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與都市化交織的今日,城市早已超越單純的居住功能,成為展現經濟實力與文化影響力的核心舞台。對台灣而言,城市品牌行銷不應僅限於觀光推廣,而應被視為一項從頂層設計延伸至地方實踐的整體治理工程。唯有先行確立核心價值與定位,勾勒國際化藍圖,並透過節慶活動、文化創意、宜居環境與數位行銷的協同推動,才能逐步累積品牌資產,最終在國際舞台展現持久競爭力
台北作為首都,以「未來、運動、安全」為品牌定位,透過智慧科技與公共治理展現都會的活力與韌性。國際馬拉松與世大運累積了運動城市的形象,而若能進一步強化資產管理與國際金融的戰略布局,台北不僅是治理中樞,更能躍升為亞洲的金融與智慧城市典範。以「金融+智慧」為雙核心的發展藍圖,正是頂層設計推動品牌治理的關鍵方向。
新北市兼具山海景觀與文化底蘊,北海岸海天奇景、觀音山與皇帝殿步道,淡水紅毛城、板橋林家花園與鶯歌陶瓷小鎮,皆展現自然與文化交織的魅力。九份山城的懷舊風情、平溪天燈的浪漫祈願,以及十三行博物館的歷史故事,共同構築台灣文化縮影。若以「山海生態、文化體驗、樂活生活」為核心,並透過主題廊帶行銷整合,新北將能從台北副都心躍升為國際舞台最具吸引力的多彩城市。
圖/新北兼具山海景觀與文化底蘊,若能透過主題廊帶整合行銷,新北將能躍升至國際舞台。unsplash by thevernon
桃園憑藉國際機場、航空城與科技園區,具備發展成為全球樞紐城市的條件。若能借鏡仁川自由經濟區,進一步整合智慧城市、物流樞紐與新創聚落,並以「全球樞紐、創新之都」為定位,桃園將能推動「亞太營運中心」發展,並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生態系,成為串聯全球產業鏈與創新網絡的重要引擎。
台中國家歌劇院已成國際文化地標,動漫、文創與設計產業蓬勃發展,塑造出「年輕、多元、創意」的城市形象。從雪霸國家公園、大甲鎮瀾宮到新社花海與午後茶文化,台中展現自然、人文與生活美學的觀光魅力,並躍升「全球百大旅遊目的地城市」。同時,以智慧機械與航太產業為核心,串聯綠能、自行車、光電等聚落,逐步形成具競爭力的創新廊帶。再結合綠色運輸與智慧建築,台中正以「健康、環保、國際化」為願景,邁向全球生活首都的典範。圖/台中國家歌劇院,張智傑攝影。
台南四百年的歷史底蘊,使其成為台灣文化古都。孔廟、赤崁樓與安平古堡是品牌核心符號,而夜市小吃與傳統料理則是最具說服力的國際語言。若能透過美食節、工藝展覽與文化交流轉化,台南將能與京都、奈良等亞洲古城並列,展現歷史深度與現代魅力兼具的品牌價值。
圖/台南以歷史底蘊與美食小吃為名,若能透過美食節、文化交流轉化等,台南將能與京都、奈良等亞洲古城並列。取自台南旅遊網
高雄正以「智慧港口」與「綠能永續」雙軸布局,完成由重工業港口到智慧綠能港灣的轉型,展現新世代城市願景。未來將透過智慧港灣建設、海洋科技創新與永續漁業發展,邁向亞太港灣文化與海洋城市的典範。身為台灣最大海港,高雄兼具國際貨櫃港的戰略功能與港灣生活意象,展現設計與文化交織的獨特風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海洋意象設計,串聯駁二特區與棧貳庫,凝聚藝文潮流與觀光能量,形塑「音樂文化之都」的城市意象。
圖/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取自臉書@陳其邁 Chen Chi-Mai
日本透過京都的歷史文化、橫濱的港灣發展與大阪世博的國際舞台,展現城市品牌與產業結合的能量;韓國則以首爾的 K-pop 流行文化和釜山的國際影展,成功打造全球影響力。這些案例說明,唯有將文化創意、國際化藍圖與產業運營緊密結合,城市品牌才能同時兼具經濟成長與文化價值。
城市品牌不是短暫口號,而是一場結合政策設計與市民參與的長期工程。它必須從頂層設計推展至地方實踐,先確立核心價值與定位,再透過國際行銷與跨域合作拓展能見度。同時,藉文化創意與城市故事注入情感內涵,以產業發展與招商引資驅動成長,再透過宜居環境與生活行銷厚植基礎。數位科技是升級引擎,而市民參與與社區認同,則是品牌能否融入日常並成為永續競爭力的關鍵。
圖/城市品牌需從頂層設計推至地方實踐,確立核心價值,才能拓展國際能見度。unsplash by mihaly_ko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