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急速火流星極大期逢滿月有解?專家建議天文迷:山海觀星避光害、躺平仰望觀測無需望遠鏡就能追星

英仙座流星雨8/12每小時100顆!全台「最F4浪漫」觀賞地一次看

英仙座流星雨8/12每小時100顆!全台「最F4浪漫」觀賞地一次看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Howen。(示意圖)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5-08-07

天文迷注意!年度3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終於將在8月12日達到極大期,而且學者預估,屆時每小時「天頂流星數」上看100顆,從入夜直至翌日天明皆為觀賞黃金時段。由於英仙座流星雨素來以明亮的「火流星」聞名,每年夏季總為夜空掀開一場浪漫盛會,吸引無數觀星愛好者仰望星空,朝聖一年一度的壯觀星象。不過,因為今年觀測時段恰逢接近滿月的月相,英仙座流星雨恐會受到月光的干擾,故建議民眾避開光害干擾,選擇空曠寧靜的地點觀賞,才能充分享受繁星劃破天際的絕美瞬間,沉浸於宇宙壯闊帶來的感動。

夏夜星空必看火流星!英仙座流星雨8/12達極大期,天頂流星數整晚每小時飆100顆

自2025年7月17日悄然登場的英仙座流星雨,直至8月24日皆為活躍期。不過,說起英仙座流星雨最壯觀的觀測高峰,則集中於8月12日晚上。據了解,天文專家預測,該晚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可望達100顆,整體表現非常值得期待。

至於英仙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則預計在8月12日晚間8點30分自東北地平線升起,約莫45分鐘後就會進入最活躍時段。自午夜前後至翌日清晨,皆有機會觀賞到接連不斷的流星拋射,因此也建議天文控們提早卡位最佳視野,享受整夜觀星的樂趣。

取自Unsplash。攝影者Austin Schmid。(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Austin Schmid。(示意圖)

源自古老彗星的「大明星」!英仙座流星雨挾滿滿急速火流星,超長彗尾成宇宙奇觀

然而,說起英仙座流星雨的由來,很多人不知道,其來自於109P/斯威夫特–塔特爾(Swift-Tuttle)彗星殘留下的碎屑帶。

由於當彗星繞行太陽時,往往會受到強烈日照的加熱,致使內部的氣體、塵埃與石塊紛紛逸出,進而在太空形成一條長長的彗尾。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而這些碎屑,因為也會沿著彗星軌道持續運行,所以當地球每年此時通過這些微粒密布的區域時,大量塵屑就會進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劇烈摩擦燃燒,瞬間轉化為一道道劃破夜空的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資料照。台北天文館提供。圖/英仙座流星雨資料照。台北天文館提供。

不過,英仙座流星雨之所以能坐擁高人氣,除了流量穩定外,也來自其「流星速度極快」的稱號,而且「火流星」比例特別多。所謂火流星,是指亮度遠高於一般流星,而且可望照亮整片夜空的特殊天象。

又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紀錄,英仙座流星雨平均每年會出現約95顆火流星,遙遙領先雙子座流星雨的70顆。加上,即使在極大期前後,觀測者仍有機會每小時目睹英仙座流星雨30顆以上的流星,整體規模十分穩定,故堪稱夏季最令人期待的天象。

英仙座流星雨8/12適逢滿月有解?專家:山海區避開光害、躺平仰望即無需持望遠鏡

但專家也特別提醒,2025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極大期恰逢接近滿月的月相,明亮夜空可能或多或少對觀賞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過只要民眾避開強烈光害,還是有機會親眼捕捉飛掠天際的流星奇景,且觀測過程無需任何望遠鏡輔助,只要靜靜仰望星空、耐心等待星雨降臨,就能感受那份直擊心靈的震撼與絢麗。

因此,專家建議觀星愛好者優先選擇地勢較高、遠離城市燈光干擾的地點,如山區、海岸或鄉間空曠地區,以提升觀賞體驗的純淨度與震撼感。

為此,《城市學》更特別整理了網友公認全台北中南流星雨觀賞熱點,提供有需要的民眾儘早規劃行程:

遠離城市光害指南!網激推全台流星雨觀賞6大地點

地區觀賞地點特色
北部
地區
文化大學後山● 絕佳視野
● 景觀餐廳林立
● 適合約會或朋友聚會
推薦活動:能一邊享用美食一邊看星星。

內湖碧山巖● 俯瞰台北夜景
● 星空清晰可見
● 環境寧靜舒適
貼心提醒:山上較冷,記得帶上小外套保暖。

象山● 101最佳觀景點
● 多個觀景平台選擇
● 夜晚環境寧靜
建議:因為靠近鬧區,人潮可能較多,建議選擇人比較少的觀景台。

貓空● 山腰制高點
● 遠離市區喧囂
● 茶香環繞
亮點:是一處能享受寧靜時光的好地點。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靈驗祈福地點
● 夜晚氛圍神秘
● 視野遼闊
加分:可順道向神明祈福帶來好運。
中部
地區
合歡山● 開闊草原景觀
● 自然環境優美
● 適合野餐觀星
必備:帶上野餐墊和保暖小外套準沒錯!

