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名為「城鎮韌性演習」的新制演練,源自總統賴清德於2024年12月所作的政策宣布。其目的在於整合1978年開始實施的萬安演習與過往民安演習,並與國際災防代號與聯演規格接軌,同時提升台灣非軍事部門的防護能量。
所以相較過往,由中央統一指派劇本、各地按圖索驥執行的方式,2025年演習全面改採「有想定、無腳本」模式。
圖/總統賴清德為漢光演習實施精神勗勉。總統府提供。
也就是說,所有演習設備都皆於當日才會進駐現場,並由評核官隨機抽選劇情與災難類型,直接測試地方政府與相關單位的臨場反應與整合應變能力。
因此,「城鎮韌性演習」並非只是紙上談兵,還必須做到「實人、實物、實地」全面上陣,重點聚焦於戰災搶救的場景,包含現地急救站、救濟站、配售站等組織的啟用與運作,藉此驗證國內民防體系目前是否具備實際的應變能量。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採「有預警、分區異時」方式進行:
7月15日開始依序在中部7縣市、南部3縣市、北部7縣市。
7月18日於東部及外島5縣市實施。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期程表 | ||
---|---|---|
日期 | 時間 | 實施縣市 |
7/15 (二) | 13:30~14:00 | 中部7縣市: 台中市* 苗栗縣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嘉義市 |
7/16 (三) | 13:30~14:00 | 南部3縣市: 台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
7/17 (四) | 13:30~14:00 | 北部7縣市: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宜蘭縣 新竹縣 基隆市 新竹市 |
7/18 (五) | 10:00~10:30 | 東部及外島5縣市: 花蓮縣 台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
13:30~14:00(東部及外離島為10:00~10:30)
30分鐘警報傳遞、防空疏散及交通管制演練。
14:00~15:00(東部及外離島為10:30~11:30)
空警報解除後,實施轉移救濟站災民、現場處理急救站傷患、戰災搶救或災害救援演練。
* 特別演習 台中市、台南市與台北市結合漢光41號演習、城鎮韌性演習與民安演習,各於7月15日、16日、17日進行「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額外進行兵棋推演與綜合實作,強化地方政府的緊急應變能力。
承上述,「城鎮韌性演習」將針對不同層次的災害場景與應變需求設計,主要分成兩大類:
全國22縣市將於7月15日至7月18日,統一實施防空疏散與災害救援演練。演習全程為時90分鐘,其中,前30分鐘為防空警報發放與疏散避難,後60分鐘則會進行模擬戰災後的搜救與災害應對,包括交通管制、地區封鎖、資源調配等項目,考驗地方政府執行能力與跨部門協調速度。
圖/總統賴清德為漢光演習實施精神勗勉。總統府提供。
不同於全國同步的防空演練,「全民防衛動員」演習採輪流進行,自4月起至7月間,於11個縣市陸續展開,預計每兩年完成一次全國輪替。
此類演練預計會把全天分成上下半場,上午為桌上型兵棋推演,由各級政府單位模擬災難應對流程與動員機制;下午則進入綜合實作階段,動員地方資源、實地部署搶救與防護措施,著重於指揮中心運作、物資調配、民力動員等實務操作層面。
時段 | 演習內容 |
---|---|
上午 兵棋推演 | 由指揮官現場抽選聯合封鎖、火力打擊與全面作戰3大階段演練項目,再由相關單位立即就抽選狀況討論,測試決策判斷能力。 |
13:30~14:00 防空演習 | 進行警報傳遞與發放、疏散避難、交通及其他必要管制,包含全區實施人、車管制,驗證全民配合度。 |
下午 綜合實作 | 開設配售站、急救站及救濟站等,演練戰時的各項災害搶救行為,檢驗實際執行力。 |
Q1. 我怎麼知道城鎮韌性演習開始了? |
|
Q2. 我該怎麼尋找避難設施? |
Q3. 城鎮韌性演習防空警報響起時,我剛好正在開車怎麼辦? |
