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7時25分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規模8.8強震,為當地超過70年來最強烈的一次地震。中央氣象署原本發布海嘯警訊,已於上午11時40分發布海嘯警報。受其影響,引發的海嘯在13時18分抵台灣東部沿海地區,中央氣象署提醒民眾嚴加防範。
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海嘯警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首次針對海嘯開設,23架搜救機和14艘艦艇待命,請民眾避免至海邊附近活動。
氣象署研判,該地震所引發海嘯預計約於07月30日13時18分開始影響台灣,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湧升所造成的危害。
圖/取自中央氣象署
台灣過去發布過兩次海嘯警報,一次是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去年0403地震也有海嘯警報,即是在3小時內波到達台灣,預估波高會在0.3公尺以上。
氣象署也表示,定義0.3公尺以上是1級的影響,0.3公尺到1公尺在海邊人車就會被沖走,至於0.3公尺以下注意就好。而在1公尺到3公尺就是分級2級,3公分木板會被沖破。若海嘯達3公尺,沿海地區就會被淹沒。
地區 | 時間 | 浪高 |
---|---|---|
北部沿海地區 | 07/30 13:41 | 🌱小於0.3公尺 |
東北沿海地區 | 07/30 13:24 | 🌱小於0.3公尺 |
東部沿海地區 | 07/30 13:18 | 🌱小於0.3公尺 |
東南沿海地區 | 07/30 13:19 | 🌕0.3至1公尺 |
西南沿海地區 | 07/30 13:31 | 🌕0.3至1公尺 |
海峽沿海地區 | 07/30 13:45 | 🌱小於0.3公尺 |
「0730海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中午進行首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報告表示,按目前模擬狀況,海嘯可能受影響地區包括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新北市東北角、宜蘭縣和花蓮縣等沿海地區,研判溢淹水深約0.3公尺。
氣象署指出,台灣周遭海域地形複雜,海嘯波高度難以精準預測,可能根據地形變化,並持續數小時。氣象單位強調,海嘯並非普通海浪,而是由海底地震造成的劇烈海水位變動,可能出現多次海水急退與強烈回湧,極具危險性。
圖/取自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
氣象署也提醒民眾,一旦收到海嘯警訊或海嘯警報,請不要傻傻待在原地,務必!立刻!往高處、往內陸、找堅固、抓牢固!同時要隨時留意氣象署海嘯資訊,等到「海嘯警報解除」或「海嘯警訊解除」的消息發布後,再返回原處。
若所在的位置正好有高樓或山坡,請往高處移動。建議待在3層樓(高約10公尺)以上的區域,靜靜等待警報解除。
若附近沒有高處,請往內陸移動,盡量遠離海岸線。短程移動不建議開車,以免塞車、影響逃生,或是連人帶車被海嘯捲走。海嘯來襲時,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逃往高處或內陸,但如果你不幸剛好在海邊或低窪地區,眼看海嘯就在不遠處,真的來不及逃跑,請採取下列2種行動。
若來不及往高處或內陸移動,建議就地尋找堅固的建築避難,並打開所有門窗,減少海嘯對建築物的衝擊。
若不幸落入水中、遭海嘯沖走,請保持冷靜,抓住大型漂浮物,或是想辦法爬上附近相對較高的固定物,等待後續救援。
FB「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特別整理海嘯的常見問題,並提醒民眾,傍晚前切勿前往海邊、港口、防波堤、河口與海堤等海岸區域,以策安全。
Q:為什麼海嘯會先到台東,北部卻比較晚?
A:因為海嘯在深水區傳播比較快。台東外海是深水海盆,所以海嘯會先到;而北部外海是大陸棚(淺水區),傳播速度比較慢,所以最後才會被影響。
Q:為什麼西南部沿海預測的海嘯比較高?
A:海嘯進入淺水區時會減速,同時動能會轉換成位能,也就是波高會變大!
海嘯繞過恆春半島後進入西南部沿海,波高就會被放大;反觀花東沿海是深海直落型的地形,海嘯波來不及增高就直接撞上岸了,所以才會看到西南部的預測海嘯高度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