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北古蹟日「老屋漫遊季」將透過8條導覽路線、老屋攝影比賽、繪本導讀帶民眾認識台北老房子文化故事

8大路線開啟「老屋漫遊季」!2022台北古蹟日走進文資修復現場

8大路線開啟「老屋漫遊季」!2022台北古蹟日走進文資修復現場 圖/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
作者:單師樵
日期:2022-08-17

今年「台北古蹟日」將在9月17日正式登場,北市文化局以「老屋漫遊季」為主題,規劃台北古蹟日系列活動,推出8條老房子路線導覽活動,邀請民眾走進文資現場,聆聽老屋修復、經營團隊的介紹,同時也規劃老房子影像徵件比賽以及人權繪本導讀活動。文化局表示,期待民眾在漫步城市時,能透過不一樣的視角,留心街頭巷弄的文化資產,體會歷史文化的深厚美感。

8條導覽路線,漫步城市感受台北老屋「華麗轉身」

為響應保存文化資產的世界潮流,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全國古蹟日」,為了推廣文化資產,北市文化局每年響應舉辦台北古蹟日系列活動,今年共規劃8條不同主題的古蹟導覽路線,橫跨台北市各區域,帶民眾了解在地的獨特文化故事。

延伸閱讀

從沒看過的都市角落!台北老房子生活展讓民眾跳格子「蕉朋友」

路線一:大稻埕的生活百態

路線:陳德星堂→文萌樓→迪化街一段 329 號店屋(稻舍)

大稻埕碼頭因為其河運地位,使之成為台北最重要的商港,促使商家湧入。即使已經過了百年,迪化街依然熱鬧萬分。在文萌樓認識公娼歷史,再到稻舍看米行的興盛,並訪問陳德星堂看富商們的屋子。民眾來大稻埕走一趟,可以在街巷間感受迪化走廊的絕代風華。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圖/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路線二:草山的民國建築百科

路線:閻錫山故居→陽明山美軍宿舍群(草山小鎮)→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豆留森林)

草山,是陽明山地區的舊名,處於山中的戰略高點,擁有能遙望台北盆地的迷人景致。1950年代,美軍派駐官兵支援民國政府並在此建立了美國南方風格眷舍,之後更吸引許多名人到訪並居住,使草山上擁有不同風格的房子。這些老房子經歷歲月淘洗,歷史轉折,並在修復之後,如今擁有不同風貌。

路線三:獄政建築的華麗轉身

路線: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愛國東路3號(MAD by Le Kief MSC)→錦町日式宿舍-杭州南路2段67號(樂埔町)→原臺北刑務所官舍-金華街

1895年日本政府展開台北城外大型公共建築計畫,因而在城南地區建立台北刑務所。台北刑務所為當時的臺北監獄,許多民主抗爭者曾在此受刑。而「愛國東路3號」及「金華街135號至177號」為當時附屬的高階官舍,保留台北獄政文化的歷史脈絡。如今這些舊式宿舍經過歷史洗滌及修復,以餐飲體驗結合歷史建築空間,能在此享用美味餐點外,也能感受房子文化故事。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圖/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

路線四:南港老倉庫的修復進行式

路線:南港臺電倉庫→台電中心倉庫P庫廠房(台北方舟)→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158號宿舍)

台電中心倉庫的修復進行式、松山療養所的老屋活化、台北方舟的轉型重啟。城市裡的房子,隨著歷史的更迭,不論是老屋修復、再利用,或是現今的興建及經營上,都是重要課題,民眾可以看見三種形態的建築變化、新興場館的新奇,以及老屋活化後的活力。

路線五:萬華氏族的修復之路

路線: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臺糖臺北倉庫(萬座曉劇場)→萬華林宅(萬華星巴克)

萬華從古至今,產業蓬勃發展,也擁有豐富的文化色彩。人文薈萃的萬華,存在著歷史豐富的老房子,5座書院之一學海書院的修復進行式、萬華林宅化身復古咖啡廳、臺北製糖株式會社由萬座曉劇帶來一齣齣戲。在時間的推移下,舊場域經歷修復,擁有新興生命。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圖/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

