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台北大安金山南路巷內的百年町屋聚落「勤美0km山物所」,自2024年3月開幕以來,始終以「城市中的山林入口」為核心概念,致力串聯自然、文化與當代潮流,透過場域內的跨域合作與策展式零售體驗,經由老屋場域,引領城市與自然生活的雙向連動,讓人們在都市裡重新感受時間與自然的節奏。
圖/取自臉書「0km」。
而2025年10月,勤美0km山物所再次迎來年度雙亮點。不僅日本工藝眼鏡老字號品牌「金子眼鏡店」在台灣的首間直營門市正式落腳於C棟;同時還第一次參與,由創客吧有限公司發起的城南潮州街區藝術節「潮州街龍」,並以年度主題《白日夢遊》,一口氣連結藝術家、藝廊、在地場域與社群,讓大眾能在熟悉的街區間,展開一場穿梭現實與想像的夢遊旅程。
2025年「潮州街龍」已於10月17日至11月23日正式登場。本次活動,以「白日夢遊」為年度主題,讓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化身為一座可步入的「無牆美術館」。
據了解,該活動由創客吧有限公司主辦,一次連結藝術家、藝廊及在地場域與社群,積極透過各式策展行動,引導觀眾在日常街景與想像場域間穿梭,在現實與幻想的流動過程,重新測試城市感官與生活藝術的邊界。
圖/勤美學0km山物所提供。
在此策展架構下,活動網絡也自然向外延展,進入榕錦時光生活園區、0km山物所、Node94與貳房苑等場域。同時,2025年潮州街龍還攜手若木藝廊、一嶼等藝廊共同合作,從攝影、塗鴉到大型裝置與藝術尋寶,推動創作能量滲透街巷與騎樓之間,讓城市不僅成為展覽的背景,還成了藝術生成與觀眾參與的有機現場。
其中,勤美0km山物所的「複森林」作為歷史建築翻修、植栽生長與當代結構交疊的實驗空間,即被視為本屆「白日夢遊」的重要節點。
在此場域,2025潮州街龍「白日夢遊」的藝術創作,不以白盒子式的展品為目標,而是取時間與自然的痕跡為底色,讓觀者在行走間,隨著街區的節奏與呼吸,自然而然地步入作品之中。
圖/取自臉書「0km」。
也正是在此空間氛圍下,藝術家吳建興的裝置作品《堆鐵VI》(Iron Stacking: Build Your Way VI, 2024),得以映入大眾的眼簾。
透過2025潮州街龍主辦單位的介紹可知,《堆鐵VI》作品尺寸為高140公分、寬70公分、深115公分,並以汽車引擎蓋、不鏽鋼球與鐵為主要材質。
為了讓金屬在光影與植相之間展開對話,並和整個空間動線形成微妙的呼應與平衡,吳建興不僅特將原本冷冽的工業結構,重新組構成具流動感的量體,也讓來自工業製造體系的作品語彙,不止於材料展示。
像是吳建興就與黑手師傅協作,把汽車工業的符號與結構解編再造,使時代發展、消費主義與勞動價值的張力,一口氣壓縮於物件堆疊之中。
圖/取自臉書「Node94」。
故《堆鐵VI》的外觀造型,如同文化遺址般層層堆起,流線語言指涉進步與未來。而作品堆砌的過程,本身也象徵著喚起記憶,使材料在當代語境裡,獲得了巧妙延續。
又談及《堆鐵VI》背後的創作理念,吳建興大方分享,母題可追溯至日本民間「堆石傳說」,即一項永遠未完的任務。在吳建興的詮釋裡,當《堆鐵VI》被安置於「複森林」,那份彰顯「無止境」的精神,無形中也會隨場域被進一步放大。
跨文化視角: 堆石行為在世界各地文化中都有出現,從蘇格蘭的「凱恩」(cairn)到藏傳佛教的瑪尼堆,反映了人類對石頭作為永恆媒介的共同認知。
生死觀念: 堆石傳說體現了日本文化中獨特的生死觀,既有佛教輪迴的概念,也融合了神道教對自然的崇敬。
現代意義: 在當代社會中,堆石可被視為一種冥想實踐,幫助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找回平靜與專注。
圖/勤美學0km山物所提供。
就像翻修後的古建築,保留下時間的紋理,讓森林能在屋內持續生長,彷彿時間就在空間裡呼吸,隨著具備幾何結構與冷冽質地的金屬雕塑,與自然與建築之間形成張力與平衡。
因此,當觀者走入勤美0km山物所的「複森林」內穿梭或停駐,都能感受到歷史與當代、自然與人工、真實與夢境不斷交疊與輪轉。
此時,《堆鐵VI》便不再只是靜態物件,而是一道通往另一個時間維度的大門,能讓人們透過凝視,重新思考人與環境、記憶與現實的關係。
圖/取自臉書「Node94」。
其實,回到創作脈絡,《堆鐵VI》隸屬於吳建興的「堆鐵」系列。長年來,他都以日常物件與工業材料作為創作語言,試圖把汽車引擎蓋等零件視為文化載體,並透過拆解與重組的過程,探索工業製造如何在當代被重新詮釋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這樣的創作方式,除了使金屬不再是冷硬的功能性材料外,還重新定義了人與機械、技術與文明之間的媒介,承載社會記憶與情感能量。
特別是當《堆鐵VI》落位於勤美0km山物所的「複森林」,這份介於現實與象徵之間的特質再被推升與放大,也讓2025潮州街龍的年度主題「白日夢遊」,從一個策展主題,輕巧轉身成一種觀看生活的方式,亦彷彿一場可被凝視、可被記憶、也能被不斷建構的日常夢境。
圖/取自臉書「Node94」。
