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嚮導洪貫捷憑藉對鳥類習性的熟悉與專業知識,協助賞鳥客找到目標,並打造友善賞鳥行程

想當賞鳥達人聽比看更重要!「鳥類嚮導」靠五感找到台北原生種

想當賞鳥達人聽比看更重要!「鳥類嚮導」靠五感找到台北原生種 圖/取自Unplash。攝影者Jacques LE HENAFF。(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台北畫刊
日期:2022-12-12

各式各樣愛鳥人士將賞鳥視為一種休閒旅遊方式,他們願意為此走遍不同國家、土地,並觀察、記錄和觀賞牠們。而「鳥類嚮導」正是憑藉對鳥類習性的熟悉與專業知識,協助賞鳥客認識鳥類,快速找到目標鳥種,打造不影響鳥兒的友善賞鳥行程。

熟悉習性,成為鳥的「知音」人

早在2000年初,國際間開始流行賞鳥旅遊,也因此出現專門為賞鳥者指引賞鳥行程的專家——鳥類嚮導。專攻鳥類生態研究也熱愛賞鳥的洪貫捷,是台灣少數具專業背景,且擁有導遊執照和領隊執照的鳥導。

延伸閱讀

全台首座退場的自然保留區!關渡紅樹林為何成為生態隱形殺手?

憑藉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在朋友的引介下,他將鳥類嚮導的工作內容,結合台灣在地的生態旅遊,以客製化的方式規畫遊程。

配合鳥類的習性及出沒地點,鳥類嚮導的工作時間經常是「朝五晚九」,且大部分時間都在通勤。洪貫捷笑說,自己不是在幾乎涵蓋所有台灣特有種鳥類的大雪山上,就是在前往賞鳥地點的途中。

「鳥類嚮導」熟悉鳥類習性,了解如何在大自然中找到及觀察鳥類,幫助愛鳥者以友善自然的方式賞鳥。台北畫刊提供。圖/「鳥類嚮導」熟悉鳥類習性,了解如何在大自然中找到及觀察鳥類,幫助愛鳥者以友善自然的方式賞鳥。台北畫刊提供。

「要能快速找到賞鳥者想看的鳥類,我們得非常熟悉鳥類的棲息地、適合探訪的季節、活躍時段等出沒型態及生理週期。」洪貫捷說,在野外找鳥,大部分倚靠的是聽覺,聲音是360度環繞的,因此「聽」比「看」更容易找到鳥類。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洪貫捷強調,「認鳥音」也是鳥類嚮導專業的表現,有不少國外的賞鳥人會慕名來台賞鳥,從事外語鳥導超過十年的他笑著說,「當國外賞鳥客問道,這個叫聲是什麼鳥?若是能快速回答,便會被認為『很有料』。」

「說服力與信任感的提升,對鳥類嚮導而言是很關鍵的一環。」洪貫捷說,「口碑」的養成,讓他對自己身為鳥類嚮導充滿自信與成就感,而外國人看到台灣鳥類的新鮮感,也成為他重新檢視自己所在的土地,重新喚起熱愛鳥類的初心,促使他不斷地從事尋鳥的任務。

鳥導任務,以工具作為五感的延伸

除了幫助顧客快速找到鳥類,鳥類嚮導在行程前得與顧客密切地溝通,排定客製化行程。「大部分的賞鳥人士,都會指定要看台灣特有種,作為一名專業的鳥類嚮導,要能適當地根據客人的需求安排行程。」

在野外尋找鳥類除了倚靠聽覺,相關輔助器材也要隨身攜帶,以便隨時派上用場。台北畫刊提供。圖/在野外尋找鳥類除了倚靠聽覺,相關輔助器材也要隨身攜帶,以便隨時派上用場。台北畫刊提供。

而在前往賞鳥定點的途中,洪貫捷除了要照顧賞鳥者的生活起居,也得具備良好野外生存能力及體力,以應付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狀況。

不過,洪貫捷說,賞鳥未必非得到荒野高山,若不是需前往大雪山等郊野,他也會為客人規畫台北近郊的行程,像是台北植物園以及陽明山前山公園附近就能看到台灣原生鳥類,是都市賞鳥的首選。

