更符合現實環境及未來價值,《遠見》更全面詢問所有縣市意見,將指標去蕪存菁,並添增更具鑑別高度的新指標,最終從115個細指標中,梳理整合成68個評鑑項目,來論定各縣市的總體競爭力。 

惟,礙於澎湖、金門、連江三縣市資料不甚齊全,《遠見》僅分析本島19縣市。至於成績的發布,除了全台排名外,考量到直轄市與其他縣市的資源差異甚大,為求公平,也分列六都和13縣市的兩大分榜。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另外,有鑑於政府的施政績效,得仰賴時間的淬煉積累,難以從單一年度論成敗,反而從時間的軸線觀察縣市的進與退,將更加客觀。

於是,〈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除與前一年相比外,也呼應台灣地方首長四年一任的週期,將與四年前(2019年)的成績,進行跨年度較量。 

北市勇奪九冠,南投拿下最佳進步獎 

縱觀今年〈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的結果,台灣首善之區的台北市果然優勢占盡,除連續三年蟬聯競爭力總榜的冠軍,在12面向分榜中也拿下「環境永續」「社會永續」「教育與文化」及「環保與環境品質」全台第一,「經濟與就業」「醫療衛生」六都第一,相較去年,「社會福利」全台進步最多,「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六都進步最多,合計拿下九項冠軍。 

奪得「競爭力首善之城」美銜的台北市,市長蔣萬安談起該城市最有感的施政時提及,台北市長期推動建構全方位低碳環保城市,其中2021年就率全台之先提出淨零排放路徑,2022年3月更發布「台北市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確立2030年減碳目標提升至40%,這也難怪台北會在「環境永續」「環保與環境品質」等項目奪魁。 

在競爭力總榜拿下一般縣市組第一名的新竹市,堪稱是「競爭力典範之城」,另外新竹市也在「社會永續」坐穩一般縣市組龍頭寶座,並在「永續環境」與去年相比全台進步最多。 

遠見製圖圖/遠見製圖

對此,新竹市長高虹安表示,竹市戮力導入公民參與、NGO團體制度,蒐集聆聽各方意見以回饋於規劃設計,2022年延續步行城市系統範圍的公園綠地推動改善計畫,市內相關的環境再生工程更獲得「台灣河溪網協會」第四屆「金蘋果獎」評選佳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競爭力總榜中,獲得一般縣市組第三名的南投縣,成績進步神速,從去年的全台第16名,躍升至全台第8名,進步8名,拿下2023年總榜的最佳進步獎。

同時南投縣也抱回「社會福利」全台第一、「治理永續」相較去年全台進步最多,以及「教育與文化」一般縣市組較去年進步最多等四枚第一名獎章。 

在「社會福利」有優質表現的南投,被譽為2023年的「幸福首善之城」。南投縣長許淑華分享該縣的福利措施時指出,南投致力搭建完善食(實)物銀行服務機制,持續以「餐食券援助」「食物援助」及「物資援助」多元服務方式推動食(實)物銀行援助計畫,媒合社區善心資源,建構在地化補充性食物輸送體系。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另一隻大黑馬則是高雄市,儘管今年在總榜僅拿下全台第五,但相較2019年,卻大幅飆升七名,是四年來全台各縣市中競爭力優化最明顯的都市,稱為「競爭潛力之城」。不僅如此,該市「治安」較去年是全台進步最多、「治理永續」六都進步最多。 

尤其在代表政府治理效能的「治理永續」方面,成績突出,高雄市長陳其邁驕傲地說,自他上任後,市府即設立「投資高雄事務所」,引進半導體產業聚落、電動車產業鍊以及5G AIoT生態系三大核心產業,積極整備產業用地,形塑高雄的科技廊帶,使得近年來高雄的產業、經濟皆有驚人的成長。 

延伸閱讀

城市辦賽事比國家沒政治包袱?2023運動縣市排行榜揭關鍵點

至於在「環境永續」坐上一般城市第一的彰化縣,同時也身兼「環境永續」全台進步最多、「環保與環境品質」一般城市組榜首。因此,稱彰化為「環境永續典範之城」一點也不為過。 

彰化縣長王惠美對該縣的環保政策如數家珍,她表示,為鼓勵縣民機車汰舊換新,去年創新提供「機車補助Line@官方帳號服務」,提供一對一諮詢管道,全年淘汰老舊機車2萬5689輛,約減少NMHC(非甲烷碳氫化合物)汙染物86.03公噸,為一般縣市最高。 