駕駛人應保持鎮定、不違反交通規則,依警察及民防值勤人員指揮,配合實施人車管制。
|
Q4. 城鎮韌性演習時我人在室內,需要做些什麼嗎? |
|
Q5. 正在搭捷運、台鐵、高鐵的我,會受到城鎮韌性演習影響嗎? |
各班次列車正常行駛,車站實施「只進不出」管制,旅客下車後應立即聽從憲、警、民防人員引導疏散避難。 |
Q6. 我剛好在搭公車,會受城鎮韌性演習影響嗎? |
演習一旦開始,行駛中的市區公車將停靠路邊或站台,乘客需下車疏散避難。 |
Q7. 城鎮韌性演習期間,我能出門嗎?出門會怎樣? |
除非特殊情況,民眾應避免出門,在室外時也必須立即尋找避難處所,未遵守規定,恐遭開罰3萬~15萬元罰鍰。 |
Q8. 城鎮韌性演習時,我剛好在騎YouBike怎麼辦? |
正在騎YouBike的民眾應於遵守交通安全的情況下,立即將車輛停靠路邊並上鎖,配合相關人員指示進行疏散。 |
Q9. 城鎮韌性演習時,我能叫外送嗎? |
演習期間外送服務暫停,外送員需配合停車疏散。故建議民眾提前或延後使用外送App服務。 |
Q10. 城鎮韌性演習時,我在餐廳吃飯要做什麼嗎? |
演習警報發布後,所有營業活動都要立即停止,餐廳人員應立即關閉電源、水源和瓦斯。 同時民眾須聽從餐廳工作人員或民防人員指示,至餐廳內堅固且遠離窗戶的區域、地下室或防空疏散設施避難。 |
Q11. 飛機起降、船舶靠離港會受城鎮韌性演習影響嗎? |
各機場和港口停泊的機船照常起降、靠離與行駛,但旅客一旦下機,就應立即接受民防人員引導實施疏散避難。 |
《城市學》提醒您:城鎮韌性演習期間請保持冷靜,遵從指示,共同維護國家安全。
資料來源:2025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實施計畫
在演習期間,民眾必須配合防空警報指示,當警報響起時,應立即前往建築物內、地下避難空間或其他指定安全場所,不得於戶外停留或拍攝演習過程。這項規定不僅攸關自身安全,也牽動整體演練流程是否順利執行。
若民眾未依規定避難,擅自留在戶外或拒絕配合,將可能違反《民防法》第25條,依法可處以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這也顯示,此次演習與過往多半形式化的做法大不相同,除了強調實地演練外,也強調法律效力,執行強度與處罰標準皆同步提升,民眾萬不可掉以輕心。
圖/總統賴清德為漢光演習實施精神勗勉。總統府提供。
至於演習當天是否能外出,則須依各縣市政府公告為準。各地多會於演習前一週公布警報時段與交通管制區域,屆時民眾應主動查詢並遵循指引,確保自身行程與防災演練能夠兼顧、順利進行。
依據《民防法》第25條,未配合演習規定者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違規行為類型 |
---|
|
實際裁罰案例 | ||
---|---|---|
年份 | 違規行為 | 裁罰金額 |
2023年 | 台北市案例:王姓男子於停車場來回走動、不配合疏散,警察勸導無效後移送地檢署偵辦,受台北市主管機關裁罰。 | 新台幣3萬元 |
2023年 | 高雄市案例:韓姓男子於防空警報發放後在馬路上騎腳踏車,經警察勸導後仍不配合,演習後被帶回派出所後裁罰。 | 新台幣3萬元 |
綜上所述,回顧歷年萬安演習,多以象徵性形式進行,對民眾而言,也似乎成了短暫交通中斷或被動等待的經歷。然而,2025年起的城鎮韌性演習有別過往,極力標誌台灣在面對潛在威脅時,必須逐步邁向「全民防衛」的實戰準備。
故無論是政策決策層、地方執行單位,或基層民力動員,皆被納入模擬劇本之中,測試全國體系於高風險情境下的承受力與回應力。
正如演習之名所示,韌性(Resilience)不能永遠停留在口號層次,唯有透過實際操作,才能鍛鍊出真正的應變能力。未來,台灣如何在地震、戰爭、天災等多重災害風險中穩住社會秩序、保住基本民生,都將取決於這類演練所建立起的協調默契與動員速度。
演習類別 | 實施時間 | 演習內容 | 參與對象 | 演練重點 |
---|---|---|---|---|
防空演習 | 7/15~7/18 配合漢光演習 |
總計90分鐘演習時間 | 全國22縣市 同步進行 |
|
全民防衛動員 | 2025/4月~7月 各縣市 輪流舉辦 |
全天性演習活動 | 11個縣市 分別舉辦 (2年一輪) |
|
萬安演習(舊制) vs. 城鎮韌性演習(新制)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