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古蹟成台灣之光!國際故居博物館日,空靈畫家老房驚艷世界
圖/取自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臉書 一座位於淡水的日式老屋,最近悄然躍上國際舞台。你或許不曾聽過木下靜涯,但這位養猴子、戴粉紅太陽眼鏡的日治時期畫家,卻讓台灣在今年首度舉辦的「國際故居博物館日」中,成為亞洲少數入選國家之一。當老屋不只是遺址,而是打開歷史與藝術對話的窗口,我們該如何重新認識它的價值?
全球故居博物館日首度登場:文化記憶如何走出歷史場館?
2025年4月5日至6日,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首次舉辦「國際故居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House Museum Days),主題為「記憶與人物」(Memory and Personalities)。這項活動由義大利「記憶之家協會」(Case della Memoria)發起,並與ICOM旗下的歷史故居博物館委員會(DEMHIST)及文學與作曲家博物館委員會(ICLCM)共同主辦,旨在強調故居博物館在保存文化記憶與推廣歷史人物方面的重要角色。
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球27個國家的260座故居博物館參與,其中義大利以143處入選數量居冠,顯示其在故居保存與活化方面的豐富經驗。亞洲地區則有台灣、蒙古、菲律賓及印尼等國家的故居博物館入列,凸顯亞洲在文化資產保存上的多樣性與潛力。
活動期間,各參與博物館舉辦了導覽、音樂會、工作坊等多元活動,鼓勵民眾走入歷史場域,親身體驗文化記憶的魅力。這不僅是一次文化遺產的展示,更是促進公民參與與跨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

淡水老屋為何入選?從地方經營走向世界注目
在260處入選的全球名人故居中,台灣僅有一處上榜——新北市淡水的「木下靜涯舊居」。這棟日式老屋原為日治時期膠彩畫家木下靜涯的居所,由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經營管理。博物館館長蔡美治表示:「淡古經管多座與歷史名人有關的古蹟,一定不能缺席,在經過努力申請後,淡水木下靜涯舊居順利通過審核,躋身全球名人故居之列,把新北市古蹟成功推向全世界。」
木下靜涯舊居能脫穎而出,並非偶然。除了建築本體保留完整,仍維持昭和時期的結構與風貌,館方多年來亦持續推動導覽教育、地方藝術展演與文化體驗活動,將故居從靜態空間轉化為「生活中的歷史場域」。此次參與ICOM活動,淡古館更規劃以靜態展與膠彩畫導覽結合工作坊、親子音樂會等,回應「記憶與人物」的國際主題。
對新北市而言,這項榮譽不僅是文化能見度的提升,也驗證了地方治理中對「文化資產社活化」的努力方向——將文化資源落實於社區日常,形成可參與、可理解、可共享的公共文化場域。淡水古蹟再次走上國際,逐漸成為文化外交與城市軟實力的具體展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