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老宅探秘!華江整宅的半世紀都市規劃

《有生之年》高家「華江整宅」成打卡點!3大深藏都市前衛老屋

《有生之年》高家「華江整宅」成打卡點!3大深藏都市前衛老屋 圖/台劇《有生之年》取景自華江整宅。圖取自有生之年粉絲專頁。
作者:羅溫妮
日期:2023-11-02

台劇《有生之年》在Netflix播出後即登上熱門排行榜,口碑票房俱佳,近日播出結局再次掀起聲量,劇中高家一家人的取景地萬華「華江整宅」,也成為影迷朝聖地,雖然建築具有年代感,但其中天橋連結住家的獨特結構又具有前衛元素,為何當時會有如此獨特的融合風格國宅?以下盤點3大「愈陳愈香」的風格老建築與其背景。 

1.萬華「華江整宅」環形天橋、彩繪水塔,影劇超夯取景地 

由吳慷仁、楊貴媚、鄭元暢、林哲熹、孫可芳等人主演的家庭台劇《有生之年》故事圍繞在高家一家人的日常,像是高家夫婦經營的早餐店,一家人生活的老房子,處處充滿台味引起共鳴。

尤其是高家門口廊道連結舊天橋,背景是繁華的台北市街景形成一種衝突美感,地點就位在萬華的「華江整宅」。

延伸閱讀

漫遊台北存在最久、也最富設計韻味的「華江社區天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北旅遊網官方IG😊現在玩台北(@taipeitravel)分享的貼文

台劇《有生之年》取景自華江整宅。圖取有生之年粉絲專頁。圖/台劇《有生之年》取景自華江整宅。圖取有生之年粉絲專頁。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半世紀前的首次都市規劃,自足社區超大生活圈 

華江整宅早在1970年代起建,是北市政府第一次徵收華江地區所規劃,由台灣知名的六大建築師:沈祖海、陳其寬、黃寶瑜、高而潘、虞曰鎮、郭炳才建造,總共五層樓的住商混合大樓,一、二樓挑高設計成店家,三、四樓是住家,由四座天橋串起這座「空中圍城」,形成16棟樓、120個樓梯、4千戶住家的聚落,其中巨大水塔、派出所、污水處理等設計當時也一併設計進去,規模非常大。

走過一遭華江整宅,可感受50年前的老台北歷史,混雜著新台北的繁華,新舊交雜的獨特風格成為眾多影劇、廣告取景地。

華江整宅因台劇《有生之年》再次造成討論。圖取自有生之年粉絲專頁。圖/華江整宅因台劇《有生之年》再次造成討論。圖取自有生之年粉絲專頁。

華江整宅是影劇取景熱門地。圖取自「我是華江人」粉專。圖/華江整宅是影劇取景熱門地。圖取自「我是華江人」粉專。

2.老台北人的共同回憶「中華商場」繁華大樓緊鄰鐵路

興建於1961年的中華商場,曾經是象徵台北繁華的招牌建築,緊鄰著西門町,共有八棟三層建築,並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棟名,舉凡家電、美食、最流行的衣物皮鞋、唱片行在這通通找得到,建造前的背景時空,是國共內戰時期,中華民國政府撤台,聚集許多攤販過於雜亂還被視為都市之瘤,直到蔣中正下令才重新改建。

公視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曾經在汐止片場重現,觀看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白先勇小說《孽子》也能窺見中華商場的輝煌時期。

延伸閱讀

台北人的共同回憶:回顧中華商場的興衰【上】

《天橋上的魔術師》還原已遭拆除的中華商場。圖取自天橋上的魔術師粉絲專頁。圖/《天橋上的魔術師》還原已遭拆除的中華商場。圖取自天橋上的魔術師粉絲專頁。

中華商場的黃金時代,新建天橋人潮爆滿 

中華商場興建時,鐵路尚未地下化,當時政府考量交通安全,後來興建中華路武昌街天橋,人潮也越來越多,只要有遊行就可以見到人們聚集在天橋上觀看,當時的樓頂廣告物「松下電器」高聳的霓虹招牌,甚至比建築物還要高,成為一大特色,加上中華商場全長逾1公里,從北門一路延伸到小南門,熱鬧程度是前所未見。

雖然隨著鐵路地下化、都市規劃原因,中華商場在1992年已遭拆除,但它的獨特性就算僅存31年,仍深烙在老台北人回憶中。

延伸閱讀

台北人的共同回憶:回顧中華商場的興衰【下】


當時一群大學生在中華商場做攝影作業。圖取自天橋上的魔術師粉絲專頁。圖/當時一群大學生在中華商場做攝影作業。圖取自天橋上的魔術師粉絲專頁。

3.南機場公寓60年前就有「飛天旋轉樓梯」 

南機場國民住宅歷史悠久,從它的命名就可略知一二,在日治時期該區是軍機用地,所以有北松山、南萬華機場的稱號,不過戰爭過後大批眷村居民移居在此,上千戶眷舍興建在此,後來外地人北上,住戶越來越多,又加上南機場地勢低,每逢颱風就容易淹水,當時台北市政府便著手改建,1964年南機場公寓隨之誕生。

南機場公寓的旋轉樓梯在當時非常新潮。圖取自金車文教基金會官網。圖/南機場公寓的旋轉樓梯在當時非常新潮。圖取自金車文教基金會官網。

大社區搭配前衛建築工法,曾是熱門模範社區 

南機場公寓落成時,是當時最新潮的集合式住宅,不只有西式旋樓梯設計,也是全台第一個引進沖水馬桶的建築,甚至還有垃圾投放口可以直通一樓集中,加上採光、通風佳,是當時的模範社區,許多國外華僑、使節都會到此參訪,不過隨著家家戶戶鐵皮違建、建築老舊,現在已經充滿了歷史痕跡,但白色的旋轉樓梯仍矗立,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取景處,就連國際名導盧貝松電影《露西》也曾在此拍攝。

延伸閱讀

南機場再生聚落、斯文里工作站、萬華青年社宅,發現都更的各種樣貌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北旅遊網官方IG😊現在玩台北(@taipeitravel)分享的貼文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旅遊地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都更衝擊台北溫羅汀!海邊的卡夫卡歇業巷弄藝文空間如何保存?
日本鄉村廢棄空屋多反帶動房市?外國人搶買背後原因曝光
2023重陽敬老金最高兩萬元!怎麼領、可以代領嗎?懶人包看這篇
台北10大社會住宅哪些藏雷?租金4萬一級社宅現「50元牆裂縫」
羅溫妮

羅溫妮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