治理永續之城:台南、嘉縣脫穎而出 

而登上「治理永續」全台龍頭寶座的台南市,亦是該項目中相較去年六都進步最多的,因此擁有「政府效能首善之城」的美譽,另外台南也是「地方財政」全台最績優及較去年進步最多的城市,而在總榜也拿下全台第二。 

台南市長黃偉哲近年在城市美學著墨甚多,他指出,前身為中國城大樓的河樂廣場,是台南市區最大的親水廣場,以「城市潟湖」為設計概念,親水、賞夕陽、看夜景一次到位,被《富比士》(Forbes)雜誌譽為「世界七大令人期待的公園」,並屢獲國內外大獎肯定。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嘉義縣則在「治理永續」抱回一般縣市組的冠軍獎盃,尤其今年全台排名足足較去年晉升八名,更令人激賞。 

談起這座「政府效能典範之城」,最讓縣長翁章梁自豪的是成功爭取設立嘉義科學園區。該園區定位將朝精緻、智慧、永續園區規劃,有助於嘉義縣從傳統的農業縣升格轉型為農工大縣。

此外,嘉縣亦在「治安」摘下一般縣市組金牌,而在「社會永續」為一般縣市進步最多,「社會福利」則是全台進步最多。 

受惠於新竹科學園區的能量加持,近年來,客家小城新竹縣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今年在「經濟與就業」站上全台首席地位,相較於2019年,竹縣亦是進步最顯著的,故,稱之為「富裕首善之城」可說是名符其實。

另外,其於「生活品質與現代化」表現一般縣市最優、「環境永續」「環保與環境品質」則都是全台進步最多的黑馬。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新竹縣的財政狀況更羨煞眾縣市。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歲入決算數自2018年度231.12億元成長至2022年度309.20億元,增幅達33.78%,而且在他上任四年以來均有歲計賸餘,其中2020年度賸餘53.71億元,占歲出決算比率21.36%,創新竹史上新高。 

東台灣的台東縣,則在競爭力上展現了「小縣不讓大城」的格局。其在「公共安全與消防」取得全台榜首,又於「教育與文化」「地方財政」再拿下一般縣市第一,鋒頭出盡。 

而因為「公共安全與消防」奪魁,而有了「安居首善之城」美名的台東縣,最讓縣長饒慶鈴津津樂道的是,台東導入「EMS即時影音及病患生理資訊串流」功能,克服偏鄉醫療救護的消防痛點,運用科技輔助到院前緊急救護之醫療處置,透過頭戴式即時影像攝影及5G網絡傳輸,讓救護車變成行動急診室。  

台中生活質感加分,桃園專注社會永續 

中台灣首都台中市則在今年寫下傲人紀錄。以往素有「治安黑鄉」「慶記(槍枝)之都」的她,居然拿下「治安」全台第一的榮銜,徹底洗刷舊時汙名。另外,台中也在「生活品質與現代化」站上六都衛冕者寶座,而被譽為「生活質感首善之城」。 

相較去年,「環境永續」亦是全台進步最多,「環保與環境品質」則是六都進步最多。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之後對於形塑高質感的台中,不遺餘力。

其中,位於台中草悟道中樞的「PARK2草悟廣場」引入勤美集團經營,華麗變身為台灣首座「未來公園」,是兼具綠色地標及斜槓公園的空間規劃。 

尤其地下一樓的「打包運動場SPORT 2GO」設計,自56個國家、破萬件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 iF 設計獎「2023 iF DESIGN AWARD」肯定,是繼美國繆思設計獎、日本優良設計獎、金點設計獎、台灣設計Best 100之後,短短開幕一年多來,斬獲的第五座設計大獎!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北台灣的桃園市則是發展潛力十足。今年在「公共安全與消防」拿下六都第一名,而有「安居典範之城」之銜。該市在「社會永續」「教育與文化」也都是相較去年全台進步最多的,而於「經濟與就業」「醫療衛生」的進步名次,亦是六都之冠。 

桃園市長張善政指出,市府新團隊在去年上任後,第一時間成立公共工程體檢會,更聘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擔任總顧問,召集15位公私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借重其專業度,率先擇定平鎮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及竹圍漁港遊艇碼頭做為優先體檢工程對象。  

競爭力絕非大都市專利。本島人口最袖珍的都市嘉義市,則在「醫療衛生」勇奪全台冠軍,是眾望所歸的「健康首善之城」。另外,嘉市在「經濟與就業」亦是較去年全台進步最多的,展現「富裕小城」榮景。 