延伸閱讀

蘭嶼、坪林玩100次更青年「坪感覺」地方創生塾「曬飛魚」商機

每一次出團,洪貫捷都會帶上望遠鏡及相機,作為他發現、記錄鳥類的工具,也會將賞鳥App「eBird」介紹給顧客,「eBird是目前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線上即時賞鳥記錄資料庫。」洪貫捷說,藉由App的輔助,賞鳥客能對鳥類的習性與外觀有一些基本認識,在實地尋找鳥類時便能更快速、精確。

洪貫捷推薦大家使用「eBird」App,能對鳥類習性有基本認識。台北畫刊提供。圖/洪貫捷推薦大家使用「eBird」App,能對鳥類習性有基本認識。台北畫刊提供。

不僅如此,洪貫捷認為,鳥類嚮導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顧客留心周遭生物的氣息,「我曾經帶著一團不賞鳥的商務客人去關渡的賞鳥小屋中,請大家安靜60秒,聽聽周圍有些什麼聲音。」

他舉例,都市最常見的鳥類是麻雀,但有多少人留心麻雀的叫聲?而離開市中心後,市區周邊、高山又有哪些野生鳥類?他希望讓大家在參與生態活動時,能夠練習注意周遭生物所發出的聲音,進而從聲音認識鳥類。

傳遞價值觀,與鳥共存的友善賞鳥

早期賞鳥得藉由口耳相傳、手寫的方式分享資訊,隨著數位攝影技術提升及社群的發展,民眾雖更易取得賞鳥知識及資訊,但洪貫捷也發現,許多賞鳥客對「照片」的重視度超乎對鳥類的喜愛與觀察,也因此對生態造成影響。

洪貫捷的出團必備工具。台北畫刊提供。圖/洪貫捷的出團必備工具。台北畫刊提供。

「尤其現在是影音當道、追求社群認同的時代,有不少賞鳥者為了獲得更具視覺刺激的影像,不惜干擾鳥類的作息,甚至破壞棲息地。」洪貫捷說,有些人明明看到鳥類在築巢,卻還是為了拍照靠得非常近。

延伸閱讀

台中人排毒最強?自行車條條通,單車族衝谷關揭「山線爆汗術」

「作為一名友善的賞鳥者,當發現鳥兒開始緊張時,就要馬上離開。鳥類嚮導在過程中有必要擔任勸導、教育的角色,讓賞鳥者能夠維持良好的賞鳥習慣。」他舉例,自己有一位常拍攝山上猛禽的友人,為了不影響在地鳥類的棲息,便經常穿同一件衣服去同一個地方,讓鳥認識自己,並習慣與自己共存。

帶領遊客賞鳥時,洪貫捷會叮囑大家注意與鳥兒的距離,用友善的方式進行賞鳥活動。圖片來源:關渡自然公園。台北畫刊提供。圖/帶領遊客賞鳥時,洪貫捷會叮囑大家注意與鳥兒的距離,用友善的方式進行賞鳥活動。圖片來源:關渡自然公園。台北畫刊提供。

身為鳥類嚮導,他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指引,讓賞鳥者能夠找尋到與鳥類友善共存的方式,也從中發現鳥類與自然的美好,「未來能帶台灣人到國外賞鳥,是我作為鳥類嚮導的目標。」

洪貫捷期許將友善賞鳥的態度,放進生態旅遊的理念裡,進而讓喜愛鳥類的人士,都能踩踏著賞鳥足跡,周遊到世界各個角落。

洪貫捷

職業:鳥類嚮導
特質:有耐心、對事物充滿熱情。
工作任務:為賞鳥人士快速指引賞鳥行程、安排賞鳥旅遊的大小事。
核心理念:分享鳥類資訊、向遊客介紹台灣原生種鳥類。

本文轉載自2022.12「台北畫刊」,原文撰寫韋森,攝影王力平,關渡自然公園圖片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人物旅遊永續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把自然帶進都市,把人帶回自然
新竹司馬庫斯森林「垃圾瀑布」臭6年!誰害上帝的部落變醜了?
台灣永續旅遊藏一座北半球!番薯小島竟可見阿爾卑斯山薄雪草?
台北畫刊

台北畫刊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