日月潭● 夜晚湖面反射星空
● 風景如畫,適合拍照
● 環境清幽,適合靜心觀星

溪頭● 叢林環繞,星空璀璨
● 登山健行後的觀星最佳地點
南部
地區
觀夕平台● 觀賞日落和星空的絕佳地點
● 環境開闊,視野遼闊

阿里山● 壯麗的山景與星空
● 具豐富的生態環境
東部
地區
大坡池● 環境幽靜,適合觀星
● 近水的觀星體驗

關山親水公園● 觀星與親水活動結合
● 環境開闊,適合家庭聚會
觀星小提醒:注意安全,最好結伴同行,避免使用強光手電筒!

天氣變數成觀星關鍵!英仙座流星雨8/12極大期逢台灣水氣時節,午後雷陣雨需留意

與此同時,天氣狀況同樣是左右觀星體驗的關鍵。循此,中央氣象署預報指出,自8月11日起,台灣各地將陸續受西南風與南方低壓帶影響,水氣會明顯增多,主要降雨型態為午後雷陣雨。

儘管入夜後,北台灣與東北部的降雨情形會逐漸趨緩,可雲層依舊可能影響視野清晰度;至於中南部與東南部,則可能整天出現間歇性降雨,觀星條件較不穩定。所以專家提醒,有意前往觀賞流星雨的民眾,請務必掌握當地即時天氣資訊,並攜帶雨具備案,以因應突發變化。

欲知更多觀測指引與即時天象預報,請參閱台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

繼英仙座流星雨後,罕見月全食別錯過!9月8日台灣人全程可見,觀測時序表一次看

當然,繼英仙座流星雨之後,夜空的精彩仍未落幕。2025年全年將出現兩次日食與兩次月食,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9月8日即將登場的月全食。這場天象屬於「128沙羅序列」中的第41次,不僅具備高度科學觀測價值,更難得的是,全程在台灣皆可見,堪稱近年來罕見的觀測機會。

屆時只要天氣條件許可,民眾無需仰賴任何儀器輔助,即可直接以肉眼欣賞整個月食歷程,從滿月逐步進入本影、完全被地球遮蔽,再到緩慢復圓的過程,每一階段都令人讚嘆。錯過此景,實屬可惜。

2025年台灣重要天象|月全食(2025年9月8日)

2025年9月8日 月全食觀測時序表

月食階段時間日期
半影食始23:289月7日
初虧00:279月8日
食既01:319月8日
食甚02:129月8日
生光02:539月8日
復圓03:569月8日
半影食終04:559月8日

名詞解釋:

  • 半影食始:月球開始進入地球的半影區域,月球表面亮度極為輕微地減弱,肉眼通常難以察覺變化。
  • 初虧:月球邊緣首次進入地球本影區域,可見月面出現明顯缺角現象,此為月偏食的開始。
  • 食既: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區域,形成月全食的開始;月面呈現暗紅或銅紅色,即「血月」現象。
  • 食甚:月球位於地球本影中心最近的時刻,本次月全食的最深階段,為全食的「最大全影食」時刻。
  • 生光:月球開始從地球本影脫離,月面邊緣重新出現亮光,月全食結束、月偏食重新開始。
  • 復圓:月球完全脫離地球本影區域,恢復成圓,但仍在半影區中,視覺上可能仍略有暗淡。
  • 半影食終:月球完全脫離地球的半影區域,整個月食現象結束。肉眼幾乎無差異感。

全程歷時:5小時27分鐘(從「半影食始」至「半影食終」的整體觀測時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整理&表格製作:《城市學》

天文學中,什麼是沙羅序列(Saros Cycle)?

項目說明
沙羅週期
  • 週期長度:18年11天8小時
  • 意義:太陽、地球與月球回到相似的相對位置
  • 結果:產生性質相似的日食或月食
序列持續時間
  • 總持續時間:約1200~1500年
  • 食相次數:包含60~80次日食或月食
128沙羅序列
  • 編號意義:天文學家編定的第128號沙羅週期序列
  • 特點:每個序列都是獨立計數
  • 性質:擁有自己獨特的一系列食分事件
第41次
  • 序列進程:代表在該沙羅序列中的第41次食相事件
  • 計數方式:按時間順序在該序列中的發生次序

補充說明:

沙羅週期是觀測和預測日月食的重要工具,通過這個週期,天文學家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日食和月食發生時間。每個沙羅序列都有其獨特的特徵,而且序列中的每次食相都有規律可循。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整理&表格製作:《城市學》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墾丁又變了!全台瘋觀星,屏東十大追星地為何最直逼宇宙級?
2025「草莓滿月」為何叫愛情月亮?台北賞月6許願地錯過等37年
101天龍夜景好普?盤點台北登高地,這高空酒吧藏「絕版約會」
帶曖昧對象「百萬夜景」前愛心告白!台中情侶約會景點一次看
馬祖人覺得不美又討厭?藍眼淚美哭世界,全靠「追淚人」神隊友
守護億萬顆星星!合歡山暗空公園成觀星天堂全因南投「玩大的」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