嘉義市長黃敏惠回顧在疫情期間,嘉市防疫有成,讓這座人口密度是全台第二高的都市,也能做到2020年0確診,2021年本島確診數最低(10人)、2022年本島西部最低(85857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更讚譽嘉義市是「防疫模範生」。  

新北社福獲肯定,屏東凸顯現代化潛力 

全台人口第一大城新北市,則在「社會福利」面向拿下六都第一、全台第二的榮耀,有「幸福典範之城」的美名。

市長侯友宜於友善生育政策上著墨不少,他表示,為了減輕家長托育照顧負擔,新北市政府於2010年全國首創公共托育中心、公共親子中心等多元托育政策,目前新北的公共托育中心、私立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都是全台最多的。 

同樣位在大台北地區的基隆市,今年相較去年,則是「公共安全與消防」全台名次進步最多的,堪稱「公安優化之城」,市長謝國樑表示,基隆創新研發遙控無人機人命偵搜作為,透過影像即時辨識與AI大量資料學習功能,將遙控無人機所傳回的影像做即時有效分析,判斷出可疑為人體的被救對象,爭取寶貴的黃金救援時效,提高遙控無人機人命搜救效能。 

《遠見》製表。圖/《遠見》製表。

客家大縣苗栗縣則是「教育與文化」四年來全台進步最多城市,一舉從2019年第16名,進步到今年的第6名,因此「文教潛力之城」當之無愧。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苗栗近年從北到南推出了苗北藝術節、貓裏表演藝術節、苗栗店仔藝穗節、苗栗陶藝術節、三義木雕藝術節、苗南海地景藝術節等,每個活動內容都兼顧了不同地區屬性、觀眾特性。 

至於台灣魚米之鄉雲林縣,則是在「嬰兒死亡率下降」進步十名全台最多,堪稱為全台「嬰兒友善之城」。

本身就是護理師出身的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以智慧遠距兒科諮詢模式,藉由兒科醫師與急診醫師共同遠距照會合作,釐清急診室兒科病人狀況,避免不必要的轉診,也減輕在急診室家長的緊張焦慮與擔憂,更建立台大雲林分院及若瑟醫院確診兒童就醫綠色通道。 

國境之南屏東縣,潛力爆棚,其於「治安」「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都是全台相較於去年實績,進步最多,所以稱之為「現代化潛力之城」十分貼切。

屏東縣在2022年有13座共融公園或遊戲場啟用。取自屏東縣政府官網。圖/屏東縣在2022年有13座共融公園或遊戲場啟用。取自屏東縣政府官網。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近年相當著重孩童的遊戲空間及身心發育,於是,一座座由小朋友們發想設計的共融公園在屏東誕生,除了融入地方特色,也重視孩童的統合發展。

從屏北到屏南,從平原到山邊,2022年有13座共融公園或遊戲場啟用,讓整個屏東都是孩子的遊樂園。  

後花園宜蘭縣則「醫療衛生」奪得全台最佳進步獎,有「健康潛力之城」之稱。縣長林姿妙說,宜蘭縣推動到校免費「散瞳後屈光視力檢查」服務,至今有28761位孩童受惠,致使宜蘭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已由2014學年度40.68%降至 2021學年度40.3%。 

延伸閱讀

全台「最富里」新竹市所得4連霸!新竹縣首度超車台北市奪第二

最後則是台灣的東大門——花蓮縣,該縣於「公共安全與消防」相較去年是全台進步最多的,而「地方財政」則是一般縣市組最佳進步獎,因此被譽為「財政優化之城」。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是全台「特別稅」課徵收入最高的地方政府,按「地方稅法通則」規定,課徵特別稅為中央賦予地方自行開闢財源的權力,為健全財政收支,改善財源不足的環境,能運用的資源,花蓮都會合理利用。 

政務的推動是全方位的,藉由遠見九大競爭力、三大永續面向、115個指標,仔細盤點,足以爬梳施政亮點及盲點,值得各縣市參考。 

【調查說明】  
本調查以九大面向進行競爭力評等,今年除了針對原有細項指標進行檢視與調整外,另外也將相同類型的複數指標合併為一項指標進行分數計算,避免重複計分。因此,2023年的評比面項分別為8項經濟與就業、7項教育與文化、7項環保與環境品質、8項治安、8項公共安全與消防、8項醫療衛生、10項生活品質與現代化、5項地方財政、7項社會福利之細項指標,2023年的評比總共涵蓋68項細項指標。  

指標計算方法是將每一細項每個縣市的原始數據,轉為30至90分的標準化分數,各面向之細項加總後以算術平均數進行每個縣市各項目之排行,九大面向分數最後加總計算平均數則為總排名。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運動資訊平台、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資源回收管理系統、內政部、教育部、文化部、交通部、財政部、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台灣電力公司等機關。  
2023年的調查數據以2022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2021、2020、2019年。  
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由於數據不全,因此不列入評比。

