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奧運誕生英雄,身障運動紀錄片《出口:夢想肢戰》帶觀眾看見每位身心障礙球員選手的生命韌性與獨特處

帕奧聚英雄!紀錄片《出口:夢想肢戰》展台灣身障棒球戰神霸氣

帕奧聚英雄!紀錄片《出口:夢想肢戰》展台灣身障棒球戰神霸氣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se Francisco Morales。(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方格子VOCUS
日期:2022-09-05

你所認為的運動,是什麼樣子?是邁開雙腿奮力向前奔跑?運用高超技巧閃躲對方、射籃得分?還是一次次突破我們對人體的想像、完成高難度動作?「奧運是英雄誕生的地方;帕奧是英雄匯集的地方」一般運動員在相同框架下完成動作、在同樣標準底下,追逐著更高、更快、更強;身心障礙運動員,每個人都有與運動相處的獨特方式,每個人都打破社會框架與限制、活出自己的價值。誰說運動、人生只能是這樣?

第一次接觸身障運動,是2019年亞洲身心障礙桌球錦標賽擔任賽會志工;時隔3年,再次參與身障運動,是在2022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負責撰寫賽事新聞稿。

而前陣子剛參與完台灣師範大學適應體育發展中心舉辦的「適應體育巡迴影展」,讓我對於身障運動又多了些認識,回家另外找了部有關身障運動的紀錄片,也提筆記下我的感觸。

延伸閱讀

大巨蛋不能打職棒引爭議!完工後球迷熱情撐得起百萬場租嗎?

台灣戰神棒球隊電影紀錄片《出口 : 夢想肢戰》

《出口 : 夢想肢戰》,紀錄的是台灣戰神棒球隊,一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身心障礙社會人士,參與第三屆世界身障棒球大賽的過程。

在這部片中,我看見身心障礙者面對社會眼光所承受的壓力;看見每個人接觸運動的起點與契機雖然不同,卻因為有著相同目標而凝聚在一起的心;也透過這部紀錄片,看見他們用行動證明「障礙是狀態,而不是限制」,活出自我價值。

紀錄片《出口 : 夢想肢戰》劇照。方格子提供。圖/紀錄片《出口 : 夢想肢戰》劇照。方格子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關於負向眼光 : 由內往外、主動出擊,才是動力

「同學都會說『你是一個殘障,你腳這樣有什麼辦法打球?』就會想說,當你說我不行的時候,我就是要做給你看」

「我可以用棒球讓人家去佩服我,讓我有自信心」

一位罹患小兒麻痺的選手,在面對同學的質疑時,他不是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是每天拿著球具到運動場上,一個人一直練一直練、練到太陽下山,練到能準確地把每一顆球,都往他想要去的方向。

我看著影片中那位選手的自述,再與自己遇到事情時的反應互相對照,讓我意識到 : 很多時候人家說你不行,不是你真的不行,而是在他們過去的認知中,沒有過這樣的案例與經驗。

有人說「由外往內,是壓力;由內往外,才是生命」,很多人一聽到否定,往往就此打住。

但我卻從這位選手身上,看到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在最一開始,或許只是為了向他人證明自己,卻讓我感受到他從實踐過程中,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個人生命力、也走出自己的路。

紀錄片《出口 : 夢想肢戰》劇照。方格子提供。圖/紀錄片《出口 : 夢想肢戰》劇照。方格子提供。

關於連結 : 透過運動,找到歸屬感、也找回自我價值

「國小畢業我選擇出去打球,因為我不想讓人說我是怪手」

「打棒球是我的夢想,也是我跟父親的一個很重要的連結」

影片中的每個人與棒球的連結都不同 : 有些人因為棒球,向他人證明了自己也能做到;有些人透過棒球,找到兒時跟爸爸的連結、也實現從小的夢想;也有些人透過棒球,找到一群心裡都有類似傷痕的夥伴、也透過棒球慢慢癒合那些傷口。

「你知道嗎!會有心連心的感覺」影片中那位在兒時常被同儕霸凌的選手,在第一次看見同為身障的其他選手,有了這樣的感受。

那種感受,是傷痕終於能被理解、相信能被彼此好好對待;是因為看見同樣處境的人,也能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而開始相信自己也能有力量改變;更是相信長期不被接受的自己,也能擁有一個安穩放置心靈的棲息地。

每個人都不一樣,不一樣的點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對每件事擁有不同程度的認知與感受,每個人身上,都有因為不同過往經驗而尚未癒合的傷口。

但每個人也都一樣,一樣的點在於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期待與失落,也等待找到能接納、能理解的人,並用言語、用行動告訴我們 : 不用完美,也沒關係。

如果能在一生當中,找到能理解60%~70%自己的人,那麼,或許就能陪伴彼此,一起走一段路。

延伸閱讀

新竹球場砸12億改建啟用2天就閉幕!缺點太多球迷、球員都無語

關於框架 : 障礙是狀態,而不是限制 

「當我看到別人從不相信、轉而變成佩服的眼神,我就覺得很爽」

影片中那位罹患小兒麻痺而坐著投球的投手,家人從小給他的教育,要求他必須靠自己 : 當跌倒時,家人總會要他自己站起來、並婉拒身邊人一時心軟對他的幫助。

而這樣的成長過程,以及相信自己能辦到的經驗,也讓他養成更堅韌的心智,在生活中、在運動場上,都能看見家人刻意培養出的性格,讓他能永遠不被困境打倒。

延伸閱讀

五月天怪獸、齊柏林力挺!胡文偉練習曲書店敲奏花蓮新城棒球夢

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法 : 當孩子跌倒時,如果身邊大人馬上慌慌張張、著急的一直安慰孩子,那麼孩子也會認為「這件事好像很嚴重」「我沒有能力自己站起來」,從中習得不好的回應模式與情緒反應。

遇到困境,每個人的回應模式不同,但更多時候,往往我們都被過去的框架,以及成長過程中大人給予的反應制約而不自知。

感受是自己想出來的,嘗試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或許你我都能將限制,活成故事。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盧郁婷,原文《我們都一樣;但我們也不一樣 : 從身障運動紀錄片《出口 : 夢想肢戰》看見每個人的獨特》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人物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選手奪牌後都替他們請願!台灣體育教練、防護員待遇差多少?
奧運奪牌選手各縣市加發獎金!但體改的錢有花在刀口上嗎?
全台唯一「傻瓜牙醫」背50斤宅醫療,小兒麻痺仍為身障重症拚命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是一個新型態的創作與交流平台,提供無廣告、乾淨簡潔的創作及閱讀空間,也致力於讓有料有趣的內容獲得收入回饋,開創多元的收費機制,幫助創作者實踐夢想。 目前已經有每月200萬個非重複訪客、20萬會員以及2萬位以上的創作者,在這裡盡情享受創作與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像。如果你喜愛閱讀,渴望聽見多元聲音,更不應該錯過這些精彩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