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動物病逝引全台哀悼,也衍伸保留遺體成皮毛骨骼標本的爭議,究竟野生動物保育跟亞洲文化該如何取捨?

團團做標本台北動物園挨轟!大貓熊「入土為安」失去教育意義?

團團做標本台北動物園挨轟!大貓熊「入土為安」失去教育意義?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1月19日病逝。取自臉書「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作者:單師樵
日期:2022-11-23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1月19日病逝,引全台不捨,動物園園方因此宣布,要保留團團遺體做成皮毛標本及骨骼標本,並將前者留於館內,作為紀念及生命教育用途。可消息一出,動物園臉書湧入許多民眾留言,除悼念外,也掀起一波「是否要將團團做成標本」的討論。

團團製成標本惹議「入土為安」還是「教育意義」?

有一派民眾不希望團團死後變標本,所以紛紛湧入動物園臉書,留言請命「請不要將團團做成標本,希望讓牠入土為安。我們不會忘記牠的,不需要標本也不會忘記」「不想看到團團標本,團團的可愛模樣會留在我們心中,想念時可以看影片和照片,讓牠回歸大自然,拜託」。

延伸閱讀

團團病逝粉絲不捨哀悼!最可愛的外交大使為何滿是政治意涵?

但也有民眾認為,標本製作有其教育意義,因此先後表示「標本製作具有教育意義,也是尊重生命的方式,就像有人願意捐出大體幫助更多的生命,這是最棒的事情」「瀕危動物就是要做標本做教育用途啊,多出來這麼多的愛心可以用在知識上嗎?」

對此園方回應,動物園對於珍稀或有故事性的動物,除希望牠們活著時帶給大小朋友教育意義外,動物過世後,做成標本也能延續生命教育,並喚起保育意識。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1月19日病逝。取自臉書「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圖/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1月19日病逝。取自臉書「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尤其把團團製成標本,不僅能留下,牠陪伴台灣走過多年的回憶,沒見過團團的年輕一輩,也有機會好好認識牠,進而了解動物保育的歷程。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而「入土為安」,其實較偏向人類辭世後的觀念,對於野生動物的管理,園方仍希望以科學經營,不過各界說法,園方都予以尊重。

至於爭議延燒,園方表示會參考民意,再討論決定。然而據其他國家經驗,除非動物是感染病毒死亡,才可能火化或掩埋。

延伸閱讀

「團團沒死被抓中國修行」辱台灣人智商!詐騙千億喊竹子吃到飽

又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理事長李朝全補充,在歐洲國家推動製作動物標本,民眾通常較無疑慮,可亞洲國家以佛道文化為主,民眾因此常有「入土為安」的想法。

他建議園方,能照台灣習俗舉辦悼念法會,也指出,園方在推廣生命教育的同時,仍需接受民意考驗。

追思看板讓民眾悼念團團,還將有更多紀念方式

此外,團團過世的消息公布後,民眾除上網留言、PO文悼念外,也有不少人親臨台北市立動物園大熊貓館追憶。

延伸閱讀

木柵動物園大貓熊過氣?台北貓纜11年虧10億,柯P剩這招救貓空

園方因此21日起,在大貓熊館內設置「團團」追思看板,提供大眾留言追思。看板暫訂擺放2週,園方也正著手規劃其他紀念方式。

台北市立動物園特別設置「團團」追思看板在大貓熊館內。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圖/台北市立動物園特別設置「團團」追思看板在大貓熊館內。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動物友善5大宮廟神明愛收編!寵物毛孩點燈安太歲、神桌變貓床
善待浪浪代表國家進步!動物之家不是收容所,柯文哲:重新選址
新竹市立動物園連小英都成了粉絲,背後有洋蔥!
單師樵

單師樵

城市學實習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