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運動村里認證」214村里獲獎!政府運動台灣力圖紮根基層
圖/114年運動村里認證表揚典禮暨認證分享會。運動部全民運動署提供。 為實踐「運動壯大臺灣」的施政願景,運動部全民運動署11月26日舉辦「114年運動村里認證表揚典禮暨認證分享會」,其中在328個村里投件共有214個通過首屆認證,並選出21個表現突出的「運動村里大使」,現場超過200位村里代表與會,展現基層社區推動全民運動的強大能量。
328投件、214獲證,運動從試辦走向制度化
全民運動署說明,「運動村里認證」從113年試辦、114年正式擴大推動,今年投件數比前一年成長近9成,全臺328個村里響應,其中214個通過認證,通過率約2/3,且包含30個偏遠地區村里,顯示運動風氣不僅在都會蔓延,也已深植山城、離島與鄉村社區。
為鼓勵長期耕耘,今年認證效期也由一年延長為兩年,同時自113、114年獲證村里中遴選21個「運動村里大使」,成為全臺社區運動的示範標竿,帶動鄰近村里共同加入運動行列。

把運動真正「送進日常生活」!運動署:以村里為單位
運動部全民運動署指出,推動「運動壯大臺灣」,關鍵不只在頂尖選手,也在於如何讓每一位國民在日常就能「方便動起來」。
而全民運動署房瑞文署長表示,最新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人有運動習慣的比例已達八成以上,但認為住家附近運動場所「足夠」的比例,仍有進步空間,這也是運動村里認證要補位的地方──「以村里為單位,把運動送到家門口,讓長輩、上班族、學生甚至幼兒,都能在生活圈裡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
房瑞文強調,在中央持續投資運動建設之餘,更需要社區自發、村里長與在地團隊的帶頭號召。「運動村里不只是拿一個牌子,更是承諾——承諾要為居民打造友善、便利、跨齡的運動環境。」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