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怪物》掀旅台外籍客熱潮桃園比台北更國際?開箱背後因素

《中文怪物》掀旅台外籍客熱潮桃園比台北更國際?開箱背後因素 圖/《中文怪物》是面鏡子,映照出台灣國際化的真實進度與隱憂。取自酷的夢
作者:李建興
日期:2025-09-30

近期網路節目《中文怪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竄紅,短短上線一週就突破四百萬觀看。百位外國人齊聚舞臺,挑戰聲調、語法、語意的「大魔王」——中文。這不僅是一場語言比拼,更像是一場社會的投影:臺灣人看見外國人努力說中文,驚喜、欣慰之餘,心中也浮現疑問——我們是不是已經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了?尤其根據內政部數據統計,台灣截至2025年8月,來台居住的外籍人士已逼近百萬,達98萬,令人振奮,一時之間,各縣市掀起「最國際化的城市」之爭。然而,這場語言秀就像一場夜空煙火,短暫燦爛,卻需要城市基礎設施的支持,才能真正點亮長夜。換句話說,《中文怪物》的熱潮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台灣國際化的真實進度與隱憂。

數字會說話:98 萬外國人背後的趨勢 

截至2025年8月,臺灣總人口約2332萬,其中外國人98.1萬人,占比4.2%,值得欣喜的是,相較於2019年,六年前外國人僅77萬,短短六年間增加逾20萬。2023年更是關鍵轉折點,單年就有 23 萬外國人遷入臺灣,創下歷史新高。

李建興提供圖/李建興提供

李建興提供圖/李建興提供

如果說《中文怪物》是娛樂圈的驚喜黑馬,那麼這串人口數據就是社會結構的「無聲巨獸」,默默改變著台灣。這是因為,更細分來看,這百萬外籍兵團,外籍勞工就占75%,多數來自東南亞,在製造業、營造業、長照和家庭看護扮演支柱角色。而外籍配偶約5.8萬人,占6%。不少人最終會選擇入籍,成為「新住民」。而最具指標性的專業人才、留學生、外交官則占一成多,此乃臺灣急需卻相對不足的部分。

換言之,臺灣的國際化並非「高端白領潮」,而更像是一場「勞力紅潮」。

延伸閱讀

六都如何定位自己的品牌形象?城市行銷頂層設計到地方實踐解析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地圖上的國際化:桃園領跑,六都集結 

再看各縣市外國人的分布狀況。其中,桃園擁有國際機場,又是電子、製造業重鎮。外國人數量全台最多,達 16.2 萬人,占比 6.9%,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名」。桃園的國際化不只在航站出入境,更在於工廠產線與社區生活。

至於新北則仰賴生活圈的磁吸效應,使其擁有13.7萬的外國人,占比 3.4%。它是臺北的生活延伸帶,吸納了大量在首都圈工作、卻選擇居住成本較低的外國人。台中對外國人來說,則是產業的磁場。外國人 12.8 萬人,占比 4.5%。傳產與科技並立,工廠林立,是外籍勞工的主要聚落。

而再往南看,南方的港口——高雄,也有11.5萬名外國人,占比4.3%。海運、石化與製造業的發達,讓這座城市成為外國人南向的落腳點。反觀,臺北市,外國人僅8.3萬人,占比3.4%,反而不是最多的。但台北專業人才、外交人員與留學生的聚集地,但因總人口基數龐大,比例並不特別突出。臺北像是國際舞臺的聚光燈,但真正的外籍人口卻分散於生活圈外圍。

全台各縣市外國人居住人口統計

縣市外國人居住人數縣市總人口外國人占比
桃園市162,144人2,348,859人6.9%
新北市137,683人4,049,413人3.4%
臺中市128,626人2,867,525人4.5%
高雄市115,558人2,715,004人4.3%
臺北市83,744人2,456,404人3.4%
臺南市64,324人1,872,251人3.4%
新竹縣27,314人545,216人5.0%
新竹市21,292人407,523人5.2%
彰化縣20,791人1,178,054人1.8%
苗栗縣19,220人479,758人4.0%
屏東縣17,725人744,731人2.4%
南投縣15,058人484,631人3.1%
雲林縣14,751人559,444人2.6%
宜蘭縣14,621人455,594人3.2%
嘉義縣12,822人499,440人2.6%
花蓮縣11,486人312,751人3.7%
嘉義市8,957人263,107人3.4%
臺東縣8,401人222,484人3.8%
澎湖縣1,582人106,544人1.5%
金門縣924人132,006人0.7%
連江縣66人11,681人0.6%