勤美0km山物所 × 2025潮州街龍 展覽資訊
展出日期:2025年10月17日-11月23日
前往地點:0km山物所「複森林」(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1號)
勤美0km山物所 × 2025潮州街龍
Iron Stacking: Build Your Way VI(堆鐵VI)裝置藝術介紹
作品名稱:Iron Stacking: Build Your Way VI(堆鐵VI)
作品年份:2024
作品材質:汽車引擎蓋、不鏽鋼球、鐵(Car hood iron, Stainless steel ball)
作品理念:
《堆鐵》系列作品由藝術家吳建興與黑手師傅共同製作,以汽車零件(特別是引擎蓋)為創作核心。希望透過解構汽車符號與材質,展現汽車工業、消費主義與勞動價值之間的張力,並從中尋找文化遺產的新詮釋。
作品靈感:
《堆鐵》系列作品取自日本堆石傳說,象徵人類不斷堆疊、建構與反思的永續任務。因此,作品在造型上,如銅文化遺址般堆疊,並結合流線型的現代語言,寓意科技與文明的演進,也喚起人們對時間、工業與文化延續的深層記憶。
勤美0km山物所 × 2025潮州街龍
裝置藝術創作者 吳建興 Wu Chien-Hsing 簡介
吳建興於1987年生於臺灣,現居紐約與台北兩地。創作內容涵蓋繪畫、複合媒材、空間裝置、錄像、雕塑與行為藝術等多個領域,相當善於運用日常物件,探索其外在形態與內在能量的轉化與存續可能。
早期,吳建興作品以「家」所建構的人際網絡與價值體系為主題,試圖透過藝術方式反映臺灣產業結構的轉變與個人生活經驗的交錯,為逐漸凋零的產業尋找新的發聲權。
至今,其作品更經常融合神話、預言與反傳統雕塑元素,涵蓋過去、現在與未來,並涉及工藝與工業、世俗與神聖、現實與虛構等概念。
綜上所述,吳建興擅以獨特的視覺語言引發觀眾對社會、文化與個體經驗的思考,作品詩意且象徵性強,透過不同材質與結構的融合,創造出充滿共感的當代藝術經驗。
活動地點: 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周邊,建議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參與方式: 活動採自由參與形式,無需事先報名,可依個人興趣選擇參加的活動。
最新資訊: 活動細節可能有所調整,建議民眾關注官方社群媒體以獲取最新資訊。
探索建議: 建議預留充足時間漫步於潮州街區,以「白日夢遊」的心態探索街區間的藝術驚喜。
另一方面,創立於1958年的老字號品牌「金子眼鏡」(KANEKO OPTICAL),67年來也以「透過眼鏡帶來夢想、感動與幸福」作為品牌哲學,承襲日本福井縣鯖江的手工製鏡工藝,並堅持取亞洲臉型為基準設計,從切割、入芯、細磨到拋光,全程由職人親手完成,體現出精緻且內斂的製造美學。
而且為振興工藝產地與推廣匠人工藝文化,金子眼鏡業者還特別於2006年創立自家工坊「BACKSTAGE」,聚合資深職人與新生代工匠;接著又在2008年,至大阪芝川大廈開設「THE STAGE」,作為連結使用者與產地鯖江的文化橋樑,深化大眾對製鏡精神的理解。
圖/取自臉書「0km」。
所以多年來,金子眼鏡早在台灣累積了眾多愛好者,並為回應死忠顧客的期盼,品牌方持續尋覓能展現其工藝精神的理想空間。
最終,他們選擇落腳於建於1930年代的「0km山物所」C棟,這一座蘊含歷史氛圍與自然氣息的日式町屋,也代表品牌從日本走入台灣生活的第一步。
當然,金子眼鏡業者此舉,不僅延續了「THE STAGE」強調歷史空間、工藝與使用者的交流對話,還完美呼應品牌所重視的匠心精神與人文溫度。
圖/蔡炆璇攝。
因此,隨著金子眼鏡在台的直營門市於10月17日盛大開幕,首波展示除帶來近600款的職人手作鏡框,包括與ISSEY MIYAKE聯名的「ISSEY MIYAKE EYES」系列及多款墨鏡;店內同時還霸氣公開工坊所使用的手工器具,讓消費者能近距離感受製鏡工藝的細節與溫度,並提供維修與調整服務。
其實,作為日本少數兼具製造與銷售的眼鏡品牌,金子眼鏡店的進駐,無疑象徵從「製造」走向「生活體驗」的延伸。且業者還透露,2026年第二季計畫再導入驗光服務,繼續完善鏡框到鏡片的專業流程,提供台灣民眾全方位的視覺體驗。
圖/蔡炆璇攝。
綜上所述,從藝術家的金屬堆疊,到匠人的鏡框雕琢,勤美0km山物所都讓百年町屋於現代城市裡重新發光。不僅歷史建築能延續昔日風華,融合藝術、文化與工藝後,更展現出生活的多重面貌。
尤其,當2025潮州街龍的「白日夢遊」氣息在街區裡蔓延,台北的日常也因此多了一處,能自由呼吸、穿梭夢境與現實的文化登山入口。
日本福井縣鯖江手工製鏡工藝品牌
「金子眼鏡店」(KANEKO OPTICAL)相關資訊
前往地點:勤美0km山物所 C棟(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1號 C棟)
營業時間:11:00-19:00(不定休)
聯絡電話:02-7755-7526 #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