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臉書「熱血史丹利大叔應援團」的該文內容,史丹利首先指出,影集《台北女子圖鑑》最大的問題,在於時代背景。
他表示「如果說這部戲的年代設定是在20至30年前的話,或許還可以說得過去」「女主角那種憧憬著台北的情緒與想法,其實當年還是學生的我也是有過的」但那也是2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都有網路、高鐵,各地皆大幅城市化,比較少人有這種憧憬了。話鋒一轉,他還猜想《台北女子圖鑑》的編劇,應是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
第二點,史丹利則點出「硬要為了台北而台北」的情節,像是一些被罵到臭頭的台詞,好比「我看妳這個妝,妳應該不是台北人吧」。
史丹利認為,根本不太會有人這樣說話,這種對白真的很硬要。
況且,這句話就算把「台北人」去掉,句子也同樣成立,畢竟不管是哪裡,都有愛管閒事的人;不管是哪裡的女生,都會「怕窮、怕醜、怕失敗」,硬要給台北人貼上這種標籤,也難怪《台北女子圖鑑》會被炎上。
圖/由女星桂綸鎂主演的《台北女子圖鑑》劇照。取自臉書「台北女子圖鑑」。
最後史丹利直言,女主角家鄉設定在台南也大有問題,因為台南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大家就算不是台南人,也都有自己的當地美食口袋名單,甚至因為知道自己有隱藏好店而驕傲,所以《台北女子圖鑑》可以說是陰溝裡翻船「好死不死哪裡不設定,偏偏要設定台南這個所有人都以瞭解台南為榮最驕傲的地方,那炎上也真的是剛好而已。」
該文一出,看完第3集的史丹利也在留言處更新觀點,表示女主角已經變回正常的女子,寫著自己的成長日記,不像前2集那樣,瘋狂敘述台北多高大上了「果然開頭那樣真的害慘了這部。」
圖/戲劇《台北女子圖鑑》劇照。演員桂綸鎂。取自臉書「台北女子圖鑑」。
最後史丹利更加確信,《台北女子圖鑑》的編劇跟自己同世代,線索是「居然把整集都在西門町代表荒唐玩樂,這根本是我那年代或是更之前上台北才會有的事啊!」
針對史丹利精闢的剖析文,許多網友看了迴響熱烈,紛紛直呼「你分析得很對位」,其中不少人繼續吐槽「(台南)永康真的不是鄉下」「台北人才不會當著人家的面批評別人的妝容咧,到底有多誤解台北?」「女主的家人包含女主一直都是很『台北』的氣質好嗎!硬要扯台南」「到底為何住永康街然後在小巨蛋上班,通勤要搭板南線然後經過江子翠?」引來其他網友搞笑回應「因為她辦了1280,所以卯起來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