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航空城計劃的土地徵收,有竹圍里居民表示,被拆遷後,每地坪政府只願意給約9萬元,但大家都知道,這價格根本買房困難。雖如此,竹圍里居民還是基於政策因素陸續遷出。
根據媒體報導,竹圍里里長陳義盛表示,過去竹圍里約有3600位居民,依規定,這些人2024年10月前,必須全部搬遷。
在當時,政府先對第一波自願搬遷的優先戶祭出獎勵,若於2022年3月底前搬離,即可多領到20%獎勵金,當時許多人確實因此遷出,到8月統計選舉人數時,里內僅剩1300多人。
語畢,陳義盛也不忘預告,12月底時,政府會祭出第二波獎勵,預計發放15%獎勵金,屆時,估計里內應該剩不到500人。
圖/位於竹圍里的7-11濱海門市。取自Google地圖。
除了居民陸續遷出外,里長、店家與信仰中心也搬遷中。
其中,超過百年歷史、竹圍里信仰中心的「福海宮」已關上大門,里內也到處可見搬遷戶棄置的大量垃圾。
不過,位於竹圍街上的7-11濱海門市,很可能陪伴里民走到最後一刻。有店員透露,這間店2024年才會搬走,在那之前,門市仍會持續服務民眾。
說到桃園航空城,確實是北台灣一項大型知識經濟建設的計劃。
計劃將以桃園國際機場為發展主軸,擴張機場影響,加上地點臨近高鐵、高速公路與桃園機場捷運,同時又可結合台北港與其他新興產業,所以桃園市的發展可望重塑。
航空城預計開發的總面積,共達4,564.32公頃,區域則位於桃園市東北側,又能拆分為「機場園區 (蛋黃區)」與「附近地區 ( 蛋白區 )」。
其中,包含大園區11個里及蘆竹區8個里,區域距離桃園火車站、中壢火車站皆約10公里左右。
圖/桃園國際機場。取自Unplash。攝影者Kenny Kuo。
但大幅面積的土地不可能皆為國有地,為了國家發展,政府須將一部分私有土地轉為公有土地,而桃園航空城便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共徵收3148公頃土地,也讓桃園航空城成了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