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叢出現會發電、吃電的細菌,科學家除拿它做導電生物電池外,黃石公園溫泉湖也發現產電菌、電纜菌

科學家都不繳電費?電力超強「發電細菌」還愛吃人類有毒污染物

科學家都不繳電費?電力超強「發電細菌」還愛吃人類有毒污染物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Moritz Mentges。(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方格子VOCUS
日期:2022-07-05

很久很久以前,科學家發現,細菌可以利用超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活下去,可能是因為靠樹樹倒,靠人人跑,還是靠自己最實在。所以,即使在沒有氧氣、沒有養份的情況下,不少細菌也能活得理直氣壯,像是光嗑電就能爽活的電細菌(electric bacteria),可說是細菌界Cosplay插頭最成功的一位。

【 文章時間:2021年1月4日 】

1987年,科學家Derek Lovley找到不只吃電,還會發電的菌種「Geobacter」(揪菌),一直到今天,揪菌仍是最有效率的產電菌。

另外一種知名產電菌是「Shewanella」,這名字直接音譯「邪娃捏拉菌」,聽起來雖非善類,但也被科學家們深入的研究了。

通常這類「怪里怪氣」的菌,都生活在極端環境,好比火山溫泉、北極冰帽等,離人類生活環境十萬八千里遠。

延伸閱讀

嘉雲南獵房「租屋頂」售台電!太陽能種電神人年賺3百萬永續財

方格子提供。圖/方格子提供。

但科學家這次,卻在人類腸道菌叢裡找到會發電的細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不過吃電它來說,只是備用的求生技能,平常還是有肉吃肉、有酒喝酒,人們也不能因為體內存在這種菌,就用插頭插鼻孔幫iPhone充電。

延伸閱讀

300億租金補貼術!租屋族符資格「申請過包中」2時機漏信就沒了

但發現這麼神奇的細菌,沒好好利用它,就太丟臉又可惜了。

因此科學家除了拿它做生物電池外,2019年,黃石公園的溫泉湖裡,科學家也發現了,能把有毒污染物吃掉,並產生電力的細菌。

方格子提供。圖/方格子提供。

科學家表示,有些長成生物膜(biofilm) 的產電菌,會冒出長長的觸角,就像電線一樣,把電傳給遠方的朋友,這種傳導方式非常有效率,幾乎沒有能量損失,有時候強度反而還增加好幾倍。

還有一種在海底土壤找到的電纜菌(cable bacteria),喜歡一個一個手牽手排排站,列出長長的一條電線。

延伸閱讀

台北推「捷運房價租金地圖」居住正義2.4真讓房市租屋更透明?

科學家們還破解,這些電纜菌傳導電流的工具,原來就是包在電纜菌外面的一層絲狀物。

這些導電絲直徑只有50nm,導電度相當的好,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運用電纜菌做的iPhone滑臉書囉!

方格子提供。圖/方格子提供。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Sky in the wall參考資料喜劇系科學,資料來源圖片來源原文《科學家不繳電費!吃電也發電的細菌,到底還有什麼是細菌不會的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勞工確診Omicron可領50%薪水補貼最長一年!沒防疫保單搶申請
寶寶出生1萬變2萬!台中明年倍增生育津貼,媽咪坐月子補助升
全台大停電,電網電廠狂出包!台灣2025年限電淪「黑燈時代」?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是一個新型態的創作與交流平台,提供無廣告、乾淨簡潔的創作及閱讀空間,也致力於讓有料有趣的內容獲得收入回饋,開創多元的收費機制,幫助創作者實踐夢想。 目前已經有每月200萬個非重複訪客、20萬會員以及2萬位以上的創作者,在這裡盡情享受創作與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像。如果你喜愛閱讀,渴望聽見多元聲音,更不應該錯過這些精彩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