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TT該文內容,針對原PO以「為何泰國的觀光屌打台灣」的問題,隨即釣出一名,自稱從事海外房地產的內行人分享看法。
他指出,泰國、台灣最根本的差異,來自政府到百姓對「觀光」的思維不同,導致城市發展傾向存在落差。
圖/泰國曼谷市容,當地英文名稱「Bangkok」已正式改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取自Unsplash。攝影者Dynamic Wang。
簡而言之,泰國人對旅客前來旅遊的認知,起碼都是1個月起跳,一般常聽到的3天2夜、5天4夜,對當地人來說都只是短短的「休假」。
因此泰國政府人民都對觀光發展心存願景,即是「讓旅客到泰國玩20年」。
當然為配合如此長遠的計畫,泰國各城市遂積極以觀光發展為主,進而讓當地旅遊產業傲視全球,這一點差異,看在當地建商們的眼裡,與台灣「環島一周」就結束的思考模式,有非常大的不同。
圖/有當地建商認為,泰國為配合長遠的觀光計畫,各城市都積極發展旅遊產業,進而吸引外國人造訪,這一點與台灣「環島一周」就結束的思考模式,有非常大的不同。取自Unsplash。攝影者Worachat Sodsri。
此外,也有許多網友認同原PO看法,先後留言大讚泰國,直言「光是人家一個幻影渡假村,我覺得就屌打全台灣所有住宿業者」「何止100倍,泰國觀光連日本都看不到車尾燈」。
另外也有網友提出泰國旅遊費超親民,這也是讓外國人趨之若鶩的原因,畢竟誰不想當大爺,在一座城市裡橫著走,因此直呼「泰國什麼都有,重點是價格便宜,CP值爆表,光是一個動物園就打趴台灣所有動物園了」「住宿價格便宜,夜市食物豐富」「五星級飯店便宜啊,不管是曼谷或是度假勝地」。
又值得一提的是,亦有網友觀察到,台灣許多觀光或夜市商圈都缺乏獨有特色,各店家販售的商品同質性也太高,久而久之,便叫人失去前往的動力,別說外國人不朝聖了,連本地人都懶得造訪,因此特別提到「泰國夜市食物還不錯,各有千秋,台灣都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