九大項目細項指標:
(註:共68項細項指標,加底線為負指標,合併指標所包含之細項於括弧內呈現)

一、經濟與就業(8)勞動力參與率、失業率、營利事業家數(包含營利事業家數占總家數比例、營利事業家數年增率、各縣市營利事業家數/各縣市人口)、營利事業銷售額(包含營利事業銷售額、營利事業銷售額年增率)、登記資本額(包含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年增率)、家庭收支-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家庭收支-平均每戶消費支出、老化指數

二、教育與文化(7)圖書館藏書、借閱及購書費(包含圖書資訊借閱率、圖書資訊借閱人次年增率、圖書資訊人均借閱冊數、電子書借閱率、電子書借閱人次年增率、電子書人均借閱冊數、人均借閱冊數年增率、每人購書費、圖書及非書資料收藏數量、國中小學生平均擁有圖書冊數)、藝文展演活動(每人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每萬人享有之藝文活動個數)、就學概況(包含國中小學生輟學率、國中小學生復學率)、特教學生概況(國中小身障生師比、平均每位身障學生特殊教育經費)、幼兒園概況(幼兒園就學生師比、公共化幼兒園數、公共化幼兒園比例)、人均文創產業營收(包含人均文創產業營收總額、人均文創產業營收總額年增率)、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資產個數、文化資產年增率)。

三、環保與環境品質(7)垃圾回收率(包含垃圾回收率成長率、當年垃圾回收率)、汙水處理及下水道普及(包含整體污水處理率合計、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戶數、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包含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減少率、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AQI<50之日數(AQI<50之日數比率、AQI<50之日數比率變化)、地方環保單位投入 (地方環保單位投入占支出比例、地方環保單位投入占支出比例成長率)、環保志工人數占縣(市)民比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率)。

四、治安(8)刑案發生(刑案發生率、刑案發生率年變化)、刑案破獲(刑案破獲率、刑案破獲率年變化)、竊盜案發生率(竊盜案發生率、竊盜案發生率年變化)、竊盜案破獲(竊盜案破獲率、竊盜案破獲年變化率)、暴力犯罪發生(暴力犯罪發生率、暴力犯罪發生率年變化)、暴力犯罪破獲(暴力犯罪破獲率、暴力犯罪破獲率年變化)、詐欺破獲率、無被害人刑案主動查處率。

五、公共安全與消防(8)每十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年增率、緊急救護(包含緊急救護急救成功率、緊急救護送醫案件平均反應時間)、每十萬人建築物火災發生次數每百萬人之每件火災死亡率每位消防員服務人口數、每十萬人義消人數、每萬人口消防車未達報廢標準比率、消防水源防護密度。

六、醫療衛生(8)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成長率)、每萬人口病床(包含每萬人口病床數、每萬人口病床數成長率)、平均每一護理人員服務之病床數、每萬人口全日型住宿機構家數、每萬人救護車輛數、嬰兒死亡率、13歲以上規律運動人口比率、人均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比率。

七、生活品質與現代化(10)自來水供水普及(自來水供水普及率、自來水供水普及率年變化)、家庭現代化設備(每百戶擁有數)-行動電話、房貸負擔率、平均每戶書報雜誌文具支出占消費支出比率、人口自然增加率、人口社會增加率、無障礙公車(人均無障礙公車數、無障礙公車率、無障礙公車率年增率)、電動機車(包含電動機車輛占登記比率、電動機車輛占登記比率變化)、自行車道發展程度(自行車道長度、自行車道密度)、村里平均社區發展協會數。

八、地方財政(5)自籌財源(包含自籌財源比率、自籌財源成長率)、人均統籌分配稅收入、人均負債(人均負債數、人均負債增加率)、地方稅收成長率、三年歲入及歲出餘絀平均增加率。

九、社會福利(7)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千人率、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定額進用率、機關定額進用足額進用廠商比例)、社會福利支出(平均每人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淨額、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淨額)、平均市民受到志工服務之時數、輔具資源中心服務使用狀況與身心障礙人口數之比率、獨居老人服務人次占列冊獨居老人人數比率、長照服務(長照服務機構數、長照人力、長照服務涵蓋率)。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競爭力政策地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23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嘉義縣市新北連莊,台中首奪五星
李建興

李建興

50歲的台灣人、20歲的老記者、10歲的忙爸爸、0歲的菜總編。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