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創辦人勸轉系?台灣電腦工程、物理系大學畢業生還是人生勝利組,社會新鮮人就業月薪頂到學用無悔

黃仁勳曝AI最賺錢非資工!失業率最高15科系為何超多理工?

黃仁勳曝AI最賺錢非資工!失業率最高15科系為何超多理工?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Arif Riyanto。(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方城市
日期:2025-07-19

說起以人工智慧(AI)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科技舞台,NVIDIA早已穩居市值最高的企業寶座。而作為這艘科技巨艦的掌舵人,創辦人黃仁勳一言一行也備受業界關注。日前,他出席北京供應鏈貿易博覽會期間,就因媒體詢問「如果你現在是剛從大學畢業的22歲黃仁勳,會選擇什麼方向繼續發展?」想不到黃仁勳的回答竟非大眾料想的資工,而是「物理AI」,出乎預料的答案似乎揭示其對科技演化的深刻洞察,也意外點出未來十年新世代人才培育的重點方向。

說起黃仁勳的求學歷程,早在20歲那年,他便提前自奧勒岡州立大學畢業,取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也正是這段紮實的理工背景,為他日後的技術視野奠定基礎,並於1992年,進一步完成史丹福大學碩士學程,持續深耕科技領域。

就這樣,坐擁豐富的學術知識與專業歷練,黃仁勳得以於1993年,與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兩位工程師攜手,在加州聖荷西一間Denny’s餐廳共進早餐時,催生出創辦NVIDIA的契機,從一紙構想打造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科技企業,從此不僅見證AI浪潮如何改寫世界產業版圖,還奠定他作為引領科技趨勢的關鍵人物。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張智傑攝。圖/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張智傑攝。

AI教父勸轉系?黃仁勳曝未來最賺錢學科:不是資工,而是物理人工智慧 

不過眾人萬萬沒想到,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供應鏈貿易博覽會中,黃仁勳接受媒體訪問,面對「如果你是現在22歲的自己,會選擇什麼方向發展?」這項提問,他卻未加思索地答道「如果我是現在這個時代的20歲年輕人,我可能會選擇主修物理科學,而不是軟體科學。」

對於自己重新選擇「物理」作為首選領域的原因,黃仁勳並未於受訪當下加以詳述。但過去,他確實曾在華府一場「The Hill & Valley Forum」論壇上提出相關的前瞻性觀點,暢談「物理人工智慧」(Physical AI)的重要性。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ChatGPT寫程式害資工系碼農失業?網喊大學雙主修這科系穩贏

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看板也刊登輝達GTC大會相關資訊。取自臉書「NVIDIA GTC」。圖/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看板也刊登輝達GTC大會相關資訊。取自臉書「NVIDIA GTC」。

當時黃仁勳表示,過去十多年來,AI技術已歷三波演進。第一波是感知型AI,以2012年掀起熱潮的AlexNet為代表,為電腦視覺領域開啟新紀元;第二波則是生成式AI,能夠轉譯語言、圖像與程式碼等多元形式;而目前全球正處於第三波,即推理型AI的階段。

黃仁勳形容,推理型AI具備邏輯理解與問題解決能力,能針對未知情境做出適切反應,形成具代理功能的「數位工作機器人」(Agentic AI)。這一概念,如今已廣泛獲得微軟、Salesforce等科技巨頭重視,成為AI應用的重要戰場。

延伸閱讀

上大學沒用都爸媽害的?畢業生丟履歷800家「面試30次全失敗」

更值得矚目的是,黃仁勳已看見AI下一階段的潛力,也正是「物理AI」。他強調「這波AI必須理解物理定律,例如摩擦力、慣性與因果關係。」似乎意味著,未來的AI不再只停留於理解圖像與語句的層次,而是能有效預測物體運動的軌跡、調節力道,以進行評估潛在風險的操作,好比偵測車輛後方是否有行人,進而做出正確反應。

取自YouTube頻道「Nvidia」。圖/取自YouTube頻道「Nvidia」。

而且一旦這些能力得以逐步整合至機器人系統中,黃仁勳認為,「物理AI」便會進化成具備實體行動力的智慧機器人。

此外,黃仁勳更目光如炬的補充說道,這項技術對當前全球供應鏈的未來至關重要,尤其是美國目前正積極擴建在地製造基地。未來十年間,這些高度機器人化的工廠,有望成為解決人力短缺的關鍵解方。

話鋒一轉,他亦呼籲新世代年輕人重新重視物理與工程等基礎科學領域的價值,因為這些學科不僅是技術創新的根基,更將決定下一波產業革命的走向。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取自YouTube頻道「Nvidia」。圖/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取自YouTube頻道「Nvidia」。

22-27歲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最高」前15大科系,理工科上榜不吃香了?

