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上任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在兩年內整頓財政、翻新教育體系,實施凍卵補助計劃打造智慧治理。然而,2024年7月她因助理費案遭判刑並遭停職,由副市長邱臣遠接任代理,整座城市政局瞬間進入高壓觀察期。
儘管外界關注市政延續性是否中斷,但實際上,新竹市多項結構性改革已經成形。財政部債管評比「優等」、教育支出連三年全台最高,還有全國首創的智慧監測車與三維地籍平台,無不顯示這座城市正穩步脫離「只有房價高」的刻板印象。當政治變數來襲,治理成果是否仍能穩穩落地?
曾因高房價與快速城市發展備受矚目的新竹市,近年在債務管理上的表現同樣引發關注。根據市府統計,自2022年底至2024年間,竹市兩年內共減債45億元,減債幅度達45%,人均負債由每人22,139元降至11,913元,創歷史新高。此項成效亦獲財政部肯定,在113年度地方債務管理評比中,新竹市晉升為「優等」,並在全國22縣市中名列第三。
市府團隊表示,該項成果來自於嚴守財政紀律與開源節流並進的策略,透過強化預算控管、非必要支出刪減與財政結構優化,維持公共服務品質與建設推動之餘,減少舉債依賴。
綜合各項財政與施政表現,新竹市在全國縣市整體評比中也榮獲「進步獎」第2名,並獲中央額外補助1億336萬8千元專案款項,不僅是對財政管理績效的肯定,也成為城市繼續升級的重要助力。
圖/新竹市帶理事長邱臣遠。取自FB@邱臣遠
在數位轉型與教育公平日益受重視的趨勢下,新竹市近年積極推動教育政策現代化。目前已啟動「班班有大屏、一師一載具」政策,目標每年完成800間智慧教室建置,全面提升教學科技化。
針對教師制度改革,新竹市於2024年起全面調整合格代理教師的年功職等,提敘至最高年功薪級,改善薪資結構、提升穩定性。該項政策是呼應憲法法庭113年8月9日作出的憲判字第7號判決,指出「合格代理教師與專任教師教學責任已難區隔,若不敘薪屬違憲」,市府因此於113年度起撥款6,000萬元,推動制度改革。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秉持依法行政與教育平權的原則,響應憲法判決精神,積極推動制度調整,為每位在教學現場付出的代理教師爭取應有的尊嚴與保障」。
圖/「班班有大屏」打造優質數位學習環境,觸控式螢幕教育訓練。取自新竹市校園新聞網.jpg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中,新竹市從制度面、數據面與公眾參與面多管齊下,逐步打造以科技提升治理效能的城市樣貌。
新竹市自建的「幸福宜居網2.0」平台。是全國首創三維建物地理資訊圖台,整合GIS空間資訊、土地登記、都市計畫與實價登錄資料,首次以立體方式展示建築各樓層的成交價格。市府地政處指出,這套平台目前已完成超過32,000棟建物的立體產權模型,協助民眾用淺顯直觀方式了解社區房價分布。
治安維護方面,新竹市導入「AI巡防系統」,新竹市政府表示,導入系統後不僅可以快速且即時自動辨識車牌,迅速掌控可疑車輛,遇緊急狀況時還可發布SOS求救,與勤務中心建立即時通訊,讓一線員警執勤安全更有保障。
市府環保單位推動的「車載式六合一智慧監測車」,整合AI影像判識與感測模組,針對噪音、廢氣與排放進行即時取締與違規自動舉發,已榮獲2025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肯定。
新竹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市作為台灣科技重鎮,擁有豐富的產業鏈與創新技術能量,市府積極導入 AI、5G、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科技應用。
圖/新竹市警察局為提升警政科技應用,結合AI智慧科技及治安情資,打造「AI巡防系統」。取自新竹市政府官網
新竹市自112 年起率先提出全國首創的「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計畫」,以「生育自主」為出發點,補貼女性AMH檢測與凍卵費用,讓還未準備成為母親的女性,也能為未來多留一個選擇權。
市府強調,這項政策除回應女性生育年齡延後的現實,也致力消弭貧富差距對生育決策的干擾,讓凍卵不再只是特定階層的專利。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有高達八成受訪女性支持此項措施,諮詢與申請人數逐年上升,顯示「預備生育權」的觀念逐漸獲得社會共鳴。
凍卵補助象徵著新竹市在少子化應對上的一種政策創新:不以「加速生產」為唯一目標,而是正視女性的時間選擇、身體節奏與生涯規劃自由,嘗試用制度力量補上「人生選擇的空窗期」。
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近年來,新竹市政經歷多次人事變動。2022年7月,時任市長林智堅辭職參選桃園市長,由秘書長陳章賢代理市長職務。同年12月,高虹安當選市長,成為新竹市首位女性市長。然而,2024年7月,高虹安因貪污案一審判刑7年4個月,遭內政部停職,由副市長邱臣遠代理市長職務。儘管市長職位變動頻繁,市府團隊仍持續推動各項政策,然而,政治風暴對市政運作仍造成一定影響。市府部分局處首長出現異動,如教育處長陳木金於2024年5月請辭,轉任市政顧問。此外,高虹安雖已停職,仍以市長身份出席市府活動,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