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文化成年禮」規劃,文化部部長李永得還指出,此禮金主要是透過「點數」的形式流通,並藉由3大執行,達到刺激藝文消費目的:
1. 2023年,將發放青年「文化成年禮」1200元,並針對數位弱勢或身心障礙族群,安排專人實體據點服務。
2. 鼓勵藝文產業、表演團體釋出優惠。
3. 鼓勵企業出資聯名發行,或購買點數回饋員工及會員。
此外文化部表示,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台灣112年度約有21萬人滿18歲,按目前每人發放文化禮金1200元計算,所需總經費落在約2.5億元,其中由文化部編列預算2億元,其餘經費將由國家兩廳院OPENTIX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及相關法令規定,廣邀民間企業共同響應支持。
不僅如此,李永得還強調,OPENTIX作長期和表演團隊合作,瞭解表演藝術生態,同時累積超過50萬名會員,具足夠能量及健全的應變機制,來永續發展文化禮金的支持系統。
圖/取自Pexels。(示意圖)
但文化禮金能否長久發展,關鍵還是在於藝文產業、表演團隊和企業的共襄盛舉,因此文化部也鼓勵廠商、團隊,釋出部分折扣優惠,讓文化禮金的點數能夠擴大流通範圍,帶來更多金流。
圖/取自藝FUN券官網。
同時李永得也正積極和企業洽談,按不同企業屬性,聯合發行文化禮金,或直接購買點數,讓文化禮金在不同企業體之間流通,觸及更多類型的消費者,以及企業員工或會員。
他並透露,目前文化部已跟金管會討論提出方案,希望把對於文化事業的捐贈與投資,成為ESG(企業社會責任)衡量的標準。
除了賣書,獨立書店還能靠什麼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