然而,對於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世代而言,如何選擇合適的就學科系與未來職涯方向,確實是複雜又現實的難題。

因為根據《商業內幕》報導與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分析,針對22歲至27歲、涵蓋73個學科領域的大學畢業生失業率調查顯示,有28個科系失業率高於整體平均值3.6%,其中,還有15個科系失業率落在5%上下,顯示勞動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延伸閱讀

金門大學全台首學早贏台南8百年?育金酒人才曝「最賺錢科系」

22-27歲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最高失業率最高前15大科系

根據《商業內幕》報導與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分析,針對22歲至27歲大學畢業生調查發現,73個學科領域中,有28個科系失業率高於整體平均值3.6%。

排名科系失業率相較平均值
1人類學9.4%+5.8%
2物理學7.8%+4.2%
3電腦工程7.5%+3.9%
4商業藝術與平面設計7.2%+3.6%
5美術7.0%+3.4%
6社會學6.7%+3.1%
7化學6.1%+2.5%
8電腦科學6.1%+2.5%
9資訊系統與管理5.6%+2.0%
10公共政策與法律5.5%+1.9%
11博雅教育5.3%+1.7%
12雜項科技5.0%+1.4%
13英文系4.9%+1.3%
14經濟學4.9%+1.3%
15國際事務4.9%+1.3%
整體平均失業率3.6%-

表格製作:《城市學》

對此,紐約聯邦準備銀研究主管阿貝爾(Jaison Abel)就進一步指出,在疫情後的就業市場上,儘管科技業高度仰賴物理、電腦工程與電腦科學等相關背景的人才,但這三個科系在2023年卻名列高失業率行列,在在顯示產業景氣疲弱對人才吸納產生了實質影響。

此外,求職平台Glassdoor首席經濟學家趙丹尼爾(Daniel Zhao)更警告,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削減科研預算的政策,恐怕會加劇科技領域人才的失業風險。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有鑒於上述,面對國際AI技術的急遽躍升,以及教育選擇日益攸關個人發展前景的當下,黃仁勳所拋出的「物理AI」觀點,或許不僅是一項技術預測,更如同一記提醒,為新世代勾勒出一幅值得投入與深思的未來藍圖。

尤其在大學科系選擇背後,學門興趣與薪資期望之間的衡量,已不再只是個人志趣的抉擇,更將深刻影響未來進入何種產業、累積何種能力、擁有何種發展彈性。唯有站在全球轉型的風口之上,才能夠精準預判下一波科技變革的起點與自身的立足之地。

延伸閱讀

成大生3強企業最愛、台南當寶!爆紅日本的台灣頂大不是台大?

資工、物理系在台灣還是人生勝利組!社會新鮮人就業月薪頂到學用無悔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美國數據中,物理學與電腦工程分別以7.8%與7.5%失業率名列前茅,卻不代表這些學科在全球範圍內失去發展價值。因為事實上,電腦工程不僅仍是當前科技產業的中流砥柱,更因其高薪與高需求,被視為回報率極高的學術投資。

如透過美國網站《AI4Beginners》統計可知,電腦工程學系日前即登上「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大學學位榜首。畢業生年薪中位數高達15萬5020美元(約新台幣458萬元),未來十年預估就業成長率為7%,在新創與大型科技公司中皆為搶手人才。

取自Unsplash。(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示意圖)

而在台灣,電腦工程領域對應的資工系亦有不俗的市場評價。根據104人力銀行2025年調查,韌體工程師平均年薪高達93.2萬元,其次為軟體工程師75.7萬元、資訊專業人員66.7萬元,以及Internet程式設計師61.9萬元

此外,《TKB臺灣知識庫》也整理出資工系畢業後最熱門的五大職缺及平均月薪,依序是資料科學家(8萬1902元)、機器學習工程師(7萬812元)、區塊鏈工程師(7萬447元)、DevOps工程師(6萬5728元)與全端工程師(5萬5516元),顯示出該領域的技術實力與薪資競爭力。

新北市15-24歲青年失業率為全國最低,勞工局十分重視青年就業,經常舉辦就業博覽會,並設立青年就業服務專區,以協助青年朋友找方向。新北市政府提供。圖/新北市15-24歲青年失業率為全國最低,勞工局十分重視青年就業,經常舉辦就業博覽會,並設立青年就業服務專區,以協助青年朋友找方向。新北市政府提供。

至於物理學,在美國雖列入高失業率行列,但在台灣,還是被視為最不後悔選讀的學科之一。

好比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的「校系明燈圖鑑」調查,在「如果人生重來,是否還願意念同一科系?」這項指標中,物理系就以72.7%的肯定率位居第一,超越醫學系(72.1%)、心理系(71.9%)、電機系(70.1%)與資工系(66.7%),穩居「學用無悔」的榜首。

延伸閱讀

大學未來系、心動系畢業出路爆炸多!學測考冷門科系才難取代?

再進一步觀察就業趨勢,1111人力銀行也曾針對具備數學與物理背景的學生與上班族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學生期望未來投入科技產業。當中,更有逾六成畢業生成功跨入該領域,擔任職務涵蓋軟體工程師、半導體相關崗位、品管與設備工程等,平均月薪約為6萬9600元。

取自Unsplash。攝影者charlesdeluvio。(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charlesdeluvio。(示意圖)

由此可見,正如台灣物理學會副理事長郭建成所言,物理系學生普遍擁有紮實的數理邏輯能力,課程設計強調從問題定義、模型建構到提出解方的系統性思維,這樣的訓練極為契合研發職缺所需,故無論在科技業或金融業,物理背景人才始終備受青睞與重用。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小孩大學選這科系「絕對打斷腿」護理、生科、化工比文組還慘?
方城市

方城市

城市學特約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