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興建完成的澎湖南海候船室,完工13年來不曾有較大改變。
經過設計團隊針對空間、乘船體驗及購票服務流程調研後,共梳理出11處服務痛點,其中包含:指標不清楚、購票資訊零散、排隊動線衝突…等問題。
圖/台灣設計研究提出以「Taiwan Hi」作為藍色公路品牌,以澎湖第三漁港「澎湖車船處交通船馬公候船室」作為導入美學改造的首發場站。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提供。
團隊因此透過使用行為分析、梳理分類航班、票務、公告…等資訊,並採用強化電子顯示器及公佈欄,讓原本到處補丁式張貼資訊,不再干擾民眾視覺。
同時運用地面色塊,作為引導民眾排隊的指引,讓民眾在購票時,可直覺找到路線,減少來回走動的機會,更降低動線衝突。
圖/建築外觀採用減法設計,將原有的滯水池移除,改造成為休憩平台,同時調整候船室招牌移至明顯位置。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提供。
建築外觀則採用減法設計,將原有的滯水池移除,改造成休憩平台,同時調整候船室招牌,移至明顯位置。
另外,觀顏色則調整為白色系,用以提升入口明亮性。室內空間保留原建築挑高及中軸線聚焦特色,空間同樣以白色系為主,不僅跳脫以往的陰暗色彩,更讓整體空間感受到明亮溫暖。
售票服務台,則以澎湖玄武岩為發想,採用灰色塗裝,除凸顯售票處之外,也與純白空間呼應。
另調整服務鈴高度、貼附點字標示,以便於無障礙使用者的使用。廁所則增設行李鎖,讓攜帶大件行李旅客方便使用。
圖/海廢座椅,是整體空間最重要亮點之一。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提供。
國內優質家用品牌NakNak打造出海廢座椅,是整體空間最重要亮點之一。
椅面建材是從台灣海域蒐集超過7萬個回收寶特瓶(PET),疊起高度相當於30棟101大樓,接著摻入回收蚵殼粉、保麗龍等材料,再製而成為循環建材。
椅面選用接近淺木色,為空間增添溫度。簡潔俐落的座椅結構,從尺度、弧度、結構設計上均考量人體工學,椅架下方空間能輕易擺放大型行李,不僅美觀也兼具實用,簡約的設計讓海廢座椅更加貼近民眾需求,也兼具國際與在地化特色。
台灣作為海洋國家,永續的海洋政策正是政府努力的目標之一,因此藍色公路十年整體發展規劃更為重要。
設研院提出以「Taiwan Hi」作為藍色公路品牌,並針對全台灣不同等級港口空間進行調查與分析。
除南海候船室之外,未來會將設計延伸應用至船票、航運工具、船舶指標、禮贈品。
在候船室完工後,當地居民反饋「買票和窗口動態螢幕資訊顯示,比以前清晰許多,同時排隊路線也較清楚」。
透過設計力的改造,不僅扭轉民眾對候船室的傳統印象,更是彰顯設計所帶來的影響力。
期許透過更多的藍色公路設計,為我國海洋運輸環境,開創出更多的美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