路線六:圓山舊町的仕紳散步路徑

路線:鐵路局北淡線圓山站宿舍→圓山別莊→新生北路3段62巷24號(CEO 1950 總裁藝文空間)

圓山町是在日治時期興起,交通處於重要節點,留下不同用途之建築。在町中,民眾可以照著自己的方式,細細漫遊。

路線七:川端町的城南藝文聚落

路線:嘉禾新村→紀州庵(紀州庵文學森林)→舊廈門街派出所(川端藝會所)

台北城南之於台北,是最具歷史又帶有文藝腔調的城區。在豐富的文化風貌與多元的空間發展下,城南街弄間的老建築也越來越受重視。歷經歷史轉折的的舊廈門派出所、全台少數的自營列管眷村嘉禾新村、過去為日式料亭重生為文學基地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在巷弄間多元並存,成為臺北不可缺少的城市地景。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圖/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

路線八:城南文學宿舍的美學想像

路線:前南菜園日式宿舍→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方東美寓所→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

日治時期,日人在台北城展開了一場空前的空間變革。城南地區於當時設立,成為新市街。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於城南郊外所構築的「別墅南菜園」、提供政府官員及學校教員的日式宿舍,都在此區建立,也讓城南成為典形的日人文教區。在彎街斜巷裡,步入充滿著歷史感的房子,感受屬於城南的風格氣蘊。

專家帶你走入現場,繪本、影像捕捉台北老屋身影

今年古蹟日導覽活動除了規劃8條路線,也邀請到北市文化資產委員薛琴及李乾朗老師等文資專家,與具有豐富修復文資經驗的建築師團隊,透過文資建物研究專業進行導覽解說,並安排北市老房子營運活化團隊介紹老屋,分享修復、活化文資建物的經驗點滴。

延伸閱讀

聽老房子說故事 愛上這塊土地的文化與美好

另外,活動將帶領民眾走進文化資產修復現場,如學海書院、陳德星堂、前南菜園日式宿舍等,展示文化資產修復工法、建築材料,讓民眾了解文資修復的過程;每條導覽路線也將搭配特色遊程,提供咖啡、茶點、法式小食、茶席等體驗,感受文化資產的魅力,各場導覽活動將於8月25日開放報名。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圖/取自「臺北市文化局」官網。

除了精彩導覽活動,「老房子影像徵件」攝影比賽也自8月15日起登場,邀請老屋迷與攝影迷深入台北市街區,以影像捕捉老屋珍貴身影,獲獎作品11月將在「原臺北刑務所官舍-金華街」展出。

延伸閱讀

日式老宅「床之間」看出主人品味!台灣文學基地重生連結人與人

藉由導覽走讀、影像徵件、實境共讀等活動,北市府希望能吸引民眾走入老屋、參與文化資產守護,並分享老屋再利用成果。

2022臺北古蹟日「老屋漫遊季」8條導覽路線 
路線一:大稻埕的生活百態|2022/9/17(六)
路線二:草山的民國建築百科|2022/9/24(六)
路線三:獄政建築的華麗轉身|2022/9/25(日)
路線四:南港老倉庫的修復進行式|2022/9/25(日)
路線五:萬華氏族的修復之路|2022/10/1(六)
路線六:圓山舊町的仕紳散步路徑|2022/10/15(六)
路線七:川端町的城南藝文聚落|2022/10/16(日)
路線八:城南文學宿舍的美學想像|2022/10/23(日)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建成圓環曾是歌手盛產地?小巨蛋、花博成音樂地景訴老故事
台北曾全球最醜!心中山耀城市美學、貓空美出火全靠這創意大師
台北搖滾人都上哪連結共振?音痴路樂評揭狂嗨4大複合音樂空間
單師樵

單師樵

城市學實習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