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自然戶外指標格式設計!藍白拖害人眼花、皮卡丘黑黃色最暖?
圖/陽明實驗山屋的識別指標雖然色彩鮮明,但依舊符合山林色系,和諧又能提供指引。台北畫刊提供。 指標不只要能表露資訊,以最妥適方法呈現也是一門專業!熱愛山林的「格式設計」策展總監王耀邦就特別從個人興趣出發,用自身設計經驗提出打造休憩指標的新思維,盼民眾與三五好友前往名勝樂園共度歡欣時光,享受生活樂事時,一路看見的資訊標牌與方向指標,能成為最佳幫手,告訴我們身在何處又該往哪去。
指標新思維1 /識別系統設計以目的為本
循山徑而上,來到陽明山海拔近1000公尺處,撥開層層山嵐迷霧,一塊橫在老建物上、螢光綠色的細長柱形招牌躍入眼前,恰好達到吸引眼球和辨識目的地的雙重效果。
看更多 》滅火器一定要是紅色?公共消防設備「示範設計」改造後更安全!
由格式設計操刀改建、前身為1970年代警察駐在所的「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 」,其招牌占整體建物的比例雖小,但鮮明的螢光綠卻放大其存在感,既不會太張揚,又能和諧融入一片青山綠景之中。
看更多 》從國際紅回來的台灣設計!倫敦看見廟宇信仰,京都綻放台灣之花

低調地融入而不被湮沒,是王耀邦對山林場域指標所提出的解答,因為設置指標系統的最終目的,即在不干擾自然生態的前提下,還能引領民眾前往目的地,因此不求刻意彰顯,也不改變自然紋理,僅須作為引導、確保安全之用。
「可以說指標是為了還給大家一個疏朗的環境,像是陽明山有部分山徑刻意將指標縮成不超過膝蓋的高度,如此一來,不僅能達到指引功用,又不致干擾視線所及的自然景致」他解釋道。
看更多 》靠一顆鮮紅番茄救地球!比利時根特市翻玩食物色彩學減千噸廚餘

「目的即是答案,在規畫任何指標系統前,都得先釐清設置的目的,接著才能訂出設計思考方向。」王耀邦舉香港為例,那幾乎將街道占據半滿的偌大招牌,目的在於希望被人看見,因此張狂的珠串燈飾、徹夜閃耀的霓虹燈,都是為達到這目的而做的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