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左圖取自臉書「禾甲」、右圖取自南機場夜市官網。(示意圖)
  圖/左圖取自臉書「禾甲」、右圖取自南機場夜市官網。(示意圖) 根據PTT日前一篇以「不覺得南機場夜市根本過譽了嗎?」為題的貼文內容,原PO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南機場夜市不過只是參加一場網路節目《夜市王》,為何曝光度大增後「就好像變成夜市界至尊,真的很奇怪」。
而且就原PO的觀察,南機場夜市「說穿了就是青年公園一帶,當地人的灶腳(台語:廚房之意)而已,也沒什麼特別好吃的東西,一堆出名反而雷的,賣得都是族群回憶」,因而不免覺得近日其爆紅實在沒道理。

然而該文一出,果然吸引在地人紛紛回應,有些人響應原PO,並表示「我老家在旁邊,20幾年前小學生就開始吃南機場,我很肯定的說過譽」「本來就當地人在吃的,不知為何幾年前突然人潮爆滿,在地人覺得困擾啊,而且我也覺得沒什麼特別好吃的」。
但也有網友認為,南機場夜市作為地方型的小夜市,攤商餐飲能有今日這般水準,以實屬不易了,況且「咖哩飯很爽,烤肉米線、越南河粉都好吃」、「南機場夜市歷史太久了,眷村味很濃厚,是在地的美味廚房」
不過留言串中,最叫人意外的是有地頭蛇出面,並透露「南機場早上的攤販才是好吃雲集!」原來許多網友都不知道,南機場夜市逢早上、下午、晚上,都會有不同店家出來營業,因此銷售產品豐富而多元。

所以若真要說起來,南機場夜市的商家只有唯一一個共同點,即商品物美價廉,具有台北難得的平價美食,故多年來擁有全台北CP值最高的「庶民夜市」稱號。
有此可見,南機場夜市性質與其他觀光夜市明顯不同,消費者以當地鄉親居多,而且也不見台北常見的連鎖型店家,加上在地店家多經營30年以上,所以也出現「不好吃的店家,基本上無法在南機場立足」的都市傳說。
因此小小的南機場夜市,還沒於《夜市王》聲名大噪前,老早就登上《台北米其林指南》的「必比登推介」,有多達7間攤商備受評審推薦肯定。此外,連外媒CNN、NHK都曾以「30個世界必吃包餡美食」之一的主題,專程介紹南機場夜市內的彰化肉圓。
| 店名 | 位置 | 
|---|---|
| 山內雞肉 | 南機場第003攤 | 
| 玉米家 | 南機場第009攤 | 
| 無名推車燒餅 | 南機場第072攤 | 
| 臭老闆 | 本店:中華路二段313巷6號 二店:中華路二段309巷46號 | 
| 吾旺再季 | 中華路二段313巷29號1樓 | 
| 阿男麻油雞 | 中華路二段311巷34號 | 
資料來源:南機場夜市官網
表格製作:《城市學》

值得一提的是,南機場夜市不只美食擄獲大眾的胃,連一旁於1964年落成的南機場公寓社區,也因採用當年最流行的西式建築工法,完整保留迴旋樓梯等設計,至今同樣令外界對於老台北的建築風情,感到深深著迷。
於是南機場夜市一帶的特色街景,後來成了多部電影取景的場景。如盧貝松導演拍攝的《露西》,就將南機場公寓作為女主角藏身處的選景之一;又陳玉勳導演的作品《海馬洗頭》,夜晚畫面中的迴旋樓梯與住宅內部,就選在南機場公寓內;至於謝駿毅導演的喜劇片《對面的女孩殺過來》,場景中的美食正來自於南機場夜市,充分表現出商圈平日,吸引在地人下班課後前往用餐的樸實風貌。
可儘管南機場夜市往昔風情萬種,白天黑夜各有不同面貌,隨有知名度大開,依舊招來「夜市紅是非多」的命運,開始有網友紛紛點出南機場夜市最大的缺點,即就在於環境髒亂,並先後提到「只去過一次,覺得環境可怕」「那個用餐環境真的無法」「環境很噁」「超髒,去過一次嚇爛」,其中甚至還有人疾呼「蟑螂夜市,嘔嘔嘔嘔」。
而面對台北老夜市這陣子接連引發的爭議,或許也能看出,老夜市正面臨轉型浪潮下的兩難。一方面,媒體曝光為在地商家帶來難得商機,另一方面,突如其來的人潮,又著實打亂居民的生活步調,衝擊著親民夜市最難能可貴的純樸風味。
也許說到底,南機場夜市最迷人之處,真的不在於各家美食,而是那份維持半世紀之久的在地人情味,還有藏於街弄巷尾內,專屬台北人的老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