表格整理:城市學

李建興提供圖/李建興提供

延伸閱讀

新北市政府打造宜居城市,加速往國際化城市邁進

台灣外籍人士的圖像,藍領遠多於白領 

如果把臺灣的國際化比作一棵大樹,那麼根系是外籍勞工,扎得又深又廣;枝葉則是外籍專業人才,卻稀疏得讓人擔憂。職業無貴賤,但台灣需要的是多元平衡的人才,因此75%為勞工,他們支撐起臺灣的產線與照護體系。但在 AI、半導體、生技等需要國際專才的領域,臺灣卻顯得相對乏力。

李建興提供圖/李建興提供

這種結構帶來兩層風險。包括「產業依賴風險」,亦即,一旦移工政策收緊,製造業與長照將瞬間「斷鏈」。「競爭力空洞化」,若高端專才不足,臺灣的創新能量將逐漸落後。

再來比較鄰近的日韓。單看比例,臺灣4.2%的外國人比日本(2.7%)、韓國(3.9%)都高。但別忘了,「數字」不是全部,結構才是關鍵。

拿日本來說,外國人超過330萬,絕對數量遠高於臺灣。近年也逐步放寬藍領移工政策。至於韓國的外國人約200萬,且政府積極推動「多文化家庭」政策,社會融入度較高。臺灣雖然比例漂亮,但結構偏重於勞工型。看似「國際化比例第一」,實則可能是「人才國際化最後」。

這就像三個學生考試:臺灣分數高,但題目多是選擇題;日本韓國雖分數低,卻在寫申論題。短期看臺灣漂亮,長期卻可能輸在深度。

延伸閱讀

台中綠美圖開幕4打卡點!雲朵屋頂彩蛋曝,世界地標有醜地方?

別讓《中文怪物》成為煙火秀,台灣應將國際化視為社會長跑 

總之,《中文怪物》讓外國人站上舞臺,用中文闖關。對臺灣觀眾而言,這是一種文化被肯定的滿足感;對外國人而言,則是展示努力、融入社會的舞臺。但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外國人說中文好可愛」的表層。真正的國際化,不是語言表演,而是教育、產業、政策的全方位融合。如果說《中文怪物》是煙火,那麼臺灣的國際化就是馬拉松。煙火照亮瞬間,馬拉松卻決定未來。

要讓臺灣真正邁向國際化,我們至少要完成三個轉型。

一、從勞工型轉向人才型,即要建立友善制度,吸引 AI、生技、綠能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否則,我們只能在「廉價勞力國際化」的框架裡打轉。

二、從都會型轉向全島型。目前六都聚集了69%的外國人,未來若要讓嘉義、宜蘭、花東也具備國際化條件,就必須在教育、生活環境、語言支持上加碼投資。

三、要從語言秀轉向文化融合。《中文怪物》讓語言成為娛樂,但臺灣真正需要的是讓外國人「生活在中文裡、工作在文化裡」,而非只是在舞臺上比賽。

《中文怪物》爆紅,提醒我們語言可以成為國際化的起點,但絕不是終點。臺灣如今已有近百萬外國人,國際化,不是靠煙火式的熱潮,而是靠馬拉松般的耐力。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臺灣成為一個能吸引並留住世界人才的國際社會,而不是只在網路節目裡,歡呼「外國人會說中文」。煙火易逝,長跑才見真章。這才是《中文怪物》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亞洲13大退休天堂曝光!美國人最愛的城市裡,台北靠這優勢入選
2025簡單生活節全攻略|伍佰x李宗盛夢幻合體,林憶蓮重返舞台
李建興

李建興

年逾半百的老熟男、入行三秩的媒體人、甫承重任的副社長、週遊城市的觀察者、看盡職場的上班族、教育改革的報導員、永續工程的研究生、評鑑平台的操盤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